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11月9日,第十九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盛大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強國強金融,新質新未來”。建設銀行私人銀行部副總經理胡萍出席,並在“探尋管理財富新趨勢”的論壇上圍繞“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專業引領多元資產配置服務”這一主題進行了發言。
胡萍表示,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國金融業發展進入新階段。服務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成為金融行業的新使命。財富管理機構應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應對金融投資環境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更好地滿足居民不斷增長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當前財富管理主要面臨三大形勢挑戰:一是我國經濟增長中樞下移,並同時面臨“兩期疊加”的挑戰:長週期我國面臨人口紅利減退的挑戰;中週期我國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轉型,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高技術產業增長正在為經濟提供可持續增長的新動能,但新舊動能轉換仍存在陣痛期。二是市場整體無風險收益率下行,面臨風險資產投資難度提升的挑戰。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債券市場的收益率中樞也隨之下調,投資於這些資產的固收產品投資回報率呈現下行態勢;同時,由於部分基於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投資經驗逐漸失效,市場波動加大,權益等風險資產夏普比率顯著回落。三是面臨投資者對市場變化接受度及投資信任度“兩降低”的挑戰。市場投資環境的變化,促使投資者大幅降低風險偏好,湧入無風險資產;與此同時,投資者面臨投教資訊繁雜、投資認知與成熟度提升難的困境,當產品表現明顯弱於收益預期時,投資人對銷售機構的信賴度也隨之降低。
胡萍坦言,在低利率時代,財富管理面臨多重壓力和挑戰,財富管理機構亟待“升級換擋”,堅定從滿足客戶真實需求的財富管理服務定位出發,將專業能力內置於客戶財富管理旅程中,充分運用多種金融工具,架構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全生命週期的財富管理需求。
在會上,她還分享了建行私人銀行如何依託財富規劃與資產配置綜合服務,充分發揮家族信託優勢,滿足客戶“人、家、企、社”綜合化需求,助力客戶財富保值增值和代際傳承的探索實踐。
胡萍表示,建行私人銀行透過客戶、市場、工具、產品、團隊五方面緊密結合的體系化方法,積極應對客戶需求多元、市場環境多變、工具複雜專業、產品種類多樣等財富管理新形勢,透過“宏觀研判-中觀配置-微觀產品”的策略引領,在充分評估客戶需求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涵蓋個人、家庭、家族與企業資產的財富規劃與資產配置方案,並對接全行產品貨架,滿足客戶在不同人生階段財富保全、財富增值、財富傳承需求,為客戶創造持續、穩定價值貢獻。
一、堅持投研引領。持續對宏觀經濟政策、經濟資料及各大類資產表現深入研究,構建獨立的買方投研體系。透過宏觀研判引領中觀資產配置和微觀產品策略,前瞻性地識別市場配置機會和風險,以專業投研賦能財富規劃與資產配置,並定期開展策略有效性回顧。
二、洞察客戶需求。全面的客戶認知是為客戶提供高質量解決方案的基礎。建行資產配置服務創新設計了客戶評估工具,透過專屬的KYC和綜合測評模板,實現全面、深入、系統地收集客戶關鍵資訊,有效識別客戶財富現狀、財富預期、關鍵約束條件等,真實刻畫客戶全生命週期需求,為客戶出具針對性強、適配性高的資產配置方案。
三、搭建頂層架構。隨著客戶財富保護和傳承需求的不斷增長,家族信託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建行於2014年在同業率先推出家族信託,憑藉大財富管理專業能力及集團母子協同優勢在市場上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在架構設計能力上,過去的十年間建行私人銀行陸續推出幼年子女保障、財富跨代傳承、財產隔離保護、家族公益慈善等十大類家族信託服務方案,近年來進一步創新推出股權、股票、不動產、投融資等家族信託架構設計,不斷豐富家族信託顧問服務內涵外延。與此同時,還可根據不同客戶需求定製個性化的複雜分配條款,幫助客戶實現對頂層架構設計的各種願景。
四、提供多維財富規劃。堅持“洞察需求、服務需求、引領需求”,建行將客戶需求歸類為流動性、保障性、投資性、傳承性、個性化五大層級,針對每個需求層級提供適配性產品與服務,如,針對保障性需求我們為客戶提供保險規劃,針對客戶養老需求提供養老財務規劃,將過去客戶僅關注單一投資目標的短週期投資行為引導至幫助其實現多維度財富目標的長週期財富管理。
五、構建多元投資組合。客戶不同的財富目標往往具有不同的風險偏好和實現週期,建行資產配置服務幫助客戶根據不同財富目標分別設計多目標投資組合,實現長、中、短期組合的搭配;在每個投資組合中,又根據風險偏好的區別選擇不同的產品策略,透過“搭積木”的方式,有機適配滿足不同財富目標需求。
六、強化風控管理。財富管理的關鍵核心是持續性風險管理。建行透過自主搭建開放式產品平臺,在產品存續期管理環節對底層資產開展動態穿透管理,在應對市場突發風險事件時,實現了早穿透排查、早主動干預。同時,透過深度解析產品底層的持倉風格、投資邏輯、風險收益來源,持續跟蹤、驗證為客戶精選組合的運作效果,開展組合動態平衡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