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管層明確鼓勵、支援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進行併購重組的背景下,A股市場也出現了一波併購小熱潮。不過在這波併購停牌熱潮下,出現了多例停牌前股價提前放量大漲甚至漲停的情況。股價先於訊息率先大幅上漲,這其中是否已有資金提前獲悉相關資訊需要監管嚴查。無論是監管對該類情況的問詢還是上市公司披露的內幕保密措施說明,都不應該只是“表面工作”,市場各方都應該對內幕資訊洩露“零容忍”。
近期,佛塑科技、晶豐明源、南京化纖等多家公司披露了併購停牌計劃,而在停牌前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徵,股價出現了放量大漲。在重大資訊公佈前,股價出現大幅上漲甚至漲停,這就不僅僅是幾個小散戶所能做到的,而是大資金的瘋狂買入行為。而在重大訊息披露前,大資金蜂擁買入,單一公司似乎也存在偶然行為,但如果接連出現這樣的市場情況,監管以及投資者都要對這樣的公司提起警惕。
市場上看,在這類公司中,股價“搶跑”的還並非只有佛塑科技、晶豐明源等這幾家。
以往情況下,上市公司股價“搶跑”,監管會給部分企業發函,追問是否存在內幕訊息洩露的情況;而上市公司方面,也會披露內幕訊息知情人名單以及公司所採取的內幕保密措施。然而,如今來看,監管的問詢以及上市公司自主披露的“例行”公告已經不夠震懾市場股價“搶跑”行為。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投資者透過自身的財務知識,研究出上市公司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然後長期持股並取得滿意的投資收益,這無可厚非;如果是投資者在股價的波動中獲得了短期投機收益,也是合法所得。但是如果是在一家公司重組資訊披露前大量買入這隻股票並在重組資訊公佈後獲利出逃,這樣的情況就會令人懷疑。尤其這類情況扎堆出現的話,這當中很難不說存在內幕訊息提前洩露的情況,如果放任不管,今後的各種利好訊息公佈前可能都會有瘋狂走勢出現,這對於A股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將是嚴重挑釁。
併購重組是支援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市場工具,不能在活躍併購重組市場的同時,滋生市場訊息不統一、內幕訊息洩露的問題。
一直都說,資訊披露是資本市場的核心基石,不僅是上市公司履行透明經營責任的關鍵手段,更是投資者評估公司價值和風險的主要依據。那麼在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下,提升資訊披露的透明度,保證市場資訊的公開、透明,對於規範市場行為、增強投資者信心更是至關重要。
打造規範透明的市場環境,對資本市場監管執法者而言是一項長期任務,而始終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就是打贏這場“持久戰”的重要條件之一。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