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博團隊
汽車圈,硝煙再起。
11月27日中午,品牌負責人發微博回應了最近要求供應商降價的傳聞。
微博內容為:“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的慣例。我們基於規模化大量採購,對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標,非強制要求,大家可協商推進。”
此前,網上流傳一封主題為《2025年比亞迪乘用車降本要求》的郵件,上面寫著要求供貨商供貨產品從2025年1月1日期降價10%,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業內人士評論說:
車企已經卷到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還這麼明晃晃地強硬“要求”整個供應鏈也跟著往死裡卷,這樣的企業做產業老大的話,這行業能行嗎?
從回應看,比亞迪可能在2025年發起新一輪價格戰,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車將進入“大決戰”“淘汰賽”階段。
無獨有偶,上汽大通汽車也向供應商致信邀約,目標降本10%。看來車企都在積極備戰,為明年準備開戰做準備。
這對整個汽車行業,意味著什麼?你可以先看一下我們團隊相關分析的影片,再接著看文章。
01
2023年,為了完成年銷300萬輛的目標,比亞迪帶頭打響了“價格戰”。
隨後,哪吒、極氪、吉利、等在內的自主品牌,以及一汽豐田、一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資品牌,都先後官宣了降價促銷活動。
可以說,汽車“價格戰”貫穿2023全年。
得益於技術創新、規模化優勢和低成本供應鏈,比亞迪的銷售價格一再下調。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價格再迎四連降。降價後,比亞迪多款熱門車型已與燃油車市場上的主流車型處於同一價格區間。
為應對新能源汽車降價攻勢,北京現代、上汽通用別克等合資車企燃油車也開始被迫跟進,針對相關競品車型進行了降價。
對此,不少車企大佬都有意無意地點名比亞迪卷價格太厲害,打起來了口水仗。
在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華為餘承東表示,全世界第一的卷王應該是比亞迪,因為比亞迪有超低的成本。
而鴻蒙智行不善於卷超低價格,還是善於卷價值、卷智慧化、卷豪華感、舒適感,卷安全,尤其在智慧化上卷。希望產業能夠正向、良性迴圈來卷價值。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直播時回應稱:只要有一個好的技術,透過一個好的產品,還有一個好的價格,消費者就是最大的受益方。技術好,產品好,價格又好,消費者是最開心的,這才叫好價值。
李雲飛說,現階段比亞迪五網四品牌——王朝、海洋、騰勢、仰望方程豹,騰勢、仰望方程豹都是三五十萬,五六十萬,還有仰望一百多萬。比亞迪透過極致的技術、體驗,也贏得了很多客戶對這幾個品牌的認可。現階段的比亞迪更多的是卷技術、卷規模、卷產品。
他還反駁稱,印象中華為過去一兩年也降了兩次價,降的幅度還蠻大,這也是卷價格。
不管別的車企怎麼擠兌,比亞迪的銷量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提升了。
在2023年,比亞迪成功獲得了四個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集團銷量冠軍,以及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比亞迪首次躋身世界車企集團銷量前10,也是前十企業唯一的中國品牌。
2024年10月,比亞迪月度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達50.27萬輛,同比增長超66%。預計比亞迪在2024年全年能夠突破400萬輛的銷量目標。
可以說,打價格戰是比亞迪登上鐵王座的法寶之一,屢試不爽。
02
回顧比亞迪的成長曆程發現, 比亞迪從手機電池代工、自主生產鋰電池,到開啟汽車市場、研發動力電池、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逐步實現了成本優勢、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合一的發展之路。
目前,比亞迪在北京、上海、陝西、山西、長沙、廣東、青島等均建有生產製造園區;
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埃及、俄羅斯、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或地區設立辦事處或分公司,完成六大洲、5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戰略佈局。
比亞迪全球分公司佈局情況
比亞迪之所以在國內外分散佈局,深層次原因無非兩點,一是規避貿易壁壘,二是就近生產,降低物流成本。
在歐盟、美國和加拿大相繼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後,多家中國汽車製造商計劃在海外建廠以避稅。
像特斯拉在上海建立超級工廠一樣,比亞迪也在泰國、墨西哥、巴西等地建廠。這些海外工廠全部建成後,年產能將接近100萬輛。
高歌猛進的比亞迪,還因高負債引發關注,被人冠上“高風險”的帽子。
根據比亞迪2024半年報顯示,其總負債達到了5356億元,負債率為77.47%。
各大媒體就此進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比亞迪的負債是否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比亞迪負債結構是否健康”、“比亞迪有沒有還債的能力”等。
細細看來,比亞迪負債的增加,不是從銀行借錢太多導致的,而是由於產能和銷量增長導致的對應零部件供應商的應付貨款增加,以及採買土地、產房、裝置所需的應付賬款大幅增加。
在企業擴張時期,負債適度地增加,的確是一件好事。只不過這背後也有沉重的代價,那就是,只能贏不能輸。
因為新能源車是一個贏家通吃的產業,所有一切的基礎都是增長。
失去增長,就意味著淘汰、出局。
03
冰火兩重天。
從10月車企銷量排名可以看出,自主頭部車企的銷量正在蒸蒸日上,而合資企業的銷量則跌跌不休。
隨著新能源和出口的不斷崛起,車企單月和累計同比前4強被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牢牢把控,基本上都是正向增長。
從10月的銷量同比來看,跌幅前三的分別是上汽通用(-57.3%)、東風本田(-33.8%)和廣汽本田(-33.3%);
前10月銷量跌幅前三的則是上汽通用(-61.1%)、廣汽埃安(-32.5%)、廣汽本田(-29.3%)。
隨著2025年汽車圈進入大決戰,相信榜單上的企業排名會發生新的變化。
特別是一些尾部車企,在這場大戰發起之前,已經有多家新能源車企面臨“生死時速”。
當前,包括奇點汽車、愛馳汽車、天際汽車、恒大汽車、威馬汽車等車企均身處困境之中。
可以預見的是,2025年將成為新能源車品牌的大洗牌之年,自身實力不強的品牌,要麼勇於變革,要麼被淘汰出局。
一場汽車價格大戰一觸即發,對於近期想買車的朋友來說,如果不是著急用車的話,不妨再觀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