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日本7家主要汽車製造商今年上半財年(今年4月至9月)的財報已全部出爐,其中豐田、本田、日產、三菱和馬自達五家車企淨利潤和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現下滑。特別是日產,其淨利潤同比暴跌94%,僅為19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億元)。
據央視財經,今年6月,日本多家車企因汽車測試資料造假醜聞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部分車型被迫暫停生產和銷售。這不僅直接影響了銷量,鉅額整改成本更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民眾也對日本車企產生了不信任感。日本車企目前無論是在日本本土還是海外市場,都面臨著困境。
日產淨利暴跌,全球範圍大裁員
當地時間11月7日,日產汽車宣佈將全球裁員9000人,並削減20%的產能,以應對主要市場銷售下滑的局面。此前該公司公佈第二財季轉為淨虧損,並下調年度利潤預期。
據財聯社報道,裁員方面,該公司沒有說明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根據一份監管檔案,截至3月底,日產在全球擁有約13.4萬名全職員工。
財報顯示,日產第二財季淨虧損93億日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1907億日元;並下調其2024財年全年經營利潤預期至1500億日元(9.75億美元),而此前預期為5000億日元。
日產汽車公司7日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實施多項措施,包括降低銷售、綜合及行政開支,降低商品成本,最佳化資產組合等。同時,執行長內田誠宣佈,將從本月起自願放棄50%的月薪,其他執行委員會成員也將自願相應減薪。此外,日產汽車還將把對三菱汽車持股比例從目前的34%下調至24%左右。
據《證券時報》,在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2019年離職後,內田誠接過了振興日產的重任。他正在尋求擴大日產的電動汽車產品線,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係,並在2027年之前每年再銷售100萬輛汽車。
但分析人士表示,日產的新產品陣容缺乏吸引力,而且消費者對電動汽車需求減弱也是一個問題。
與其他汽車製造商一樣,由於價格競爭激烈和消費者對傳統汽油動力汽車的興趣轉移,日產汽車在主要市場的業務近期也舉步維艱。
日產汽車的股價今年已經下跌了27%,落後於國內同行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在疲弱的第一財季業績公佈後,該公司股價在7月份大幅下跌,迄今尚未回升。
豐田利潤“腰斬”,電動汽車進展緩慢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車企豐田汽車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2025財年第二財季(2024年7—9月份),由於認證醜聞和召回導致的停產影響了汽車銷售,公司的利潤降至去年同期的一半以下。
資料顯示,7—9月份,豐田汽車的季度銷售收入從上年同期的11.43萬億日元,小幅增長至11.44萬億日元;季度淨利潤為5737億日元,同比下降55%。7—9月份,豐田汽車在全球銷售了230萬輛汽車,低於市場預期的240萬輛。
2025財年上半財年(2024年4—9月份),豐田汽車的銷售收入為23.28萬億日元,同比增長5.9%;經營利潤為2.46萬億日元,同比減少3.7%;淨利潤為1.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87億元),同比減少26.4%,這是2年來,豐田汽車半年財報首次出現利潤下滑。
據券商中國報道,此前,由於在安全認證測試中涉嫌偽造和錯誤處理資料,豐田汽車被要求進行整改,暫停一些車型的生產。根據調查,違規行為涉及,包括卡羅拉Fielder、卡羅拉Axio在內的三款量產車型及四款已停產車型。
受停產以解決認證問題等的影響,豐田汽車上半財年銷量為455.6萬輛,同比減少4%,包括日本、北美、歐洲等多個地區市場均較同期有所下滑。
電動汽車方面,豐田汽車支援所謂的“多路徑方案”,即發展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其他動力總成技術,以實現零碳排放。
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也一直在大力誇讚該公司的“多路徑方案”,認為消費者應該能夠選擇任何符合他們需求的動力系統,而電動汽車的轉變不會像許多人想象的這麼迅速。
來源丨央視財經、財聯社、證券時報、券商中國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