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9日,美國商務部宣佈了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光伏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元件)反傾銷稅(AD)調查的初步肯定性裁定,對東南亞四國的反傾銷稅率範圍在0-271.28%,其中Hanwha Qcell馬來西亞反傾銷稅率為0。
東南亞的太陽能,基本上都是中國企業,所以這次針對的就是中國光伏企業!
大概12年前,美國就開始對中國的太陽能產品徵收類似關稅,此後,中國光伏企業開始向外轉移產能,東南亞是佈局的重點,以避開美國的關稅壁壘。
美國人自然看得出來中國企業的意圖,再次進行封堵:
2024年4月26日,美國太陽能製造商聯盟貿易委員會(AASMT)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和商務部提交請願書,指控中國企業透過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規避關稅。
2024年6月10日,USITC宣佈正式啟動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是否損害美國國內產業的調查。
2024年11月29日,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從東南亞進口的太陽能產品以不公平低價銷售,並建議對這些產品徵收最高達271%的關稅。
這一裁定只是初步結果,最終結果預計將於2025年年中確定。
這一裁定如果最終落地,將帶來什麼影響?
哨兵主要講三點:
一、對於佈局東南亞的光伏企業來說:
1)東南亞四國的光伏元件基本上沒有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了。
一方面,美國本土的產能已經起來了,基本可以滿足美國本土的裝機需求。
另一方面,特朗普上臺之後,對於新能源的支援態度預計將轉變,也會壓制美國光伏裝機的預期。
2)矽片和電池還有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美國本土矽片和電池目前在建產能分別為3.3GW和8.8GW,低於美國市場的需求。
接下來幾年,美國企業應該會進口矽片、電池等,然後在美國本土進行組裝。
3)在東南亞的光伏產能出口美國受限的情況下,在美國本土已經佈局了光伏產能的企業,稀缺性將凸顯,價值預期得到提升。
二、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這事兒的影響不大。
前面已經講過了,從4月份開始,就開始弄這個事兒了,市場早就有充分的預期。
現在只能算是靴子落地,影響並不大。
在美股上市的幾家中國光伏企業,昨晚訊息出來之後,跌幅都不大:
三、從貿易戰的角度來看,這件與特朗普的“貿易戰2.0”暫時無關。
美國對於中國光伏行業的打壓,已經打了十幾年了。
“貿易戰2.0”的壓力,主要在明年!
今天,統計局公佈了11月的PMI資料:1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超出市場預期的50.2%。
變化最大的是:新訂單指數為50.8%,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
這大概是因為,美國方面的客戶在“搶訂單”。
這個問題,此前已經講過:為了避免明年被加關稅,今年底,在特朗普正式上臺之前,美國的企業就開始提前下單、囤貨。
這會給中國的出口企業帶來短期的訂單爆發。
短期來看,出口訂單的增加,會直接拉動GDP。
但是,現在“搶訂單”搶的越狠,那透支的自然就越多,明年的訂單就會越受到影響,進而拖累明年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