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風雲、變幻莫測,沒有任何投資者可以保證在股市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市場上有很多優秀的投資者,投資策略和方法可以拿來作為借鑑,但是務必要明白的是,別人的思想即使是精髓也永遠是別人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浩如煙海的理論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投資風格,這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積累。因此,投資者進入實戰以後,一定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和融會貫通,根據自己的偏好,不斷調整投資策略,久而久之一定會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
在很多交易者的眼裡,簡單的市場只有簡單的上漲和簡單下跌,無論上漲和下跌都是滿滿的機會,希望多單進場抓住每一次上漲,希望出在最高點並反手做空不浪費每一次下跌,差價有多遠,利潤有多厚,夢想就有多大。可是,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的交易者都死於這個美好的夢想。如果你想炒股從小資金想要快速做大,請牢記以下兩點:
一、順勢而為
自然界存在適者生存的法則,同樣,證券市場也存在著適者生存的規律,而這個“適”就是順勢而為。順者興、逆者亡!再強的個人和機構都不能逆市而行,與趨勢作對,都會沒有好下場,就算是莊家做莊,也不能逆市,在牛市時成功率為90%。而在熊市時失敗率為90%!所有股市理論及技術都存在一個機率問題,不可能100%正確,只有在牛市中機率才會大大提高。順勢而為要求投資者務必做到二點:
1、漲不言頂。趨勢代表市場的運動方向,也代表投資者的普遍傾向。一旦一個上漲趨勢得以確立後,它不會結束,也不會輕易逆轉,我們就要樹立多頭的思想,要敢於看多做多,不要輕易改變觀點,更不要人為地設頂、造頂。在牛市中的每一次看空都是最大的虧損。
2、跌不言底。明白了漲不言頂後,自然也就明白了跌不言底的道理。當一輪調整確立後,不經過長時間充分調整,下跌趨勢是不會輕易結束的。因此,在下跌趨勢中,輕易斷底、言底,認為某某點位絕對跌不破等,是極不明智的,如果再盲目地去抄底的話,結果就是赿跌赿深,嚴重套牢。
二、訊號第一
訊號指的是我們買賣股票的原則,或者是我們進行投資決策時依據。例如買什麼股票、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訊號第一的核心思想就是不管我們用什麼方式進行以上決策後,就要跟著訊號走,一旦出現買賣訊號,我們則必須執行,該買就買、當賣就賣,絕對不可猶豫。
根據訊號第一的操作紀律,股市裡的廣大中小投資者可分為三類:
1、“無訊號可依”。這類投資者交易股票時沒自己的標準和原則,完全是一時總衝動或是隨波逐流。
2、“有訊號不依”。這類投資者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和知識,也總結出了一些股票買賣的標準、原則,但在執行過程中並沒嚴格按照自己的操作紀律進行交易。其主要的表現就是“等等看”,其危害就是往往錯過最佳的買賣時機,特別是賣出時,希望股價上漲時再賣,結果卻往往是股價一落千丈。
3、“訊號第一”。這類投資者相當成熟,也基本達到了量化休閒投資的境界,他們嚴格按照自己的操作紀律進行交易,一旦股票給出買賣的訊號時,他們會果斷按訊號進行交易,既簡單輕鬆,又獲利頗豐,遺憾的是這類投資者相當少。
如果你想要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下來,並且順利賺到錢,有些股票就堅信不能碰。
第一種:誘殺結合的釣魚波
在主力坐莊期間,主力往往會透過使股價快速衝高來吸引市場眼球,亮出一根“魚竿”,然後在跟風盤堆積的時候或在跟風盤不足的情況下,突然反手砸盤進行拋售,致使“魚鉤”沉沒在水裡,有時這是一種兇猛的出貨方法,當股價出現釣魚波時,投資者除了快跑之外別無他法。由於這種分時走勢從形狀上來看很像豎起的魚竿和垂下的漁線,所以被稱為“釣魚波”形態,如圖1-1所示。
