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Pro
這兩天,財政部就政府採購領域的“國貨標準”徵求意見。
這次,“本國產品”也就是“國貨”的標準還挺嚴:
1、產品在中國境內生產;
2、在中國境內生產元件成本佔比達到規定比例,比例待定,元件成本按二級元件核算;
3、產品的關鍵元件、關鍵工序在中國境內生產和完成;
為啥要搞這個標準呢?
1、《政府採購法》裡面有原則,本國產品優先;
2、對於認定的國貨,是有優惠政策支援的;
在國貨和非國貨參與競爭,國貨享有20%的價格扣除,用扣除後的價格參評。
舉個例子:滿足國貨標準,產品報價100元,那麼按照80元來參與評審,那麼也就意味著,非國貨需要報價80元,才能與國貨在同一起跑線上,一下就把國貨的價格競爭力提升上來了。
這20%肯定是利好的:
對於中小國貨品牌來講,這20%能夠消弭由於規模導致的成本差異,讓它能在政府採購上,與外資大牌搏一搏;對於大牌國貨來講,可能直接意味著毛利率的提高。
這事兒吧,還真不是啥陰謀,而是陽謀。
2023年,中國政府採購的市場規模是3.39萬億。
這部分市場,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咱們有標準,不達標咋辦呢?
這個標準又不區分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乃至外資,只要你符合標準,一樣可以參與競爭,一樣有20%的優勢。
那就向標準靠攏,那麼,首先,你的生產線是不是要到中國來,那麼生產線上的零部件,是不是可以採用中國生產的,然後,關鍵元件和關鍵零部件,是不是可以轉移到中國來。
更多生產,更多就業,咱也不搞強制,純粹利益驅動,“中國製造”需要也歡迎外資參與。
咱也來一波製造業迴流。
其實,國內的專家也不止一次呼籲,要建立“國貨標準”。
《政府採購法》已經20多年了,其中規定“政府採購應當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但啥是本國貨物,沒說。
一般來講,“國貨”咋判斷呢?
1、“海關標準”,產品是否透過海關進入國內;
2、企業所在地標準,供應商是不是國內註冊,歐盟的主要標準;
3、國內增值標準,產品增值是不是發生在本國,且對國產因素在產品總價值有比例要求。
我們以前常用的標準就是海關標準,“只要產品在中國境內生產,在政府採購中視同本國產品”,而新標準則偏向國內增值標準。
舉個例子:特斯拉曾經進入過江蘇省的政府採購目錄,爭議就還挺大,但是根據現行標準,人家的產品達標,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車,確實屬於“本國產品”。
但是如果按照新標準,特斯拉就不一定符合了,當元件的產地需要細化到二級元件,那麼供應鏈企業,也需要證明自己產品的產地。
其實,早在2010年,中國就要統一標準來著。
財政部、商務部、發改委和海關總署等四部委曾對《政府採購本國產品管理辦法》徵求過意見,那時,國貨的標準是國內成本佔總成本的比例要達到50%。
但是,後來,這個辦法也沒有實施。
如果作為參考,那麼新國貨標準的國產化比例,應該不低於50%,如果按照3-5年的標準制定期,再參考國外案例,比如美國,那麼這個比例應該在70%-80%。
這事兒,估計會被扣上“貿易保護主義”的帽子。
但是還真不算:
1、我們的標準,符合WTO的標準;
2、如果中國加入WTO下的《政府採購協議》(GPA)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參與方產品可依法豁免。
這事兒,還挺妙的。
GPA有22個締約方(歐盟27國為一個),美國是其中之一,咱看看美國是咋搞的。
其實,“美國優先”的原則也不算是特朗普首創,1933年,美國就有了《購買美國法案1933》(the Buy American Act,BAA),要求聯邦政府購買本地產品。
隨後,各種“BAA”就藏在各種相關的法案裡面。
拜登政府也有類似的法案,“建設美國,購買美國產品”。
聯邦政府出資的基礎設施建設,美國公司有優先權,而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所用的鋼鐵、製成品、建築材料,必須美國生產。
而這個建築服務領域,就是GPA需要開放的領域。
BAA要求的採購資格,一是產品在美國製造,二是零部件65%以上的成本,在美國製造。
這個比例是一步步慢慢提升的,2024年標準是65%,而到2029年,要到75%,而實在達不到這個比例的產品,還有一個兜底門檻,55%。
在各種BAA的加持下,美國能開放出去的市場,其實也並不大。
美國自己曾有一份報告,2015年,他們給了國外市場120億美元的合同,其中50億給了GPA簽約國和墨西哥(基於北美貿易協定),70億給了全球其他國家。
看起來不少,但是隻佔到當年合同總量的4%,而且,這120億美元的三分之一,是給了在海外的美國企業,想賺美國政府的錢,也確實很難。
BAA越來越嚴,基本上屬於把外國在政府採購上按死了,而無論是WTO還是GPA,反應都不大。
我們還不是GPA的締約方,用符合GPA締約方的政策,這肯定不能算貿易保護主義。
美國有一句話,說得挺好:
加強“美國製造”政策將發出明確的市場訊號,讓供應商相信,在美國製造、在美國工人的幫助下,將帶來更多機會。
要是把美國製造,換成中國製造,就更適用了。
畢竟,連美國的反華議員都知道,中國製造和供應鏈,確實牛。
機會是大把的,就看能不能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