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風起雲湧的今天,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是,眾多業界大佬和領軍企業背後,都閃現著華南理工大學校友的身影。
寧德時代董事長、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開沃汽車董事長黃宏生、璞泰來董事長梁豐、大洋電機董事長魯楚平、巨灣技研董事長黃向東……他們不僅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更將華南理工大學推上了“新能源汽車界黃埔軍校”的寶座。
小鵬汽車董事長曾笑言:“如果你是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的學生,你想要造車的話,只要在校友群裡吱一聲,學長們就已經幫你把供應鏈搞定了。”
新能源汽車界的黃埔軍校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迎來組建72週年暨建校107年慶典。這所位於廣州的985大學歷史悠久,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後來成為新中國“四大工學院”之一。
經過一代代華工人凝心聚力、自強不息,如今的華南理工既被譽為中國“南方工科大學的一面旗幟”,更被社會譽為“工程師的搖籃”“企業家的搖籃”,為國家、為珠三角地區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為人稱奇的是,這裡走出的學生更是撐起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半壁江山。
作為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之一“小鵬汽車”的掌門人,何小鵬是華南理工大學1995級計算機及應用專業的畢業生。在華南理工校園裡,他被“工程師的搖籃”“企業家的搖籃”的校園文化氛圍感染著,帶著“科技可以改變世界”的夢想,何小鵬在畢業後進入網際網路行業,並在之後走上了創業之路。
圖片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官方微信
他的創業故事不僅是科技創新的典範,也是財富創造的傳奇。2004年,何小鵬和大學校友梁捷一起創辦了UC優視,經過十年發展,UC在2014年以43.5億美元賣給了阿里巴巴。3實現財富自由後,何小鵬將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二次創業,小鵬汽車由此誕生。2020年,小鵬汽車在紐交所上市,一年後又在港交所迎來第二次IPO敲鐘。在胡潤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何小鵬以320億元人民幣身家位列第140名。
一直以來,何小鵬與母校的互動都很密集。今年11月6日、7日,“小鵬AI科技日”和小鵬P7+釋出會連續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舉辦。何小鵬重返母校,在這個科技夢想開始的地方,重申“科技改變世界”初心,並透過全球直播的形式,向全球使用者、科技愛好者,分享小鵬的創新理念、創新成果和未來圖景。
華工校友遍佈汽車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造就了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相當重要的“動力電池”行業,也處處可見“華工人”,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曾毓群本科畢業於,工作多年後選擇到華南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攻應用物理系電子與資訊工程專業。憑藉紮實的學術背景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曾毓群創辦了寧德時代,專注於電動汽車、儲能鋰離子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在中,曾毓群以2000億元人民幣身家登上榜單,位列第6名。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除了曾毓群,億緯鋰能的劉金成也是華工校友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傑出代表。他憑藉在材料物理與化學領域的深厚學術功底,成功將億緯鋰能打造成為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億緯鋰能不僅在動力電池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還在儲能鋰離子電池系統等領域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實力。在中,劉金成、駱錦紅夫婦以330億元人民幣身家位列第135名。
此外,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大洋電機的魯楚平、巨灣技研的黃向東等華工校友也取得了顯著成就。他們憑藉在電機、電控等領域的深厚技術功底和敏銳市場洞察,成功將各自的企業打造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重要供應商。
圖片來源:億緯鋰能官網
每一個成就,除了個體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時代背景。正如何小鵬所說,華南理工的很多校友挑選了需要長時間有韌勁的賽道來創新,因而更具爆發力:“華工人考慮的是如何用技術改變世界,商業化相對少一些,但到一二十年之後,商業化卻隨之而來。很多學科,越底層越基礎越會有更大的想象力,無論是電池、電機,華工人在這些體系裡面都做得很不錯。”
憑什麼是華南理工?
華工校友,憑什麼佔據了新能源汽車半壁江山?
事實上,本就以工見長的華南理工大學,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設了汽車專業,深耕車輛工程人才培養和汽車科學技術研究。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更是開展了汽車電動技術的研發和教學,出版了自編教材《電動汽車學》。可以說很早就在珠三角地區帶動形成了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和推廣的生態。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高度整合綜合的創新行業,對具有跨學科、跨行業背景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強烈。進入新世紀,華南理工大學在汽車領域把握優勢乘勢而上,汽車零部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省先進儲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燃料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重大科研平臺和機構先後建立,為華南理工大學在汽車行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
圖片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官方微信
華南理工大學同樣注重產學研成果轉化。2014年,華南理工大學和東莞市政府聯合建立華南協同創新研究院,華南協同創新研究院進一步投資成立東莞華工協同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依託華南理工大學的科技實力和社會技術創新力量,以資本為紐帶,按照市場化、產業化、專業化的原則,以股權投資方式運作。此外,公司還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設立了產業基金,以股權投資方式運作,進一步推動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我們相信,未來這所“新能源汽車界黃埔軍校”還將續寫更多屬於“華工人”的不朽篇章。
參考資料:華南理工大學、融中財經、投資界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