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華商韜略 耿康祁
2007年,創始人,在浙江一個企業家與各省官員交流的圓桌會議上現身。此前,他也每年都收到請帖,但卻幾乎從沒參加過。
據一位杭州商界人士回憶,當時的李如成一反常態地興奮:
"我拿了100億,專門到這裡談投資!"
2024年12月17日,一則"向雅戈爾出售手中的銀泰百貨股份"的訊息,刷爆朋友圈。
去年9月名創優品CEO葉國富以63億元大手筆投資,接盤京東入主線下商超永輝超市,並且極度自信,"大家看不懂就對了"。
雅戈爾似乎同樣有這份自信,其股價也逆市大漲,創九年半來新高。
這大概離不開雅戈爾創始人李如成幾十年來靠不務正業打造的"投資傳奇"。
金融是雅戈爾最成功的,也最受關注的投資。其典型案例包括,1997年4月投資寧波商業銀行,1999年出資3.2億元獲得證券9.61%的股份。
此後,寧波銀行上市,中信證券藉助中國資本市場擴容的步伐持續壯大,雅戈爾因此獲得鉅額收益。到2007年,其旗下金融資產已高達200多億,公司還直接成立兩家全資子公司,專門負責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業務。
股權投資之外,雅戈爾還很早就進入地產業。
1992年房改剛啟動,雅戈爾就擁有了第一家地產公司——雅戈爾置業。2010年,雅戈爾地產業務收入68.43億元,首次超過服裝業務收入,成為第一大營收業務。
透過多元化投資,雅戈爾構築起紡織服裝、地產、股權投資的"三駕馬車"戰略佈局,並在相當長時間內,"副業超越主業"。據財報資料,2007年至2023年年中雅戈爾累計投資淨收益達476.4億元,而整個集團的歸母淨利潤總和為540億元。
作為這一投資業績締造者的李如成,也被譽為"服裝界巴菲特"。
雅戈爾門店
依靠投資和房地產賺足眼球和利潤的另一邊,雅戈爾的主業卻並不如意,甚至備受質疑。
對於質疑,李如成在相當長時間內是滿不在乎的,他給大家算賬說透過投資房地產和金融證券賺取的利潤,是雅戈爾服裝30年也賺不到的。並霸氣回應道:
"什麼主業不主業的,賺錢就是我的主業!"
但最近這些年,他的態度改變了。
1979年,一家"青春服裝廠"在寧波成立。這個原始小作坊,僅有幾臺價值不過2萬元的家用縫紉機,只能接一些背心、袖套加工等小活。
1981年初,29歲的李如成被分配過來,從扛包、拉板車做起,竟一年多就成了副廠長。但此時,廠子已奄奄一息,幾個月都發不出工資。
李如成四處打聽,瞭解到東北一家企業要清倉一批成本價布料。他敏銳覺得這是個機會,便大膽簽了12噸布料的合同,突擊加工成棉襖成衣,靠著低成本一下賺了20萬元。
這一戰績,讓李如成順理成章當上廠長。擔子重了,他為廠子廣開財路的點子,也多了起來。
一次,李如成聽說上海開開百貨在尋找加工點,便果斷在上海聘請了8位服裝師傅,並更新裝置,從而順利透過對方考察,廠子年銷售額一下達到千萬元。
但他不滿足做代工廠,又有了新點子:藉助寧波北侖港區位優勢,做"北侖港"品牌。
他瞄準的,不是流行的夾克、牛仔服等品類,而是"襯衫"這一對手並不太多的領域,且下了死命令,"必須在面料、色彩搭配、款式上下功夫"。
1986年,定位下沉市場,防縮、防皺的"北侖港"品牌襯衫一經推出,就暢銷全國。因為太受歡迎,當時重慶甚至發來緊急電報,"山城人民盼北侖港,火速發貨"。
四年後,李如成卻決定放棄北侖港,另起爐灶。因為當時低端襯衫市場逐漸飽和,而地域色彩濃厚的北侖港品牌很難繼續制霸市場。
皮爾卡丹等洋貨品牌大行其道,更深深刺激了李如成,"我們自己就造不出高檔襯衫嗎?我就不信這個邪!"
1990年,李如成與澳門南光組建了新公司,並取名為"青春"的英文音譯——雅戈爾,寓意既是對初心的延續,更寄託著衝向國際的抱負。
雅戈爾前身青春服裝廠
為了打響品牌,李如成連夜帶著銷售人員全國遊說,將上海第一百貨、華聯、北京王府井、西單等大商場的門,一家家敲開。同時,還從日本引進了HP襯衫免熨工藝。
就這樣,雅戈爾襯衫再次複製"北侖港奇蹟"一戰成名,1994年營收突破了4億元。成為了全國"襯衫大王"的雅戈爾,很快又有了新目標——進軍號稱"服裝之王"的西服。
坊間傳聞,當時國內"西服一哥"杉杉聽說後,直言"恐怕不那麼容易吧,這個搞起來要好多年呢。"李如成卻非常自信,"我的目標是當中國的皮爾·卡丹!"
