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是利好,但不改趨勢,那麼利好兌現中陽,就結束了。救市是救市,但也為了獲得利益,所以也會選擇收集足夠低位籌碼,所以救市不代表就能救個股,甚至救市反而導致新低頻發的情況,這也是要接受的;還有為何所謂的下跌末端,反而容易有急跌,才呈現築底的因素……這些都是值得股民思考,並總結的,由此才會有好的策略。
救市資金收割帶血籌碼現象
前面文章因素解答了,為何國家隊救市資金只買滬深300的因素,就是規避了相關因素的風險,也為了收集帶血籌碼。那麼,有一個現實的問題,起初救市頻繁動用大權重的,但最終真正完成築底,實際上是個股能否救起來是關鍵。最典型的當初2015年救市,第一次救市失敗了,導致巨量套牢盤,有些甚至如今都沒有釋放,當時就是大量買權重股,結果其餘個股依然在崩潰,導致連鎖反應,最終權重股也崩下去了。
如今,國家隊持續對滬深300動作,而中證500,中證1000,中證2000等很受傷,這就有了我們看到的指數頻繁深V,指數可以深V起來,但大量個股漲不起來;而一波指數跳水,大量個股持續新低,如此反覆,這樣反而成為了救市資金收割帶血籌碼的動作。所謂收割,來自於只拉權重,然後跳水時,大量個股新低,且引發融資盤和槓桿去化,這樣每天只允許一部分先爆,透過存量資金拉大權重大金融,讓指數不那麼難看,隨後再度砸下來,又是一批籌碼出來,有些是忍不了主動出手的,有些則是被動被平倉的。
因此,對股民來說,就是認知到,“如今對於大量個股來說,如今的下跌不是自身因素,就是市場群體因素,一旦市場修復,個股修復機會很多;當然,同樣道理,市場繼續弱勢,大量品種也是保持弱勢的,這個次序要搞懂。”所以,這樣週期,我們不交籌碼,不送人頭。不交出籌碼是很好理解的,這個位置,很多個股早就超跌了,只不過是市場環境低迷;不送人頭是,也別貿然押上預備隊,市場修復需要時間,不存在末班車。
歷次下跌尾端,反而會有急跌的原因
如果不考慮基本面因素,從市場角度,我們發現在2019年1月,2020年3月、2022年4月、2022年11月,都是在一輪長時間下跌之後,不是止跌,反而是一波加速,然後才看到了最低點。這是因為低點從來是砸出來的, 無法猜出來,而下跌末端往往觸及到了一波很明顯的槓桿資金或融資盤爆倉風險因素,因此跌破之後會有明顯的踩踏,就導致了這樣的因素。實際上,A股這一波1.18日2760點,以及隨後跌破這裡,都會有類似的情況。
為什麼已經很慘了,還有人做空?其實,未必是做空,主要做空動能來自於槓桿資金和衍生品的被動拋售,市場其實並沒有太多主動性拋壓,而是被動踩踏。這一次我們看到雪球產品因素就是典型,一方面雪球本身也容許槓桿,另一方面是雪球產品是一種場外期權,是針對中證500和1000指數所設計的對賭協議,存續通常為1-2年。
即買入該產品後,若指數沒出現規定的跌幅,那就可拿遠高於銀行定期的利息;而一旦出現大跌,則不僅沒有利息,且期權合約會主動變成虧損基金。如果上漲沒有問題,但下跌,就是典型的靶子,如熔斷一樣,會有明顯的虹吸效應。如今這部分風險並沒有完全消除的,這也是為何幾次深V後,指數起來了,很多個股起不來,以及救市資金不碰中小盤股的原因,這個終究需要出清才行。那麼,如何針對大權重因素,以及甄別利好是區域性,反彈與反轉等因素?接下來對此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