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投資成拖累
隨著各地前三季度經濟資料披露漸近尾聲,區域競爭格局雛形初顯。船大抗風浪,船小好掉頭。相比萬億俱樂部成員,中尾部城市經濟更容易波動受挫。
在已公佈資料的全國GDP百強市中,包括洛陽、太原、常德、九江、曲靖、寧德、駐馬店等七個城市,前三季度經濟規模同比不增反降,這些城市遭遇了什麼?
01
太原名義增速-2.5%降最多
2024年前三季度城市GDP百強榜,入榜名單與去年同期相差無幾。 相比頭部城市,中尾部城市位次變動幅度更大。 這其中下滑最多位次的城市是江西九江,贛北門戶前三季度經濟規模同比減量22億元(名義增速-0.77%),在百強市排名下降了9名,來到第87位。
九江不是唯一經濟增量為負,即名義增速為負的百強市。
前9個月,洛陽、太原、常德、曲靖、寧德、駐馬店均遭遇負增長,名義增速分別為-0.17%、-2.54%、-0.45%、-2.33%、-0.76%、-0.72%。
從這些城市的經濟排位看,作為全國前五十強中唯一“負增長”的城市,洛陽下滑3位排在第49名,而駐馬店下滑6個位次排在第99名,差一點就掉出百強榜。 太原、常德、曲靖分別下滑1位、2位、6位,來到第57名、71名和91名。
從級別看,太原是唯一省會城市,洛陽、曲靖分別是河南、雲南副中心,其他則是地級市。 從區位看,負增長城市東部1個西部1箇中部5個。 中部負增長城市最多,具體來看: 豫湘贛均提出強省會戰略以致地市資源聚集不夠,新興產業未趕上風口; 太原則受產業轉型拖累。
名義增速為負,但並不意味著實際增速為負。
前三季度,洛陽、太原、常德、九江、曲靖、寧德、駐馬店GDP實際增速分別達到4.3%、1%、1.5%、2.6%、-1.2%、0.9%、6.1%。其中,只有曲靖一個城市實際增速為負。
值得關注的是,河南至少有兩個城市經濟增量為負,而且也是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倒掛”(差值)最為厲害的兩個城市。 這一系列枯燥數字背後,有什麼玄機?
02
洛陽駐馬店實際增速高企
先說GDP增速的倒掛。 衡量GDP增長有兩大指標,一個是以現價計算的名義增速,另一個是扣除價格、通脹/縮因素後的實際增速。 改開後很長一段時間,通脹是常態,經濟名義增速總體大於實際增速。 不過,最近兩年情況逆轉了,通脹平減指數整體由正轉負。
資料顯示,9月全國CPI同比增長0.4%,連續19個月處於零值附近; PPI同比下降2.8%,創半年新低,且自2022年10月以來已連續24個月處於零值以下。 雖然各地區有差異,但名義增速低於實際增速是主流——前三季度,百強市中有八十個城市,名義增速低於實際增速。
上述經濟增量為負的七個城市,實際增速都高於名義增速,而來自河南的洛陽、駐馬店,實際增速遠高於名義增速,則牽涉到GDP修訂。 地方季度GDP核算分初核和終核兩步: 前者根據進度資料及部門資料推算; 後者利用核實的年度資料對季度資料進行修訂。
今年一季度,河南GDP名義增速-1.36%,實際增速4.7%。 除開價格因素,部分媒體解讀為,河南對2023年GDP核算時進行了“擠水分”調整,進而核減了去年一季度GDP資料。 前三季度,河南GDP名義增速為0.2%,實際增速5%,這與一季度的道理是一樣的。
大幅擠出統計資料水分,在經濟普查年並不罕見。 2018年全國“四普”,南方16個省份,14個上調GDP,2個下調; 北方15個省,12個下調,3個上調。 調整幅度之大令人震驚: 天津、吉林、黑龍江、山東分別下調29%、25.3%、21.5%、12.8%。 從總量看,山東調減9821億元。
河南社科院原院長喻新安年初發文稱,河南去年突然“跌出”全國前五可能與主動“擠水分”有關。 2022年,河南GDP初核6.1萬億元,終核5.8萬億元,同比增速由3.1%下調為-0.1%。 今年“五普”登記正式啟動,河南省市實際增速遠高於名義增速,意味著“擠水分”還在繼續。
如上所述,河南至少有兩個城市(洛陽、駐馬店)名義增速為負,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城市是周口——截至目前,周口尚未公佈前三季度經濟總量,當地統計局公佈的GDP實際增速是6.5%——這個數值並不能保證其經濟規模同比增量為正。
03
工業乏力投資速降是主因
從經濟增速看,絕大多數地區“名義跑輸實際”,背後是平減指數轉負,與物價走勢息息有關; 從增長動能看,工業、投資成為亮點抑或是拖累,而房地產依舊未能轉正,內需也面臨壓力。 這些特點,在上述“負增長”的較高等級城市(省會、副中心),體現得尤為明顯。
前三季度,太原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 其中,製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佔比61.2%)增加值下降1.1%; 採礦業(佔比28.8%)增加值下降1.7%。 分析來看,無論是太原規上工業的負增長還是經濟增速“掉隊”,其根本原因在於其產業結構轉型緩慢。
工業增長乏力,樓市也不景氣。 前三季度,太原建築業總產值2537.22億元,下降7.1%,降幅比上半年擴大1.1個百分點; 而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6%。 太原畢竟省會——政策近水樓臺、資源相對聚集——相比曲靖和洛陽,投資下滑速度沒有那麼快。
前三季度,雲南副中心曲靖固定資產投資下滑14.3%,其中工業投資下降15.6%。 規上工業增加值下滑3.9%,三大分類採礦業、製造業、電熱燃水生產供應業分別下滑10.4%、0.9%、9.1%。 此外,規上工業企業營收下滑11.7%,利潤總額下降49%,接近腰斬。
至於河南副中心洛陽,逆風而行良久。 過去兩年,洛陽GDP被榆林、襄陽、宜昌反超,在中西部地區經濟排位一再下滑。 這背後是“工業增長支撐不夠,有色、石化等傳統行業增長乏力,新興產業佔比偏低”。 2024年即將收官,洛陽依舊沒有起色。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負增長”城市也並非完全沒有亮點。 例如,雖然投資下滑,但部分城市民間投資在增長。 前三季度,太原非國有投資增長6.3%,曲靖民間投資增長11.4%。 此外,洛陽進出口188.4億元,同比增長4.7%。
當然,要挽回工業乃至經濟頹勢,上面這些亮點還遠遠不夠——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有效投資先進產能,千方百計促進消費,是繞不開的硬骨頭。
*題圖來源:攝圖網_500643164 *本文不代表城市進化論觀點,轉載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