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一男子下載假冒APP炒股
結果
被騙了80餘萬元
大家小心
APP也有假
這些與正版APP圖示、文字高度相似
一旦下載使用
很容易造成資訊洩露、財產損失
11月9日,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詐中心接到一起警情,興慶區居民闞奏言(化名)報警稱,他透過短影片的推薦下載了一款APP,充值了6筆資金後發現無法提現。
闞奏言稱自己平時比較關注炒股資訊,10月25日中午刷短影片時,他看到有博主釋出的炒股影片,見對方在影片中侃侃而談,觀點有理有據,闞奏言立即關注並私信了他。
私聊過程中,這位博主自稱是某證券公司的工作人員,最近正在參加“華南杯操作手大賽”,闞奏言聽完該博主的分享,心動不已,立刻新增對方為好友,讓對方給其推薦股票。
見闞奏言求知心切,博主也毫不吝嗇,推薦闞奏言下載了一款名為“e投”的APP,並稱在短影片平臺上說這些內容會被封號,又讓闞奏言下載了一款名為“商某信”的加密聊天軟體。
闞奏言說,該博主每天中午、晚上都會開直播分析股票,並指出哪隻股票大機率會漲,還建議闞奏言也跟著他一起炒股票,心動的闞奏言便在對方的鼓勵下,在“中信e投”APP上一連充值6筆資金,共計80餘萬元。後來闞奏言想提現時發現根本無法提現,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而闞奏言的遭遇,正是近期高發的一類電信網路詐騙。
據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詐中心民警鄧亞軍介紹,從2022年至今,銀川市電信網路詐騙案件中,以電話加簡訊引流實施詐騙的案件約佔24.8%,透過網路實施詐騙的案件佔比約為75.2%,其中涉及APP網址連結的案件約佔54.9%。
真假APP難辨
來歷不明的連結不點
“涉網路詐騙的受害人一半以上都是在下載假冒APP後,或者進入非法釣魚網站後才被騙的。”鄧亞軍告訴記者,這些受害人下載不法分子推薦的APP時,都是透過對方提供的未知網址下載的,不是在手機應用商店內下載的。
“這些假冒APP在手機應用商店裡不可能有,所以不法分子誘導受害人透過非法未知網站下載,其中還會內嵌客服,不法分子可以在後臺隨意更改網站。”鄧亞軍說。
警方透過梳理發現,在涉及偽造APP實施詐騙的案件中,經常被偽造的有“雲服務”“工作幫”“聘達人”“360借條”“招聯金融”等常見軟體。同時,除了一些生活類、金融類APP被仿冒,政務類APP也成為不法分子仿冒的物件,不僅侵害了群眾財產安全,也損害了政府部門的公信力。
“這些假冒APP的圖示及連結和正規APP及官方網站幾乎一模一樣,群眾點開後很難辨別。”鄧亞軍說,除了透過假冒APP實施詐騙外,透過正規APP實施詐騙的案件也不少見,比如,有不法分子透過騰訊會議、向日葵等軟體遠端操控受害人手機,然後再實施詐騙。
鄧亞軍提醒,作為消費者,在下載APP過程中一定要謹慎,不要點選沒有明確安全來源的連結,也不要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一旦發現下載的APP有異常,或者相關頁面、手機提示存在詐騙風險,更要謹慎再謹慎,可以撥打反詐電話進行諮詢。
電詐花樣翻新但套路不變
近年來,隨著反詐宣傳覆蓋面越來越廣,廣大市民心中逐漸構築起了反詐“防火牆”。但新型詐騙的出現也會讓人防不勝防。
據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統計,今年以來,從銀川市高發的電信網路詐騙案件型別來看,刷單返利類、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虛假網路投資理財類、虛假貸款類、虛假服務類等詐騙發案量排名前5位。
“總體而言,電信網路詐騙的手段一直在翻新,但是不法分子的詐騙套路始終就是那些。”鄧亞軍告訴記者,大多數受害人被騙最主要的原因就兩點,一是貪心,二是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
鄧亞軍介紹,想要不落入陷阱,要做到“三不”原則:
第一不輕信,不要隨意接聽未知電話或點開未知連結;
第二不透露,個人資訊的洩露是造成網路詐騙氾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切勿隨意透露個人資訊;
第三不轉賬,在眾多電信網路詐騙案件中,不法分子通常都會透過製造緊張氣氛,讓受害者沒有時間冷靜思考而衝動轉賬,因此要謹記,不論對方說什麼,都不要轉賬。
切記
來歷不明的連結和二維碼
不要點!不要掃!
轉發提醒!
來源: 平安銀川、銀川新聞網
編輯:楊春暉 監審:鄒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