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工業車輛(俗稱叉車)是指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能夠實現高效率的物流機械化作業、減輕人力搬運勞動強度。
根據車型結構,可分為電動平衡重乘駕式叉車(Ⅰ類車)、電動乘駕式倉儲叉車(Ⅱ類車)、電動步行式倉儲叉車(Ⅲ類車)、內燃平衡重式叉車(Ⅳ+Ⅴ類車)。廣泛應用於倉儲物流、食品飲料、汽車製造、建築施工、批發零售等領域。
我國叉車製造行業起步於上世紀50年代末,經過70多年的消化、引進、吸收,形成了全系列產品的製造生產能力,自2009年超越美國起,連續位列全球第一大叉車生產國和消費市場。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叉車主要製造企業統計,去年叉車銷量為1,173,773臺,同比增長12%。其中國內銷量76.84萬臺,出口40.54萬臺,同比分別增長11.94%和12.13%。2024年1-10月累計銷售各類叉車106.93萬臺,同比增長9.75%。
根據美國《MMH現代物料搬運》雜誌釋出的2023年全球叉車製造商排行榜顯示,中國有6家企業上榜,合力、杭叉躋身前十,中力EP、龍工、、諾力分列12、14、16、17位。
杭叉集團去年收入達到22.97億美元。其前身是成立於1956年的杭州機械修配廠,早期主要從事機床及其它機械製造業務。1974年成功試製並量產CZ3叉車,正式涉足工業車輛領域,已有50年研發技術沉澱。
去年12月,總投資10.68億元的杭叉橫畈科技園三期投入執行。至此,集團形成以青山和橫畈兩大園區為核心,涵蓋零部件產業、工業車輛整機產業、智慧物流產業、現代服務產業等多產業協同發展。
在產品方面,杭叉自主打造純電、氫能、混動三大整車平臺,自2018年釋出首款XC系列鋰電專用叉車以來,至今已經可以提供1-48噸的全系列的鋰電叉車解決方案。
安徽叉車集團去年收入達到24.51億美元。這是我國規模大、產業鏈條完整的工業車輛研發、製造和出口基地,以合肥合力工業園為中心,在陝西寶雞、湖南衡陽、遼寧盤錦、浙江寧波和湖州設有整機制造基地。在國內建立了25個省級營銷網路和500多家銷售服務網點,在海外擁有7個營銷服務中心和250餘家代理機構。
安徽叉車集團核心控股子公司——安徽合力,主導產品“合力、HELI”牌系列叉車,覆蓋1-46噸、30多個噸位級、1000多個品種、6000多種型號,去年銷量為291,968臺,同比增長11.93%,已連續33年(1991-2023)保持行業第一;產品遠銷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實現整機出口同比增長21%,實現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2%。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合力實現收入134.09億元,淨利潤11.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1%和11.63%。作為對比,杭叉集團營收同比增加1.55%至127.33億元,淨利潤同比上升21.20%至15.73億元。
必須承認的是,雖然進步迅猛,但中國叉車企業與世界頭部還有不小的差距。2023年全球叉車製造商排行榜上,日本、德國、韓國各佔3席,美國2家,愛爾蘭、法國、印度各有1家。
雖然收入有所下滑,豐田工業株式會社(TICO)仍以163.2億美元,連續23年蟬聯第一。旗下擁有TOYOTA、BT、MIRI和RAYMOND四個品牌和全系列產品線,去年共銷售307,893輛叉車。
2003年,豐田產業車輛(上海)有限公司成立,豐田叉車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二十餘年來持續推進本土化戰略,已建立完備的運營體系,包括叉車組裝廠、銷售和服務中心,推出符合國四排放標準的內燃車,並舉辦叉車技能大賽以提升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