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奔寶奧,腳踢蔚小理”,這是今年上半年大家對問界的褒獎,但對於問界背後的賽力斯卻又是另一番解讀:
“商標、技術、銷售門店都是給的,生產工廠是重慶政府投資的,廣告宣傳是餘承東做的,賽力斯完全是躺贏。”
於是,對於賽力斯背後的老闆張興海三兄弟,媒體也給出了一個婉轉的定性:2024年最幸運的人。
幸運,其實換成一個更直白的詞,就是“看不起”,一個賣麵包車的,似乎不該獲得如此的成功和。
不過,這一切在近日舉辦的第31屆汽車年會上被徹底逆轉了。
按照慣例,每屆汽車年會都有一個圓桌論壇,能夠上桌的都是汽車行業內的大佬,而張興海成為了其中之一。
張興海發言時非常感慨:
“我造了20年的汽車了,還是第一次受邀參加這種層級的活動”。
從張興海的感慨中可以看出,賽力斯已被行業接納為知名車企了,而作為老闆的張興海,也不再被看不起了。
當然,還有一個足以讓人不敢看不起的理由是,賽力斯市值已超過1800億,張興海三兄弟的賬面身家已500億。
實際上,張興海三兄弟從80年代創業起就一直被人看不起,而三兄弟從來也沒把自己當回事,正是這種大智若愚的心態,一步步鑄就瞭如今的賽力斯。
上個世紀80年代是中國國產家電開始崛起的年代,國產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由於巨大的價格優勢,逐漸取代了高高在上的進口貨。
國產能夠低價,在於家電整體產業鏈的國產化,所有零部件都自己的,想貴也貴不起來,而張興海三兄弟就是靠著給洗衣機生產彈簧起家的。
彼時彈簧對洗衣機來說必不可少,洗衣機的放水、排水開關都需要彈簧,洗衣機的減震也需要彈簧,而就是這種現在看來很簡單的彈簧,那時也是依賴於進口的。
歷史資料顯示,一條小小的彈簧的進口價格都要1美金,堪稱天價,而張興海三兄弟本就是車間工人出身,於是就打起了做國產電器彈簧的主意。
1986年,張興海23歲,大哥張興禮32歲,二哥張興明29歲,三人湊了8000塊錢,在重慶巴縣鳳凰鄉辦起了鳳凰電器彈簧廠。
這就是如今名滿汽車界的賽力斯的前身。
電器彈簧廠,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生產家用電器使用的彈簧的,但廠子剛成立的時候,三兄弟就被人看不起,大家都說,人家進口的彈簧,你們哪裡做得出來啊。
實際上,80年代由於計劃經濟體制還未放開,民間搞產業最難的不是技術門檻,而是政策風險,誰的膽子大,誰就有可能成功。
果然,張興海三兄弟很快就攻克了技術難關,生產出了能用的電器彈簧,一測算,成本低得不得了。
有多低呢,進口的彈簧1美元1條,張興海賣1元人民幣1條,還能賺不少。
其實,一開始也有人勸他們把價格定高點,但張興海兄弟認為,自己創業的初衷就是要做出價效比最高的彈簧,價格也就沒必要遮遮掩掩,直接一步到位。
雖然才賣1元1條,但頂不住銷量大,彈簧廠一度拿下了國內90%的市場份額,何愁賺不到錢。
有錢了,也就不侷限於電器彈簧了,開始轉入車用彈簧,進而跨入了彈簧減震器領域,也就開始與車扯上關係了。
不過,不是汽車,而是摩托車,主要生產摩托車用減震器,1996年,兄弟三人成立了重慶長安減震器有限公司。
減震器做久了,對於摩托車的整個產業鏈條也就摸熟了,那個時候,中國摩托車產業的半壁江山都在重慶,張興海自然也就萌生了做摩托車整車的想法。
於是,張興海註冊了“新感覺”品牌,開始生產銷售新感覺摩托車,不過,很快就被禁摩令澆了一盆冷水,沒有達到預期。
摩托車不能搞了,張興海卻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造汽車,並開始四處尋找可用的造車資質。
說來也巧,2003年,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麵包車企業陷入虧損,對外尋求民營合作,張興海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投資5000萬,與東風集團組建了合資公司。
其實,當時東風集團合作條件挺苛刻的,合作的車廠必須建在十堰,張興海的員工也就要搬到十堰去,無異於遷公司。
但在張興海看來,這都是值得的,一來有了造車“準生證”,二來還有國企知名品牌的背書,都是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車能造了,卻又被大家看不起了,所有人都說他們做不成,麵包車行業裡,前面已經有那麼多家了,一個做摩托車零部件的,拿什麼和人家爭。
然而,大家都沒想到,2005年東風小康上市,在汽車下鄉的助力下,沒幾年就幹成了僅次於五菱宏光、長安之星的第三大“拉貨神車”。
2016年,小康股份成功登陸A股,張興海三兄弟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2015年可以說是國內新興電動車品牌的元年,理想、蔚來都是在這一年前後成立的,而張興海也就是在這一年成為了特斯拉的車主,並做起了電動車的夢。
為了圓夢,張興海把兒子派到了美國,在當地組建了電動車公司,並收購了當地的汽車公司和團隊,想要在新的賽道上搶個先手。
不過,沒有激起任何水花,2020年,張興海寄予眾望的SF5只賣了700多輛,張興海甚至都已經認命了,這輩子只有造麵包車的命了。
而就在這時,一個男人重新激起了張興海的鬥志,華為餘承東告訴他,華為願意與你一起再嘗試一次。
然後,問界誕生了。
東風小康和華為合作的訊息一出,張興海三兄弟又被看不起了,大家都說,造3萬塊的麵包車還湊合,要造幾十萬的怎麼能成。
甚至對於華為也是持懷疑態度的,華為ICT再牛,但從來沒做過汽車,結果難料。
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問界一舉奪魁。
其實,被人看不起不重要,關鍵是自己看得起自己,表面上看起來張興海是先後抱住了東風集團、華為兩條腿,但馬後炮誰都會,如果再回到當時的背景下,東風、華為都不是粗腿,又有多少人有勇氣孤注一擲,把自己的命都押在他們身上呢。
再看現在,賽力斯25億買下問界商標,115億入股華為引望,81億收購重慶國資投建的超級工廠,這些絕決地花錢動作,又有多少廠商能做到呢。
所以,幸運是留給有雄心的人的。
賽力斯這個名字是從希臘文“SERES”音譯過來的,中文意思是“絲綢之國”,僅從這個名字來看,張興海的野心還大著呢。
500億,遠不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