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新時期,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科技不斷突破,算力產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國家資料局:推進算力與綠色電力融合
國家資料局就《國家資料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引》)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出,推進算力資源科學佈局。加快推動通用算力、智慧算力、超級算力等多元異構算力的綠色發展、有機協同。促進各類新增算力向國家樞紐節點集聚,強化樞紐節點國家算力高地定位。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監測排程平臺。探索採用存算分離架構建設新型智算中心和新材料中心。
《指引》還提出,推進算力與綠色電力融合,強化樞紐節點與非樞紐節點的協同聯動,支援綠電資源豐富的非樞紐節點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加強大型風光基地和算力樞紐節點協同聯動,把綠色電力轉換成綠色算力。
AI驅動算力產業爆發式增長
算力是集資訊計算力、網路運載力、資料儲存力於一體的新型生產力,一般可分為通用算力、智慧算力和超算算力等。
2023年是中國算力產業爆發式增長的一年。截至2023年底,提供算力服務的在用機架數達81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超230EFLOPS,其中智慧算力規模達到70EFLOPS,新增算力基礎設施中智慧算力佔比過半,成為算力增長的新引擎。
近日,由中國網路空間研究院編寫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4》和《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在2024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上釋出。報告顯示,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中國算力總規模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中國智慧算力在總算力中的佔比將由現在的20%左右進一步提升至35%,增速將快於平均增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在建或籌建智算中心。
據新華網,人工智慧(AI)的發展,背後需要更加強大的算力來支撐搭建模型、訓練和推理過程。如果將資料視為AI燃料,那麼算力就是AI模型的發動機。隨著AI的爆發式發展,算力產業無疑將面臨著新的需求和變化。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算力是2025年高確定性的成長投資方向,建議關注算力四個細分板塊的投資機會:一是AI帶動算力建設需求,雲廠商持續加碼AI算力投資,全球萬卡、十萬卡叢集不斷湧現,預計2025年將延續資本開支援續提升趨勢;二是矽光和CPO(光電共封裝技術)技術路線確定性較高;三是IDC行業景氣度的趨勢有所改善,人工智慧技術迭代為IDC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四是全球資料中心規模的快速擴張及AI需求的增加導致DCI互連需求快速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內DCI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機構近期大手筆加倉16股
據證券時報·資料寶統計,涉及算力產業鏈的概念股多達150餘隻。截至11月21日收盤,今年以來概念股平均上漲13.33%。7股累計漲幅翻倍,分別是寒武紀-U、常山北明、四川長虹、旗天科技、新易盛、潤和軟體、中科曙光。
寒武紀-U累計漲幅281.09%,排在第一位。公司專注於人工智慧晶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智慧計算叢集主要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在資料中心的應用,公司產品為視覺大模型線上商業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算力支援。
常山北明累計漲幅234.11%,排在第二位。北明軟體圍繞華為鯤鵬、昇騰產業佈局,基於華為盤古大模型,積極拓展智慧機器人(RPA+AI大模型)、數字人等智慧應用解決方案。常山雲資料中心二期既有算力伺服器又有普通伺服器。
從資金面上來看,11月以來,共16股獲機構淨買入超億元。機構淨買入額最高的是拓維資訊,達到10.76億元,公司深入參與了長沙、重慶等多處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建設,已中標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IT裝置採購(一期)專案。
上述16只機構大手筆加倉的算力概念股中,11月21日收盤價與年內高點相比,6股回撤幅度超20%,分別是盛天網路、恆信東方、蓮花控股、啟明資訊、天璣科技、拓維資訊。
從未來增長潛力來看,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2024年—2026年淨利潤增速均有望超20%的僅2只,分別是智微智慧、協創資料。
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在AIPC及鴻蒙之後,智微智慧繼續部署AI產品線,看好公司創新業務在未來的發展。山西證券認為,協創資料在傳統業務資料儲存和AIoT終端業務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作為國內伺服器再製造龍頭廠商,未來算力雲業務等新興業務有望推動公司收入。
宣告:資料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謝伊嵐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