釣魚波的特點:
(1)成交量放大,給人以“量價齊升”的假象,實際上這種放量很不真實,是盤中對敲做上去的。
(2)通常在盤中的漲幅大,引人注目,這也是吸引跟風資金的需要。
(3)“跳水”的走勢出現得很突然,一舉將下方的買單吃盡。
(4)在很多案例中,這種走勢有時會在連續幾個交易日內都出現,即反覆地形成“釣魚”形態的走勢。
這種股價走勢既然目的在於誘多,當然不會是真的做多,碰到這樣的行情,投資者應該回避,寧可錯過小機會也不能輕易去冒大風險。
釣魚波案例
圖1-2是傑賽科技(002544)的分時走勢圖,該股當日走勢是非常正宗的、如教科書般的釣魚波走勢圖,當天下午一開盤,該股便開始了直線式上攻行情,漲速榜上一度居兩市前列。該股的走勢很奇特,股價直線快速攀升,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不是連續的對敲是不會形成這種走勢的。那麼這種連續對敲的目的何在呢?其實,這在行情中是派發的特徵,是一種誘多行為。
短暫的幾分鐘飆升後,上行走勢突然結束了,股價毫無徵兆地開始向下“跳水”,看上去就像魚竿走到頭,放下去的就是漁線一樣,那釣起來的是什麼魚呢?當然是那些短線跟風者。
此後該股陷入持續性下跌行情中,如圖1-3所示,在這種行情中,大的買盤基本上是對敲的,而賣盤卻是真實的。此種走勢通常出現在拉昇末期或者見頂回落後的反彈行情中,是主力吸引跟風資金接盤的典型操盤手法。
大智慧(601519)的分時走勢圖如圖1-4所示,該股在盤中突然發動上攻行情,短線升幅較大,對投資者進行誘多。由於滬深A股實行T+1交易制度,當天買入的投資者當天不能賣出,當天的賬面盈利根本無法鎖定。隨後該股下跌,整個釣魚竿走勢中買入的投資者均被套牢。釣魚線表明主力有出貨跡象。如果此種走勢出現在股價的相對高位,投資者若不及時止損出局,將面臨股價短期內被攔腰斬斷的風險,如圖1-5所示。
實戰時,釣魚波一般要結合頭部形態和均線賣點等綜合研判,有的釣魚波出現後股價還有可能出現橫盤整理情況,而不是股價排山倒海般的殺跌。盤口分時波形屬於細微技術,一般和趨勢達成共振時才是賣出的契機。
第二種:高處不勝寒
技術形態:“高處不勝寒”形態是莊家出貨的典型形態,其形態如同矗立在高樓之上的一根避雷針。告訴投資者天有不測風雲,應及早避險。出現這種K線形態後,通常意味著股價頂部的到來,是一種確認性的賣出訊號,投資者應暫時離場規避風險。其技術特徵如下:
(1)此形態通常在升勢末期出現,股價已經有較大的漲幅。
(2)某天出現一根帶長上影的K線,伴隨著較大的成交量。
(3)這根K線可為陽線也可為陰線,一般以陰線居多,上影線需超出實體的3~5倍。
相對高位的長上影線,與超買指標相伴,往往是莊家大幅拉高出貨所致。
此類形態都是典型的莊家大肆出貨所留下的痕跡。“高處不勝寒”形態的形成過程有兩個:
(1)莊家誘多,這是莊家出貨時的慣用伎倆之一。股價經過持續上揚,面臨巨大獲利盤和解套的雙重拋壓,莊家為了順利出貨,在拉昇尾段,刻意放量誘多。即在當日早市先大幅拉高,吸引跟風盤湧入,待市場敢死隊奮勇接盤,“魚兒”上鉤之後再反手做空,股價先升後跌。股票在高位易手後,莊家放棄護盤,於是股價順勢而下。
(2)市場獲利盤拋售。股價連續上升後獲利盤豐厚,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市場後市看法出現分歧,多頭陣營出現譁變,短線投資者紛紛落袋為安,導致股價衝高回落,也會留下長長的上影線。
但不論原因是哪一個,此形態的出現都是股價即將見頂的訊號,投資者需要及時避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案例分析:
圖2-1是南嶺民爆(002096)日K線走勢圖。股價走勢中出現了“高處不勝寒”的走勢,對比此形態的股價前後走勢,明顯不同。前期的一路上行不復存在,代之的是股價滯漲,跌勢出現。“高處不勝寒”形態出現後,股價轉向明顯,賣出指示強烈。
我們看股價在出現此形態走勢後變向的原因。股價自1.30元開始起步一直走到24.79元,股價升幅空間巨大,早期買進的投資者獲利巨大,存在兌現浮籌的要求,而對主力資金來說,股價在連續的上漲中已達到預期的目標位置,兌現盈利需要同樣存在。
