這個時代什麼最貴?IP。這個春節,婷姐帶你學學超級大IP晉江的打造。
是的,你沒聽錯,今天我要講的IP有一點特殊,是一座城市。
為什麼我說晉江是一個IP呢?在去年的《壯大民營經濟31條》中,“晉江經驗”被點名了,這是一個寫進中央檔案的案例。而且晉江本身就IP眾多,像安踏、特步、361度、鴻星爾克等等都是晉江的,中國10大運動品牌,晉江佔了9家,所以它又被稱作中國鞋都。
其實不只是鞋,晉江還是中國傘都、拉鍊之都、夾克之都,如果說義烏是小商品集散地,那麼晉江就是品牌大本營。
以至於我們今天一提到中國品牌、中國製造,晉江都會成為最佳案例之一。所以我今天說晉江是“一個遍地是IP的縣城IP”毫不為過。那麼這個IP又是怎樣煉成的呢?
在2023年的時候,我曾經帶隊調研過晉江,最讓我觸動的有三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嘉賓商學創辦人吳婷帶隊調研晉江當地民營企業
第一點是愛拼才會贏的闖勁兒。
每個地方的人都有拼搏精神,但是晉江人尤其明顯,因為當年不拼就沒飯吃。
晉江山多地少,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靠種地連飯都吃不飽,甚至不是“愛拼才會贏”,而是“愛拼才能活”,所以這股闖勁兒是刻在他們DNA裡的。
從哪闖呢?南洋。從十八世紀開始,晉江的農民就一批批下南洋,先是在東南亞落腳,然後擴散到全世界。現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300多萬晉江僑胞,比晉江本地人都多,十戶人家九戶僑。
改革開放後,是歸國華僑帶來的資金和門路,讓晉江快速實現工業化。有的做鞋、有的做傘、有的做內衣,賺到錢了,就拉上鄉親朋友一起幹,這種靠親緣和地緣連線起來的創業群體就越擴越大,逐漸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盛況。
柒牌的創始人洪肇設,白天賣花生,晚上做裁縫,一天只睡一兩個小時;晉江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鳳竹紡織總經理陳澄清說,“老闆不睡覺,夜裡拼命幹,都是常態”。
有人要問了,只有老闆拼命嗎?
你有所不知了,晉江平均8個人裡就有1個是老闆,堪稱全民創業,全民拼命。
晉江觸動我的第二點,是逐浪而上、抱團取暖的進化能力。
比如改革開放之初,晉江的服裝企業以仿牌或者白牌為主,但是這種生意做不大,後來他們又給國外品牌做代工,生意是大了,但利潤薄了。
到1997年,金融危機來襲,代工生意也不好做了。
1998年,晉江政府人員到國外考察,發現自己企業只能賺到微薄利潤的商品,貼上國外的牌子,竟然成了高檔貨。於是下定決心,我們也要做自己的品牌。
為了鼓勵晉江企業做品牌,政府不僅給出優惠政策,還直接拿真金白銀,重獎創品牌的企業。安踏、361°、特步都是在這次“造牌運動”中成長起來的。
就這樣,晉江從仿牌、貼牌、再到造牌,一步步成長為全國品牌之都。
有品牌就夠了嗎?遠遠不夠,想讓品牌走得長遠,還要做好產業叢集,抱團取暖。
在2004年,他們制定了晉江市產業叢集發展規劃,讓安踏、七匹狼、九牧王等企業牽頭,把產業鏈聚集起來,共享資源、加強協作。這個政策讓晉江聚集了超過9萬家民營企業,有51家上市公司,形成了1個超3000億、1個超1000億、2個超500億、2個超300億的產業叢集。
晉江觸動我的第三點,是做好一件事的戰略定力。
我去到利郎,看到利郎大樓門口的大螢幕上,寫著“利郎會保持一直專注做服裝,只投資對利郎服裝發展有利的配套專案”。我去到安踏,看到安踏博物館展廳門口寫著:“堅守實體經濟,把好產品質量關,創立自己的品牌,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做實業,這是本分。”
發現沒有?儘管晉江的企業善於變通、抓住時代機遇,但他們也同樣很有定力,一直都在做好一件事。
比如利郎,它現在業務已經不侷限於成衣,但其他的專案都是圍繞服裝延伸的,搭建了自主研發的全產業鏈。安踏看上去一直買買買,但從來沒離開過運動鞋服這個賽道。
我調研發現,除了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國民品牌,晉江還有一些隱形冠軍企業,比如優安納,一直聚焦在如何把摺疊傘做到全球最好;比如茂泰鞋材,他們的實驗室有全球最先進的裝置,就為了做出更好的鞋墊;比如奇峰是做糖果的,他們打破了日本的技術壁壘,把腸衣軟糖這個小品類做出了大市場。
敢拼命、懂進化、保持定力,這就我眼中看到的晉江經驗,你眼中的晉江是什麼樣的?你的城市又有哪些好經驗呢?歡迎你到評論區跟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 | 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