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周立
在鋰價低迷的情況下,全球最大鋰礦山更改定價模式。
1月29日,澳大利亞礦企IGO(IGO.AX)釋出公告,稱公司與天齊鋰業(002466.SZ)全資子公司TLEA(Tianqi Lithium Energy Australia)、雅保(Albemarle,ALB.N)共同擁有的全球最大鋰礦山Greenbushes(格林布什礦)長協包銷定價模式發生了改變,由此前的採用上一個季度的鋰鹽均價(Q-1)結算更改為採用發貨月上一月的鋰鹽均價(M-1)來結算。
對此,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李攀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在長單的定價方面,碳酸鋰生產廠商與下游材料廠、電池廠通常以鎖量不鎖價的模式簽訂協議,協議的執行時間由雙方共同商定,可以是幾年、一年、一季度或者是月度,採購量也可以在雙方協定後有一定的浮動空間,一般為±20%。
“目前大部分澳洲礦山和非洲礦山都更改了定價模式,由原來的Q-1改為M+1或M+2,以及此次的Greenbushes結算改為M-1。新的定價模式在鋰價下行階段合理減少了企業成本倒掛的風險,也為鋰價下跌開啟空間。在供給端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當前定價模式的轉變是多方妥協的結果。”李攀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IGO在公告中亦提到,由於TLEA和雅保在2024財年下半年(即2024年上半年)的提貨量低於預期,在此期間礦山產量將略有下滑,以匹配庫存積累和產品物流。IGO預計,隨著現場庫存的增加,下半年的銷售額將比產量低約20%。
在IGO宣告的Greenbushes2024財年產量指引中,SC6.0鋰輝石精礦由此前的140萬噸/年~150萬噸/年下調至130萬噸/年~140萬噸/年,減少10萬噸/年。
訊息一出,各家股價表現不一。IGO股價回升,1月29日收於7.60澳元/股,漲幅1.74%。而天齊鋰業A股盤中下滑,收於51.01元/股,跌幅6.92%;雅保美股盤前跌超1%。
事實上,在經歷過2023年的鋰價暴跌,IGO並不是今年第一家選擇減產的澳礦企業。
面對鋰輝石在2023年第四季度價格腰斬的局面,2024年1月5日,澳大利亞鋰礦生產商Core Lithium(CXO.AX)宣佈為應對持續下行的鋰礦價格,公司將暫停旗下Finniss的鋰專案的採礦作業。與此同時,BP33礦山研究將繼續進行,但早期工程專案將暫停,直至市場狀況改善。這些操作將使得Core Lithium的研究、勘探等成本有所減少。
Core Lithium打響了澳礦停產的第一槍,但中信證券1月9日的研報認為,由於公司宣佈將繼續利用礦石庫存進行選礦處理並交付鋰精礦產品,其預計上述專案停產對短期鋰礦供應影響有限。
在上述訊息釋出後,Core Lithium的股價隨即在1月8日觸及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點0.19澳元/股,1月5日至今區間跌幅超25%。
澳礦企業選擇減產甚至是停產,與目前碳酸鋰供需局面有一定關係。
澳洲鋰礦是當前全球鋰資源供應的第一大來源,“具體來看,全球50%的鋰產量來自西澳大利亞州,而澳大利亞98%的鋰出口至中國。中國擁有60%的鋰鹽,65%的鋰電材料以及77%的電池製造能力。”澳大利亞喬治礦業有限公司執行主席John Prinea此前在出席行業高峰論壇時提到。
據澳大利亞工業、科學和資源部(DISR)釋出2023年9月版《資源和能源季刊》報告,2022-2023財年,澳大利亞的鋰總產量為40.50萬噸碳酸鋰當量。
然而,由於全球範圍內資源端的釋放和消費端動力電池增速的放緩,以及儲能電池增速不及預期,碳酸鋰供應存在過剩的局面,中國作為澳大利亞礦端下游最大市場之一,其鋰價也在跌跌不休。
Choice資料顯示,在經歷一年多的震盪,電池級碳酸鋰(華東市場)現貨價格從2023年年初53.5萬元/噸的高位下行至2024年初的9.60萬元/噸左右,累計跌幅超82%;與此同時,廣期所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更是在2023年12月跌破10萬元/噸關口,較2023年7月21日基準掛牌價腰斬。
在如此情況下,澳礦減產、停產或意在減少自身損失,為低迷的碳酸鋰挺價。
不過,李攀認為,2024年,市場供應過剩格局還將持續,碳酸鋰價格或將繼續探底,成本較高的產能或將面臨淘汰。其還指出,2024年碳酸鋰產業鏈將會圍繞消化庫存進行。
“1月底由於2月材料廠訂單的需求前置,碳酸鋰價格有所支撐,但是春節後對於碳酸鋰的過剩預期沒有反轉,疊加期貨盤面倉單的集中登出也會給下游承接帶來壓力。但隨著之後下游企業產品庫存的消化,下游企業會逐漸進行原料補庫,整體的行業庫存會得到一定下降。 2024年碳酸鋰價格預計會在8萬~12萬元/噸進行寬幅震盪。”李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