那麼如何才能讓散戶接盤,主力資金在高位順利出貨呢?這就成為擺在主力資金面前的一個問題。我們看當時的分時走勢,來解開主力資金的出貨手法。
圖2-2是南嶺民爆(002096)分時走勢。首先股價低開,有一波跳水的衝動,盡顯股價上漲的疲態,但主力資金並不願意就此打壓股價在低位出貨。所以,股價在分時執行中走出了刀刃波的出貨模式,主力資金採取突擊拉昇的手法,瞬間拉昇,吸引買家跟進,在賣盤還沒有湧現時再以大單連續做空達到出貨目的。這種手法在當日分時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當投資者不再追高時主力資金也就不計代價出貨了,尾盤跳水。
在K線行情走勢中我們也能看出,在“高處不勝寒”形態後,股價在高位徘徊,乘機出貨,等到後期就是不計成本地砸盤出貨了。
在出現“高處不勝寒”形態後,沒有及時賣出的投資者,面臨的損失將非常可怕,投資者不可不防。
最後,生活中有很多選擇,但最幸福的不是選擇能做什麼,而是選擇能不做什麼。在交易中,更高階的交易者不是選擇做什麼,而是能堅持不做什麼。
在技術方面,股市中流傳著各種技術,包括進場、出場、加倉、減倉、止盈、止損等等方面。在起初剛接觸這些技術的時候,你可能滿世界地蒐羅它們,把它們加入自己的兵器庫。逐漸地,你會形成某種交易理念,然後放棄與之相悖的一些技術。比如,如果你選擇了“唯快不破”,你就應該放棄那些反應遲緩的指標;如果你選擇了“重劍無鋒”,你就應該放棄那些反應靈敏的指標;如果你選擇了右側交易,你就應該放棄猜底測頂;如果你選擇了左側交易,你就應該放棄趨勢確認。理解什麼是為道日損了嗎?就是如此。
在理念方面,你也會接觸到很多理念、理論上的東西,比如,順勢與逆勢,左側與右側,“長順止輕”,“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永不攤平虧損”,等等。你也不可能把所有學到的理念都整合到交易系統當中去,有些理念是魚和熊掌的關係。理念可能讓你徹底改變,它可能顛覆你之前的理念,隨之把之前的方法全部推倒重來。比如,如果你之前一直做短線,但發現這種方法可能並不適合你,你可能過渡到波段。之前的短線方法對波段操作可能有值得借鑑的地方,但是從根本上,你的理念已經發生了轉變。
這些理念和方法只要不是謬誤,它們就沒有優劣之分,關鍵在於如何用它們組成一個系統。不管系統是簡單還是複雜,基本的理念和技術都是必須的,而且必須明確和細化。
開始時,你的兵器庫空空如也,到後來面對滿屋子的兵器你可能又變得拿得起放不下。用哪個,棄哪個,真的有點兒亂花漸欲迷人眼,可謂幸福的煩惱。找到兵器不容易,下決心棄用一種兵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是自己和自己的較量,要看你真正想捕捉的是什麼樣的行情。這一點必須要明確。
對於行情也同樣需要區分,某些圖形是在某種理念之下不能出手的。如果你在這些不利的圖形上不能做好防守,那麼你的優勢將會大大地減少。不熟悉的圖形,不在系統內的買點,這些都是應當迴避的。俗話講,不做不虧。當然這裡說的不做,是不做系統之外的,對於系統之內的則要“穩準狠”。
到了某一階段,你更多的不是為沒做到行情而感到後悔,而是為做了不該做的行情而感到後悔。你知道有些行情是系統之外的,只要堅持做好系統內的事就可以讓資金曲線保持在上升通道內。而偶爾的衝動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資金回撤。就算是這次的衝動交易讓你獲利了或是順利出逃了,但也為下次衝動埋下了伏筆。衝動交易產生的獎勵並不是好事。
在系統化交易方面,選擇做什麼是建立系統的過程,而選擇不做什麼則是最佳化系統的過程。你打造的兵器在速度、重量、長度方面需要有一個權衡取捨。技術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合理越好。各種理念、技術經過排列組合可能形成無數個系統,但能解出市場這道難題的答案並不多,但答案也並不一定複雜,還是那句話,關鍵在於你想捕捉什麼行情。另外,在形成好的系統之後,在交易心理方面又是一個重要關口,能否嚴格執行將是下一個關鍵。
總之,選擇不做什麼比選擇做什麼更重要。真正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想要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