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內亞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西非小國,這裡經濟貧窮、發展滯後是全球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幾內亞的礦產資源卻極為豐富,鐵、鋁礦儲量豐富品位極高,擁有“地質奇蹟”之美譽,更是坐擁全球最大的鐵礦專案—西芒杜鐵礦。
西芒杜鐵礦儲量高達44億噸,鐵含量在66%~67%之間,是貨真價實的優質礦石。早在1997年,西芒杜鐵礦就被政府授予開採,但在過去二十多年中,這處超級鐵礦卻在全球各大礦石集團中輾轉多次幾經易主,始終未能如願開採。
直到如今,中國寶武集團重資入局成為了西芒杜鐵礦專案的重要股東,才讓這片鐵礦有了復甦重啟的希望。西芒杜鐵礦為何被屢次轉手?為何如此巨大的鐵礦專案,需要中企點頭才能開採呢?
全球最大鐵礦
根據2021年中國礦產資源報告資料,中國鐵礦石表現消費量為14.2億噸,一年中我國累計進口了11.24億噸的鐵礦石,進口額高達1.2萬億,佔到了總進口額的7%。回望過去15年,中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高達75%,但好在進口渠道多樣,擁有多達53個來源國。十九屆五中全會後,我國將鐵礦列為戰略礦產,視作主要尋找礦種。
其實中國並不缺乏鐵礦,我國鐵礦儲量高達108.78億噸,位列全球第四,但問題是中國鐵礦石的平均品位只有34%左右。品名為是衡量礦石品質的重要指標,目前全球鐵礦共分為貧鐵礦、普通鐵礦以及富鐵礦,全球鐵礦的平均品位約為49%,對比之下中國鐵礦屬於是品質不佳的貧鐵礦,有的甚至不具備開採價值。
恰好,在西非國家幾內亞的東南部有一塊未經開發的超級鐵礦西芒杜鐵礦,它的儲量44億噸,平均品位高達66%,年產量保守估計在1.5億噸左右。同時還有礦體集中、埋藏淺易於開採的優點,其品質之高放眼全球實屬罕見。
西芒杜鐵礦早在1898年就被探測發現,但一百餘年的時間內卻始終未能得到開發,這與幾內亞的政局混亂密不可分。1958年之前,幾內亞實則一直處於殖民地狀態,即便後期獨立了,內部也始終處於動盪環境。從二戰至今,幾內亞累計發動了300次政變,平均下來一年數次,對於這樣一個國家社會而言,還有什麼發展可言呢?
政變常態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國家的資源所有者也始終在不斷變動。登臺上位的掌權者往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變賣手中的國家資源,因為西芒杜鐵礦規模過大,幾內亞政府便將該鐵礦劃分為北部區塊和南部區塊,其中北區塊含有一二號礦塊,南區塊含有三四號礦塊。
1997年跨國巨頭力拓集團獲得了探礦許可權,並於2006年獲得了獨家採礦權。此事當時在全球掀起了軒然大波,在業內人士看來,力拓此舉與中千億彩票無異。力拓同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彷彿已經看到源源不斷的鐵礦石從非洲大地運送而來,但在接下來的開採過程中,力拓卻遭遇了數道難題。
首先是內亂,幾內亞1997年至今一共經歷了兩次政變,更換了4位國家元首。新上任的元首並不承認之前簽訂的協議,力拓集團疲於應付外部衝擊,導致圍繞鐵礦石開採的實質性工作久久沒有進展。
同時西芒杜鐵礦開採需要龐大的基建設施投入,包括鐵路、港口與電力裝置,在貧瘠的幾內亞一切都要重頭建設,高昂的成本投資讓力拓陷入到了沉思之中。2008年全球又爆發金融危機,鐵礦石價格一路暴跌,讓西芒杜鐵礦的開採前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力拓徹底陷入了進退兩難的泥潭之中。
力拓毫無作為的表現引發了幾內亞政府的高度不滿,於是政府以“未能盡其所能開採”為由,直接收回了力拓西芒杜北區塊的採礦權。大驚失色的力拓立即拿出7億美元保證金,才艱難保住了剩下的南區兩大板塊。至於北區的一二號板塊,則被幾內亞政府轉賣給了以色列的BSG,不過也有觀點說這是BSG賄賂所得。
2010年中鋁集團與力拓簽署開發協議達成全方位合作關係,中鋁以注資195億美元為代價,持有了西芒杜鐵礦南區44.65%的版權。同期以色列BSG集團則選擇和巴西淡水河谷進行合作,將北區51%的版權以25億美元的價格進行出售。
中方的入局
淡水河谷的介入是力拓所不能容忍的,力拓一紙訴狀強硬的將幾內亞礦產能源部長告上了法庭。2014年BSG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提出仲裁,雙方開展了長達5年的拉鋸戰,最終幾內亞修改了礦業法,要求政府入乾股15%,同時BSG放棄了西芒杜專案北區的一二區塊。
2019年幾內亞政府重新對西芒杜北區的一二號區塊進行了國際招標,與此同時一個名為“贏聯盟”的企業聯合體橫空出世。該聯合體由中國宏橋、幾內亞UMS以及新加坡韋立國際集團共同成立。贏聯盟以140億美元的報價成功中標,將西芒杜鐵礦北區85%的股份收入囊中。
2024年6月19日,中國寶武與贏聯盟完成專案交割,成為了該專案的一大股東。於是現在的西芒杜專案呈現出來了什麼格局呢?其北區一二區塊的持有者為贏聯盟,而中國寶武擁有贏聯盟49%的股份,中國宏橋與韋立國際所建聯合體則持有其餘的51%股權。
南區的三四區塊所有者是力拓與中鋁子公司所成立的合資公司Simfer,其中力拓持股53%,中鋁持股47%。這裡面的股權關係錯綜複雜,綜合來看的話西芒杜鐵礦南北區塊中,中國企業分別持股40%與85%,是專案最大股東之一,掌握關鍵話語權。
除此之外,今年8月徐工集團還和力拓簽署了幾內亞礦山專案任務書,徐工需要為西芒杜礦山的開採提供一整套核心裝置,總額超過8億美元。可以說中國企業在西芒杜專案中不僅佔股最多,還出力最大。
目前該鐵礦開發的最大難題,依然是基建和政局。西芒杜鐵礦位於幾內亞東南角,想要將礦石運送出去,必須重新修建鐵路。原本大家計劃透過鄰國港口運輸礦石,能大幅縮短路線,但幾內亞政府強硬表態必須修建跨國鐵路,確保使用本國港口。
於是礦商們還必須建造一條650公里長的鐵路和深水港口,該基建專案於2021年4月正式開工,預計投資將高達150億美元。
第二就是政局動盪,幾內亞最近的一次兵變發生於2021年,一位下級軍官率領特種部隊活捉了總統,併成立了軍政府。新任首領上臺後,下令停止西芒杜鐵礦活動,經過多方協商才最終迎來轉移,但誰又能保證日後幾內亞不會再度發生兵變呢?
西芒杜鐵礦一波三折的開發經歷告訴我們,日後中非合作所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於兩方面,第一是非洲國家動盪不安的時局,為合作徒增了許多變數。
第二是非洲國家的資源民族主義,讓當地政府在專案談判中,總是想方設法的要求投資方向政府讓利,同時還要承擔更多的基建責任。這兩項疊加起來可以說是增加了風險,降低了收益,因此今後的中非合作更要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