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貝貝 上海報道
近日,(下稱“合肥城建”,002208.SZ)披露,旗下三家公司與合肥市安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居集團”)旗下3家公司簽訂合同,將三處商品房專案共計2318套房源進行出售,合同金額33.32億元。
“目前已經支付了首付款了。”12月6日下午,合肥城建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針對上述三個收儲專案,安居集團已經支付了約10%的首付款。“後續公司如果還有(專案被收收購)的話,我們會以公告的形式進行披露”。
作為收儲方,安居集團是合肥最大的國有租賃住房運營平臺。今年9月,安居集團宣佈擬開展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工作。不過,安居集團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截至目前的收儲進展及用途暫不方便對外公開,“建議以我們釋出的公告為準”。
2318套房源打包出售
公告顯示,合肥城建旗下全資子公司合肥城建新站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新站置業”)、控股子公司合肥濱湖琥珀工程專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濱湖琥珀”)、全資孫公司合肥工科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工科置業”)分別與合肥市合美房屋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合美租賃”)、合肥市賓享家房屋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賓享家租賃”)、合肥承悅房屋租賃有限公司(下稱“承悅租賃”)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
根據買賣合同約定,合美租賃擬購買新站置業開發的菁華里專案869套商品房,交易金額暫定為12.69億元;賓享家租賃擬購買濱湖琥珀開發的東樾裡專案665套商品房,交易金額暫定為13.58億元;承悅租賃擬購買工科置業開發的尚陽裡專案784套商品房,交易金額暫定為7.04億元。
據公開資訊,菁華里專案於2022年開盤,規劃1137套,此次被收購869套,收購佔比76%;東樾裡專案於2022年開盤,規劃848套,此次被收購665套,收購佔比78%;尚陽裡專案於2023年開盤,規劃849套,此次被收購784套,收購佔比92%。
記者從公告中看到,合美租賃、賓享家租賃及承悅租賃三家公司的付款方式為:在取得預售許可證簽訂合同後支付首付,備案後支付至總價款的90%,餘款在房屋交付後支付。
“目前已經支付了首付款了。”12月6日下午,合肥城建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對於上述三個被收儲專案,安居集團已經支付了約10%的首付款。“後續公司如果還有(專案被收)的話,我們會以公告的形式進行披露”。
而在上述公告中,合肥城建認為,若合同順利履行,“將加快公司房產銷售速度,對公司的現金流以及經營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合肥城建實現營業收入40.7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370.85萬元,同比下降0.23%。整個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54.33億元,同比增長30.08%;歸母淨利潤為8810.91萬元,同比下降67.11%;扣非歸母淨利潤為8071.16萬元,同比下降67.62%。
不過,合肥城建也坦言,由於合同履行期較長、合同金額較大,能否順利履行完畢存在不確定性;在合同具體執行過程中,受政策因素、市場因素等多方面影響,執行結果存在不確定性。
或用作人才租賃房
“本次交易對手方母公司合肥市安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系合肥市最大的國有租賃住房運營平臺,致力於提供更多優質的租賃型人才住房,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人才需求。”公告透露。
據悉,此次參與商品房買賣的合美租賃、賓享家租賃和承悅租賃均由安居集團100%持股。而安居集團系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建投集團”)控股子公司,建投集團實際控制人系合肥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官網顯示,截至目前,集團已籌集住房租賃專案84個,安居集團已籌集房源3.4萬套、4.9萬間,在運營專案29個,運營房源1.6萬套、2.2萬間;“承寓”是安居集團旗下的全域公寓品牌。
今年9月9日,安居集團釋出《關於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徵集通告》(下稱《通告》),擬開展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工作,並向合肥市相應行政區域內徵集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徵集期限截至10月31日。
《通告》提出,徵集範圍涵蓋合肥市市區內(不含四縣一市)已建成的租賃住房專案或可改建為租賃住房的商業、辦公等符合條件的房屋,以及合肥市市區內(不含四縣一市)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住房;房源條件則包括區位合理、配套完善,以整棟、整單元為主,可實現封閉管理,並要求手續齊全,保障品質等。
價格方面,存量商品房的收購價格不超過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價格(其中土地使用權按劃撥計價)。其中,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以專業評估機構的評估價作為收購價格的參考上限。
“本次3家租賃公司收購合肥城建2318套房源,代表著合肥正式開始收購存量商品房。”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高院生認為,本次交易明確了收購的金額並簽訂了交易合同,在地方房地產國家隊“收儲”中可以說是首例。
那麼,除合肥城建外,安居集團是否還收購了其他專案,收購後是否用於人才租賃房?對此,安居集團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截至目前的收儲進展及用途暫不方便對外公開,“建議以我們釋出的公告為準”。有市場訊息稱,合肥軌道開發的甘棠路TOD棠悅風華目前所有剩餘房源均已顯示“備案”,很有可能也被安居集團收購為人才租賃住房。
多地持續發力商品房收儲
公開資料顯示,除合肥外,多地正在商品房收儲上持續發力。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截至11月12日,全國已有超50個城市表態支援國有企業收儲。
例如,11月18日,廣州安居集團有限公司釋出相關檔案,擬徵集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專案。徵集範圍為廣州市行政區域內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房源,房源所屬專案周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較為齊全。根據《通告》,房源還需滿足“面積在90平米以下”等5項條件;
10月31日,杭州安居集團釋出通告,擬面向部分城區公開徵集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其中,收購後用於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面積以不超過70平米的小戶型為主,收購後用於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面積以不超過125平米的戶型為主。收購價格以同地段重置價格為參考上限,即劃撥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以及增加不超過5%的利潤。
目前,部分城市收儲的專案已經投入保障房運營當中。例如,福州收購商品房9501套用作保障性住房,第一批改建的戶型已經面向社會配租;今年2月份,重慶嘉寓公司收購3600餘套存量房。到6月份,該公司首個收購專案“佳寓光環店”已投入運營。
受訪人士認為,隨著各地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力度加大,在為居民提供更多住房保障的同時,也有降低當地房地產庫存水平的利好作用。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分析稱,此舉有利於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給,更好滿足工薪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促進房產資源合理配置;有利於市場庫存的去化,緩解開發企業的資金壓力,“去庫存最為直接”、有利於促進房企加快專案竣工節奏。
此外,房企出售已建成商品房後,回籠資金可用於支援在建工程,助力保交房。“相關政策落地有利於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同時也有助於市場情緒的恢復及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陳文靜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收儲存量商品房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難點。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比如,考慮到資金平衡原則,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時收購價不會太高,這可能導致收購方與被收購方在價格上達不成一致。
基於此,李宇嘉建議,國企收購存量商品房時要以需定購,先摸準市場需求,在需求較為確定的情況下,再去尋找專案。收購時還要考慮從收購到出售、出租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市場交易情緒變化、價格變化,並將資金成本算在其中,綜合考慮資金平衡。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