為此,雅戈爾斥巨資引進義大利、德國的西裝流水線,並在全國開展超2萬人的體型調查,形成了兼具歐洲風格、中國特色的60個西服規格。
此外,李如成還設想了新藍圖——在中心城市建1-2家大型旗艦店,再向周邊銷售輻射,"有了自己的渠道,即使今天犯了某個錯誤,明年我們還可以重新來做。"
1995年,雅戈爾在全國25個城市,設立了30多家市場部,並逐步擴張到2000多個商業網點。此後,雅戈爾又在杭州、武漢、南京、成都等各大城市興建400多家旗艦專賣店。
一夜之間,雅戈爾的廣告和店面,在國內幾乎無處不在。藉助強大的自營經銷網路,"後來者"雅戈爾的西服事業僅僅幾年就超越杉杉,位居國內第一。
不過,隨著國內襯衫、西服企業猛增至千家,有不少聲音開始唱衰中國服裝紡織業。就在大多服裝企業紛紛關店瘦身時,雅戈爾卻再次出人意料——要向上遊產業大規模進軍!
2001年開始,雅戈爾相繼與伊藤忠合資,投入1億美元興建紡織城,介入織造、印染等業務;與日本晃立合資建服裝水洗廠,涉足印染、水洗;又投資近9.2億元,打造佔地370畝的雅戈爾國際服裝城,可年產襯衫1000萬件、西服200萬套、休閒服和西褲150萬件。
世界服裝大師皮爾·卡丹參觀後,曾直言"你們的規模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寧波市服裝協會秘書長張曉峰感嘆道,"雅戈爾在產業鏈上下連通方面是有經驗的,就差自己放羊了。"
一家專業服裝企業,何必主動增加經營風險和成本,幹自己"不專業"、又費錢的事?
李如成解釋說,"雅戈爾做上游紡織不是為了賺錢,但在我生產服裝過程中需要什麼,上游就可以馬上反應。且這樣做,可以節省交易成本和運輸成本。"
當時,國內高檔面料每年有40%都依賴進口,面料品質及風格供給、交易時間和成本等,都要看國外臉色。透過自建紡織及服裝製造中心,雅戈爾的自給自足,足以成為最大護城河。
掌控了商業命脈的雅戈爾,也穩穩地站上了行業巔峰。到2007年,雅戈爾襯衫平均市佔率12.32%,連續12年居同行業第一。西服綜合市佔率13.31%,連續7年居同行業第一。
多元化過程中,雅戈爾也不止一次公開喊話要回歸主業,如2012年表示"讓服裝主業奔跑"。2016年提出,雅戈爾要真正做強做大,服裝才是核心。
2019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面對停滯了十年、不斷被對手超越的雅戈爾服裝業務,李如成再次對外強調:"有段時間好像放棄了夢想,想著的只有賺錢。美國有耐克,德國有阿迪,雅戈爾也完全有實力成為這樣的集團。"
李如成
此後,雅戈爾一邊大力退出"非主業"業務,一邊大步伐加速佈局主業版圖。
2019年,雅戈爾宣佈將投資業務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戰略調整。
2022年-2023年,雅戈爾又將旗下地產公司、酒店管理公司出售給了寧波市國資委,且果斷放棄建成不久的普濟醫院等資產,退出大健康產業。
退"非主業"的另一邊,雅戈爾則在圍繞主業持續投資。
2021年,雅戈爾收購美國潮流輕奢品牌Undefeated 40%股權,進軍潮流運動市場。同年,又與挪威高階戶外品牌Helly Hansen合作,投資超2億元成立合資公司。
2022年,雅戈爾投資美國高階設計師時尚品牌Alexander Wang,補充女裝業務版圖。2024年,計劃以2億歐元收購法國高階童裝品牌Bonpoint,首次進入童裝、美妝及奢侈品領域。
2023年底,雅戈爾正式更名為"雅戈爾時尚",致力於打造一個涵蓋服裝、鞋帽、箱包、配飾、家居、美妝等多領域的國際化時尚集團。
此外,雅戈爾還圍繞服裝時尚產業,大舉佈局線下實體渠道。
2022年10月-2023年12月,雅戈爾先後拿下美邦服飾武漢、成都的多個店鋪。去年前三季度其新開自營店鋪96家,期末自營門店1733家,營業面積較年初淨增加2.03萬平方米。
收購銀泰,也被認為與雅戈爾做強時尚產業有關。透過的線上線下資源和渠道,提升產品銷量、提升雅戈爾時尚知名度,獲取更多的零售資料反饋,反哺上游的智慧工廠生產效率,最佳化設計和營銷策略,都是雅戈爾的"如意算盤"。
除了戰略性主業擴張,雅戈爾也在對老本行進行著新革新。
在上游工廠,雅戈爾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比如投資超億元自主設計整套MES系統,對精品西服車間進行智慧化改造。
如今,雅戈爾單件個性化打樣時間由60分鐘/件縮短到40分鐘/件,整套生產週期最快只需要2天。西服車間物料位移無人化、車間無紙化等,更是節約了不少成本、進一步提升效率。
李如成近年來對服裝業的熱忱和信心也在增加。他說:"服裝、房地產、金融投資三個行業我都喜歡,但是不管怎樣,唯有雅戈爾服裝品牌才有做成百年品牌的潛力,唯有服裝主業可以成就我的夢想。"
但到目前,雅戈爾的主業提振效果卻並不明顯。今年前三季度,其時尚板塊營收45.85億元,同比下降10.13%;實現淨利3.68億元,同比下降43.53%。
據說,李如成辦公室裡放著三塊展板,上面寫著世界三大奢侈品巨頭:瑞士歷峰集團、法國開雲集團和LVMH的所有子品牌,及它們對應的營收和利潤。
這三大集團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擅長透過併購擴充套件版圖。這或許也意味著,接下來的李如成,還會繼續舉起收購的大旗,圓滿其國際化時尚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