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慧】贏得美國大選之後,中美關係的未來發展引起廣泛關注。在這一背景下,在華美資企業有什麼想法?他們最關心的是什麼?
在由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辦,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上海市美國學會協辦的“上海智庫論壇·2024”上,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談及了上述話題。
他說,未來三到五年,美資企業在華經營最關心的有三點:第一,中美關係;第二,中國經濟的復甦發展;第三,中國國內競爭壓力大,外資優勢變得不再那麼明顯。
在談及中美關係對在華美資企業的影響時,鄭藝首先提到接下來特朗普可能發起的貿易戰。
他認為,增加關稅會成為特朗普2.0時期處理經貿問題的主要工具。升級對華貿易衝突有幾種可能:
第一,針對中國對美出口商品徵收多達60%的關稅;第二,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地位;第三,阻止中國商品透過第三國轉口至美國。
“現在美國國會有些人在推動取消中國的PNTR地位,我很擔心,因為一旦透過,會形成立法,很難改變。”
鄭藝說:“當年為中國爭取最惠國待遇的時候,很多美資企業都出過力,包括我的前老闆、美國國際集團當時的掌門人格林伯格。大家一起做了很多工作,最終促成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可現在又面臨失去這一正常貿易待遇的可能。”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左)、上海美商會會長鄭藝(右)上海美國商會
美國對非PNTR國家的商品徵收的關稅從最低35%到最高100%不等。
根據1999年中美就中國加入WTO達成的雙邊協議,2000年9月,美國國會透過給予中國PNTR地位的法案。2001年12月27日,美國正式宣佈給予中國PNTR地位,結束了美國國會每年對給予中國正常貿易關係地位進行年度審議的歷史。
美媒報道稱,目前只有四個國家不享受美國的PNTR待遇——俄羅斯、白俄羅斯、朝鮮和古巴。朝鮮和古巴從未拿到過這一待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PNTR地位則是在2022年俄烏衝突發生之後被取消。
當地時間11月19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向國會遞交了2024年度報告,首次建議取消中國的PNTR地位,後者長期以來被視為中美貿易關係的基石。
前不久,美國國會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穆萊納爾(John Moolenaar)也推出法案,要求正式終止中國的PNTR地位。今年9月,美國國會參議院也有議員推出類似法案,關鍵發起人之一就是被特朗普提名為國務卿的盧比奧。
隨著共和黨拿下參眾兩院多數席次,特朗普全面執政,此案透過的可能性大增。
目前,美國對非最惠國關稅平均稅率為42%。如果美國取消中國PNTR地位,疊加301條款下約20%的關稅,那麼對華平均關稅將升至60%以上。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根據中美雙方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達成的協議,美國2001年宣佈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美方一些政客妄圖開歷史倒車,將中美經貿關係拉回冷戰時期,這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只會損害中美兩國共同利益,干擾全球經濟執行。
“我們敦促美方有關議員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停止損人不利己的言行。”林劍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