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轉自:創業邦
智駕企業上市潮還在繼續。
今年以來,黑芝麻智慧、速騰聚創、如祺出行、地平線、文遠知行、均已完成上市。縱目科技、Momenta、佑駕創新、希迪智駕也正在衝刺上市。
而吉利也自然不會錯過這波智駕上市潮。
日前,來自浙江的福瑞泰克向港交所主機板提交上市申請書,正式啟動港股上市程序。
作為“吉利系”智駕的代表、中國前三大智駕解決方案自主供應商,福瑞泰克有望成為李書福收穫的第十個IPO。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談到,電動化只是全球汽車變革的序幕,以智慧化為賽點的下半場角逐已經來臨。
“吉利很早就在向智慧電動出行和能源服務科技公司轉型,從車載晶片、作業系統、低軌道衛星到智慧座艙、智慧駕駛佈局,將為吉利新業態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
30年汽車行業“老兵”
前吉利副總裁投身智駕
福瑞泰克的創始人是一名現年56歲的海歸博士。
張林畢業於,獲得機械製造和商業管理本科雙學位。之後,他赴美深造,在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獲得機械工程碩士學位,並在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他的職業生涯中,曾在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和奇瑞汽車擔任重要職位。創立福瑞泰克之前,張林還在吉利控股集團工作,並在2011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間擔任副總裁,主要負責吉利的海外市場拓展和工廠建設。
可以說,張林在汽車技術研發、企業管理、生產製造和營銷管理等方面擁有近30年的專業經驗,是一個妥妥的行業“老兵”。
大約在2015年和2016年,他注意到汽車行業出現了新趨勢,即汽車行業的“新四化”: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和共享化。
張林隱隱預感到行業即將迎來一場鉅變。
2016年下半年,張林決定註冊自己的公司,目標很清晰,就是要切入中國自動駕駛賽道。當時,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智慧駕駛的主流還只是ADAS這樣的形態,滲透率非常低。
同時,市面上提供智慧駕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基本都是跨國企業。他堅信,智慧駕駛領域也會出現一家甚至多家優秀的本土企業。
當時,自動駕駛領域的模式之爭是一個長期熱議的話題。以Waymo為代表的企業直接追求完全的無人化,專案立項十多年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可謂十分“燒錢”。
福瑞泰克成立之初,張林和團隊就認為完全替代人類駕駛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從感知、規劃到控制、安全和備份冗餘等方面,技術難度和複雜性都超乎想象。他們當時預測,在未來10年甚至15年內,完全替代人類駕駛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福瑞泰克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即漸進式發展,從ADAS或者說L1、L2級的自動駕駛切入,在落地的過程中不斷迭代、升級、擴充套件。
這樣做既滿足了技術不斷驗證和迭代的需求,也使商業模式得以逐步驗證,並逐漸形成企業的自我造血能力。當然,漸進式發展的最終目標也是達到L4級別。
也正是這條更加務實的路徑,使福瑞泰克在自動駕駛創業浪潮中一路高歌猛進。
2017年,福瑞泰克啟動了攝像頭產品平臺開發,緊接著,2018年推出了基於1V1R的高性價比ADAS方案。2019年推出了中國本土自研的首款量產級ADAS系統解決方案。
2020年,福瑞泰克成功簽下來自中國各大汽車集團的商用車、乘用車共計二十餘款定點車型,開啟了乘用車及商用車的規模化量產。2022年率先實現高速NOA功能的高階域控業內首發量產。
2023年,福瑞泰克成為業內首發量產4D毫米波雷達的本土Tier1,隨著第100萬件智慧駕駛系統在烏鎮智慧製造基地正式下線,福瑞泰克成為國內少有的智慧駕駛百萬級量產供應商。
福瑞泰克業務發展概況,圖源:招股書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6月30日,福瑞泰克累計已與46家OEM建立了合作關係,擁有超過280個定點專案及200多個量產專案,包含按2023年汽車銷量計的國內十大OEM。今年10月,福瑞泰克正式迎來第300萬件ADAS系統產品下線。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以中國2023年L2級及L2+/L2++級智慧駕駛解決方案裝車量計,福瑞泰克在自主供應商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4.6%。
年入9億,但仍面臨虧損
據悉,福瑞泰克全棧自研了軟硬體一體化智慧駕駛平臺ODIN。作為可擴充套件、可複用、可迭代的模組化平臺,ODIN使公司能夠以最優的成本、最佳的效率提供行業領先且靈活多樣的軟硬一體智慧駕駛解決方案。
據招股書,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福瑞泰克的收入分別為3.33億元、3.28億元、9.08億元和3.12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收入增幅為33.68%。
