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美國國防部宣佈已將我國兩家半導體龍頭企業從中國軍事公司清單中移除。此外,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的資料,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裝置出貨金額達到303.8億美元,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13%。預計到2025年,全球300mm晶圓廠裝置支出將增長24%,並在2026年繼續增長11%。中國預計將在2027年繼續保持全球300mm裝置支出第一的位置,未來三年投資將超過1000億美元,主要受資料中心和邊緣裝置對半導體裝置需求增加的推動。
半導體行業邏輯
1、行業利好下,國產化佈局或迎新機遇
美國國防部此次清單更新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長期發展帶來了積極訊號。首先,這一舉措提高了相關半導體企業的市場信心,改善了投資環境,有助於促進技術引進和資金流入。其次,隨著全球半導體裝置出貨量持續增長(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19%),我國半導體企業在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將進一步鞏固,尤其是在資料中心和AI等半導體裝置需求推動下。此外,國防部的決定也反映出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發展的認可,這將增強相關半導體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最後,在區域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各主要經濟體更加註重供應鏈的安全,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相關公司將迎來市場份額提升的機會。(資料來源: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
2、需求端:AI或為強引擎,國產化有望縱深發展
我國正不斷增強資金投入,以推動半導體行業的國產化。Statista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2672.9億元(1795億美元),同比下降7.28%。目前半導體行業處在恢復最好的時段,月度收入持續創出新高,半導體作為典型的週期和創新疊加的行業,在消費電子復甦和人工智慧的創新共振中,快速向好,尤其是儲存和處理器受益最為明顯。WSTS預計2024年行業增速約為19%,達到本輪週期增速的高點,市場體量有望超6000億美金,增長主要來自於儲存和處理器。2025年,AI或仍為主旋律,儲存市場進入較為平穩階段,其他領域也或將恢復增長,行業也許不再是AI和儲存的“雙人舞”,模擬、光電子、功率等均有機會。
3、供給側:技術創新與自主可控加速推進
有機構指出,目前全球半導體行業正迎來轉型與升級的關鍵時期,受到技術創新、市場需求變化和激烈競爭的影響。AI和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推動了對高階製程和新型應用的需求,傳統消費電子仍佔主導,但市場結構正在向智慧穿戴和XR等新領域轉變。
在此背景下,國內半導體廠商正加速在成熟製程及中低端產品領域的突破,並逐漸向高階市場發起挑戰,自主可控理念成為行業發展趨勢。AI的商用化推動了硬體終端的更新,智慧助理提升了手機和PC的使用者體驗,改變了日常生活和辦公效率。同時,雲服務商對GPU的強勁需求為國產GPU產品提供了良好機遇。基於CowoS工藝的先進封裝技術也成為市場焦點,特別是在音訊SoC和麥克風等領域,投資潛力巨大。整體而言,中國半導體行業透過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和國家政策引導,加速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提升產業鏈安全性和穩定性,為未來全球競爭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相關基金
半導體ETF(159813)中高風險R4
跟蹤指數:國證晶片指數(980017.SZ)
科創100ETF基金(588220)中高風險R4
跟蹤指數:科創100指數(000698.SH)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以上內容與資料,與介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