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訊息●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從1999年代表中國飼料企業率先“出海”,到現在國外年營收超200億元,新希望將持續發力。
12月2日晚間,新希望(000876.SZ)釋出2024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顯示,參加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物件範圍為公司(含子公司)海外業務相關核心員工,初始設立時總人數不超過180人。
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回購股份的價格為4.81元/股。截至公告日收盤,新希望股價為9.64元/股,此次回購股價相當於打了5折。
業績考核目標方面,新希望力爭2025年國外營業收入較2024年的增長率不低於10%。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實現營業收入772.09億元,同比下降27.67%;淨利潤1.53億元,扭虧為盈。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24年前三季度,新希望“三費”達51.24億元,較上年同期65.82億元下降約22%。
近日,新希望董事長劉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在下一階段起跳前需要先蹲下,無論是企業發展重心的轉移,還是縮短決策鏈條、加強內控等,都是為下一步精益生產做好準備。”
力爭國外營收增長率不低於10%
作為40餘年來的核心主業,新希望的飼料業務在國內飼料行業多年保持規模第一。
公司在國外市場也持續發力。1999年,新希望代表中國飼料企業率先“出海”,在越南建立了第一家海外飼料公司,至今已經在海外市場深耕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在15個國家和地區經營著60多家分子公司。
尤其在東南亞的飼料市場,新希望成為一支重要的中國力量。同時,在公司重點佈局的海外核心國家,如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國,公司飼料銷量都已進入其本國的前四名。
如今,新希望正以海外市場為支點,加速規模擴張。
12月2日晚間,新希望釋出2024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顯示,參加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物件範圍為公司(含子公司)海外業務相關核心員工,不包括公司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初始設立時總人數不超過180人。
新希望介紹,員工持股計劃股票來源為公司回購專用賬戶回購的新希望A股普通股股票。本員工持股計劃擬持有的標的股票數量不超過883.8617萬股,約佔2024年11月29日公司股本總額的0.20%。
公告顯示,新希望該員工持股計劃擬籌集資金總額上限為4251.37萬元,以“份”作為認購單位,每份份額為1元,具體份額根據實際出資繳款金額確定。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回購股份的價格為4.81元/股。
截至公告日收盤,新希望股價為9.64元/股,相當於公司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回購股份的價格打了5折。
新希望表示,本員工持股計劃設定的購買價格能有效穩固現有人才團隊並吸引外部人才,強化公司核心團隊對公司中長期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公司業績目標的實現。
公告顯示,本員工持股計劃在2025年會計年度中,對公司的業績指標進行考核,以達到業績考核目標作為持有人解鎖對應標的股票的條件,業績考核目標具體為:公司2025年國外營業收入較2024年國外營業收入的增長率不低於10%。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新希望國外收入分別為200.79億元和100.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7%和5.37%,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4.17%和20.18%。
劉暢稱“起跳前需先蹲下”
由於原料價格浮動等原因,新希望近年來業績表現並不穩定。
2021年和2022年,新希望營業收入分別為1262.62億元和1415.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97%和12.07%;淨利潤分別為-95.91億元和-14.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3.98%和84.78%。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新希望2021年和2022年淨利潤累計虧損110.51億元,而公司2018年至2020年累計淨利潤達116.91億元,相當於公司這兩年虧損與此前三年盈利相抵。
新希望表示,自2020年以來,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國際貿易關係、各國主糧產區收成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玉米、豆粕等主要飼料原料價格持續波動。
不過,2023年,新希望營業收入達1417.03億元,同比增長0.14%,創下歷史新高;淨利潤2.49億元,由虧轉盈。
資料顯示,2023年,新希望內外銷飼料銷量合計達2876萬噸,相當於全國總產量的8.9%,總量比2022年略有增加。
其中,新希望2023年禽料產量達1522萬噸,相當於全國總產量的11.9%,在行業中排第一;豬料產量達1113萬噸,相當於全國總產量的7.4%,位列行業前三;水產料產量達171萬噸,相當於全國總產量的7.3%,位列行業前三;反芻料產量達50萬噸,約合全國總量的3%,也處於行業前列。
2024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實現營業收入772.09億元,同比下降27.67%;淨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103.97%。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新希望淨利潤分別為7.17億元和13.71億元,彌補了一季度的虧損19.34億元。
對此,新希望表示,公司前三季度已經實現扭虧為盈,分產業看,飼料產業盈利和現金流穩定,生豬養殖,成本持續下降,養殖效率和能力持續提升。公司整體經營及盈利能力穩定。
對於營收下滑,半年報中,新希望表示,公司營收下降主要是由於上年底轉讓了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板塊的控股權。
資料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新希望銷售費用達9.26億元,同比下降33.56%;管理費用達28.52億元,同比下降21.43%;財務費用達13.46億元,同比下降13.69%。
綜合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新希望“三費”達51.24億元,較上年同期65.82億元下降約22%。
近日,新希望董事長劉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希望有一個說法是“快半步”,也就是在關鍵時點到來之前,提前準備好認知和能力,新希望為應對當下環境的變化做好了準備。
“此前我們並非一味追求規模增長,而是在從飼料供應商轉型蛋白質供應鏈‘鏈主’後明確了企業的戰略目標,聚焦飼料與生豬養殖兩大主業。在下一階段起跳前需要先蹲下,無論是企業發展重心的轉移,還是縮短決策鏈條、加強內控等,都是為下一步精益生產做好準備。”劉暢說。
視覺中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