公司的解決方案包括FT Pro、FT Max及FT Ultra,主要應用於智慧汽車,並提供覆蓋高速公路及城市駕駛、泊車等各種場景的L0級至L3級智慧駕駛能力。公司主要收入也來自於這三大解決方案。
招股書資料顯示,FT Pro的收入佔比正在下降,而FT Max和FT Ultra的收入佔比則呈現波動上升趨勢。福瑞泰克對此解釋說,主要是由於戰略資源最佳化,以滿足不斷成長的 L2 級解決方案客戶群的要求。
福瑞泰克推出三大智慧駕駛解決方案 圖源:招股書
與其他大多數自動駕駛創業公司一樣,福瑞泰克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2.76億元、6.91億元、6.27億元和2.17億元。
福瑞泰克表示,公司正處於運營擴張和規模擴大的早期階段,原材料和耗材成本、研發投入、人才投資等成本較高。
為實現扭虧為盈,公司預計透過深化與OEM客戶合作、拓展新地區來推動收入增長;透過提高規模經濟效益、精簡成本結構、最佳化供應鏈能力、穩定客戶關係等提高毛利。
福瑞泰克的毛利率在同期分別為11.2%、6.2%、7.3%和6.0%,呈現下降趨勢。對此,福瑞泰克表示,公司在當下加強了研發投入和投資以支援更大規模的運營,並將採取手段在未來提升毛利率水平。
在研發資金投入方面,福瑞泰克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分別投入了1.85億元、5.15億元、5.61億元和1.87億元,分別佔當年營收的55.5%、157.58%、61.8%和60.6%。
此次福瑞泰克IPO募資金額擬用於加強研發公司的智慧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未來三年用作擴充套件與提升生產製造能力有關的資本開支;未來三年用於擴大公司的銷售及服務網路;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吉利既是大股東,也是大客戶
福瑞泰克可謂與吉利集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睿獸分析顯示,自成立以來,福瑞泰克共計完成了12次融資,投資方包括長興金控、人保資本、元創資本、光大金控、烏鎮旅遊投資、淳信宏圖、中交基金、北汽產投、TCL創投、陝汽集團、吉利集團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福瑞泰克天使輪中,由吉利控股集團創始人李書福與沈子瑜共同創立的億咖通科技就參與其中。
2016年,福瑞泰克成立之初,億咖通科技作為初始股東之一,投資了8000萬元,獲得了公司16%的股份,成為第三大股東。到了2021年6月,億咖通科技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以3.038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深圳市惠友、中國網際網路投資等9家公司,每股成本為3.80元,從而退出了福瑞泰克的股東行列。同年3月,億咖通科技在美股上市。
2018年,李書福成立了寧波駿馬投資公司,並於2020年以8959.97萬元的價格從初始股東胡鋼手中購入福瑞泰克25%的股份。經過一系列的融資和股權變動,IPO前,寧波駿馬成為了福瑞泰克最大的機構股東,吉利集團透過寧波駿馬間接持有福瑞泰克12.31%的股份。
到了2024年5月30日C3輪融資後,福瑞泰克的估值達到60.6億元,據此計算,吉利集團持有的股份估值超過7億元。
吉利集團不僅是福瑞泰克的股東,也是其最大的單一客戶。
招股書介紹,“自成立以來,我們一直與吉利控股及其聯絡人進行業務合作。”
招股書還特別指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福瑞泰克向吉利控股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金額分別為1億、6453萬、3.93億和1.14億。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福瑞泰克於各期間內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佔各相應期間內總收入的84.0%、73.6%、76.4%及85.9%。此外,於各期間內來自單一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43.5%、22.0%、43.3%及36.5%。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可以推斷出吉利集團是福瑞泰克的最大客戶。
福瑞泰克還預計,在2025年至2027年期間,公司向吉利控股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金額將分別達到11.15億、13.3億和15.48億。
“吉根斯坦利”
吉利集團的上市公司版圖正在不斷擴大。
目前,“吉利系”已經擁有9家上市公司,包括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極星、億咖通、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科技和極氪。這些公司的產業佈局覆蓋了乘用車、商用車、出行等多個領域。
除了福瑞泰克,“吉利系”還有兩家公司也正在衝刺IPO。
其中,曹操出行剛剛在10月30日更新招股書,繼續向港交所主機板發起衝擊;吉利旗下品牌遠端汽車也正在穩步推進赴美上市計劃。
可以預見,無論哪家公司率先完成上市,吉利控股的創始人李書福都將獲得他的第十個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