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陶煒 南京報道
永安行(603776.SH)擬收購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聯適”)65%股權一事,對於雙方來說,都不能算是一件壞事。
對於已連續兩年虧損且今年依然虧損的來說,公司需要新的增長點來讓公司走出困境;而對於上海聯適來說,在科創板上市失敗之後,被一家上市公司併購不失為一個讓股東變現的途徑。
但是,這場併購也遠遠稱不上完美。一方面,上海聯適雖然是農機自動駕駛領域的龍頭企業,但行業競爭激烈,公司2023年的市場份額較2022年有不少下滑,產品價格也已經是“白菜價”;另一方面,上海聯適與永安行的收入規模在一個數量級上,併購後的公司治理問題也將成為一個難點。
“感覺弱弱聯合,想象空間不大。”一位多年從事投行業務的資深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雙方各取所需
對於永安行來說,公司確實急需新的增長點。近三年來,永安行的業績一直不佳。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公共自行車系統、共享電動車系統、共享氫能自行車系統等共享出行平臺服務,制充氫一體機、氫能腳踏車、燃料電池等氫能產品以及酒店智慧門鎖系統等產品的銷售和服務。但在無樁共享單車的競爭下,永安行主推的有樁單車市場不斷萎縮。
永安行近兩年重點發力的氫能業務也尚未能幫助公司實現整體營收增長。2021年至2023年,永安行歸母淨利潤逐年下滑,分別約為4384.44萬元、-6750.63萬元和-1.27億元,最近三年平均歸母淨利潤為負。2024年前三季度,永安行營業收入約為3.74億元,同比下降8.74%;歸母淨利潤約為-2993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與永安行相比,上海聯適的現狀好得多。上海聯適官網顯示,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國內首個農機智慧裝備行業完全實現進口替代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較早推出基於北斗衛星導航的電動方向盤自動駕駛系統產品的企業。2020年至2022年,上海聯適分別實現營收1.72億元、2.20億元以及3.15億元;對應歸母淨利潤則分別為2841.23萬元、2280.22萬元以及5284.93萬元。
如果能夠並表上海聯適,將能夠改善永安行的財務報表。而對於上海聯適來說,剛剛經歷了IPO失敗的他們也需要一個讓股東退出的途徑。
2023年6月30日,上海聯適科創板IPO申請獲得受理,擬融資5.16億元,投向高階智慧裝備基地建設專案、研發中心建設專案、營銷網路及品牌建設專案以及補充流動資金。2024年7月,上海聯適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公司的IPO之旅就此終止。
“IPO失敗並不代表企業沒有價值,被上市公司併購意味著企業可以藉助上市公司的資源進一步發展,可能是IPO失敗的企業重新找到發展機會的一個途徑。”傳播星球董事長由曦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依然面臨難題
雖然是一場雙向奔赴的併購,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並不少。
首先,上海聯適的市場份額並不穩定。儘管是農機自動駕駛領域的龍頭企業,但公司2023年的市場份額較2022年有所縮水。根據上海聯適的招股書,公司在2022年的市場份額是20.78%。而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化資訊網在2024年2月2日公佈的資料,2023年上海聯適自動駕駛系統補貼銷售15452臺,市場佔比14.93%,數量位列第1位。與2022年相比,上海聯適的市場份額下滑了近六個百分點。
其次,農機自動駕駛的價格已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變成“白菜價”了。根據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發布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發展研究報告》,以購置補貼計,國內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市場公司數量由2019年的31家發展到2022年的58家。隨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的市場參與者越來越多,中國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售價持續下降,從應用早期的十多萬元每套降低到一萬多元每套。
還有,從收入規模來看,永安行和上海聯適在一個數量級上,雙方也各有一套自身的執行機制,又分處不同行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併購後的公司治理問題將成為一個難題。
“通常來說,被併購物件都要業績承諾三年,那這幾年原來的股東和管理團隊還是掌控標的企業,不然無法做承諾,但收購方又有插手的動機和整合的需要,不然無法在三年後順利掌控。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是大公司並小公司,相對還好掌控。比如,常州當地的江蘇雷利併購鼎智科技,就是同行業併購+大公司併購小公司的成功範例。但如果是差不多體量的併購,又是不同行業,肯定更難整合。”南京閱微知本總經理陳月偉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帶著這些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絡到永安行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回覆稱,與併購相關的同事都在出差,具體的情況目前不清楚。
“企業併購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注意很多問題。比如,雙方公司的運營模式、管理理念、企業文化等是否相容;上市公司對被併購公司的改革是否會引起被併購公司的抵制,併購的價格是否合理等,都需要在整個過程中保持警惕和謹慎。”由曦說。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