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飛月 北京報道
春節期間,美股科技公司紛紛釋出2024年四季度財報,包括、微軟、英特爾等,2月5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公佈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從資料來看,谷歌各方面表現均優於上年同期,但由於不及分析師預期,且該公司還要在此基礎上大幅提高2025年的資本開支,財報釋出後其股價跌近7%。
與此同時,在全球遭遇的眾多“反壟斷”訴訟和調查又新增一筆。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月4日公佈的訊息,因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谷歌公司將被立案調查。在業內人士看來,全球累計的反壟斷官司,讓谷歌損失的不僅是罰單上的數額,還會讓其品牌聲譽和業務發展受到影響。
雲業務表現未達預期
財報顯示,谷歌第四季度實現營收964.69億美元,同比增長12%,但不及分析師預期的965.6億美元;淨利潤為265.3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06.87億美元同比增長28%;每股收益為2.15美元,上年同期為1.64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2.13美元。
“第四季度是一個強勁的季度,這得益於我們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和整個行業的發展勢頭。結果表明,我們以差異化全棧方式進行AI創新,我們的核心業務展現出持續實力。” Alphabet公司CEO桑達爾·如是說。
從各業務部門的表現來看,谷歌搜尋及其他業務營收為540.34億美元,同比增長12.5%;YouTube廣告業務營收為104.73億美元,同比增長14%;這幾年備受關注的雲業務營收為119.55億美元,同比增長30%,但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21.9億美元。
記者注意到,比谷歌早幾天公佈財報的,雲服務業務的收入增長同樣不算理想。據微軟近日釋出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截至2024年12月31日)財報,其智慧雲部門營收為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增長31%,低於第一財季33%的增速。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谷歌和微軟的雲服務增長不及預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這兩家企業在市場創新和競爭中未能持續保持領先地位,而新產品、新品牌和新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態勢。此外,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和宏觀經濟的變化,也對這兩家公司的相關業務產生了一定影響。”
然而,即便在雲服務收入不及預期、DeepSeek低成本開源模型爆火的情況下,谷歌仍表示2025年將大幅提高資本開支,尤其在AI方面,預計全年資本支出達750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
“人工智慧無疑是所有企業都無法忽視的佈局方向,從自身的技術創新、應對市場競爭以及新的業務佈局等角度來說,谷歌本身有很大的需求;從最近股市的表現來看,資本市場對DeepSeek給予了高度認可,這對於谷歌在市值和股價方面的提升可能也有幫助。”張毅對本報記者說。桑達爾·皮查伊也在業績會上提及DeepSeek的大模型,他表示,全球範圍內更便宜的AI興起,只會增加這項技術的採用率,谷歌將由於其數十億使用者的規模而受益。
總體來看,谷歌過去一個季度的業績表現十分穩定,處於健康的上漲通道中,但或許是由於雲業務收入不及預期,以及在低成本模型出現的情況下仍提高資本支出,財報公佈後,谷歌當地時間2月5日的股價跌近7%至193.3美元/股,市值為2.37萬億美元,市值一天內蒸發1800億美元。
正值多事之秋
儘管業績表現穩定,谷歌如今實則正處於多事之秋。就在財報公佈前一天,2月4日,因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佈依法對谷歌公司開展立案調查。截至目前,谷歌官方還未就此發聲,《華夏時報》記者就此透過郵件採訪了谷歌方面,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自2010年穀歌宣佈關閉中國大陸搜尋業務後,該公司在華業務相對有限,包括安卓系統業務以及一些海外廣告投放業務。
因涉嫌壟斷被調查,已經成為谷歌的常態。在谷歌的老家美國,2020年,美國司法部聯合11個州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訴訟,指控谷歌在通用搜尋服務、搜尋廣告和通用搜尋文字廣告市場上非法維持壟斷地位,去年8月谷歌被美國聯邦法官認定其搜尋業務違反美國反壟斷法,谷歌宣佈將對該案提起上訴;歐盟一直以來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也毫不手軟,提出了多起反壟斷訴訟,涉及谷歌購物服務Google Shopping和谷歌作業系統安卓的兩起罰單總額超過65億歐元。
據媒體報道,相關不完全統計顯示,美、歐、日、韓等主要司法轄區對谷歌公司發起的反壟斷調查超過28次,被提起私人民事訴訟超過40起,相關案件涉及谷歌公司移動作業系統、應用商店、搜尋引擎、廣告技術等幾乎所有主要業務。
張毅對本報記者指出,壟斷行為可能會導致市場出現消費者選擇問題、產品價格問題、產品品質問題等,出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角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秩序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從法律的權威性方面出發,反壟斷法的執行有利於維護法律的公信力、執行力以及行業的規範性。
如此多的調查和訴訟,對於谷歌來說不可能無關痛癢。“谷歌在多個國家被查,其自身所受到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一方面,谷歌可能面臨鉅額罰款,可以看到在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結果,另一方面,這也會影響谷歌的品牌聲譽和業務,倒逼谷歌在戰略佈局,尤其在全球戰略佈局中,在應對當地法律和監管時做出妥協。”張毅說。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