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低空空域管理尚存在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空域資源利用效率低等問題。這使得低空飛行的管理和協調存在困難,不同型別的低空飛行活動之間可能存在衝突。通用航空飛行、無人機飛行與民航運輸飛行在空域使用上可能會產生矛盾,如果空域劃分和管理不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而且在臨時管制空域方面,如果資訊傳達不及時或者不準確,可能導致低空飛行器誤入管制區域,帶來安全風險。
美國在低空飛行安全管理方面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法規和標準。在通用航空領域,對飛行員的資質認證有著嚴格的程式,包括理論知識考試、飛行技能考核等多個環節,確保飛行員具備足夠的能力應對低空飛行中的各種情況。例如,對於商業用途的無人機,需要取得特殊的運營許可,並且在飛行高度、距離人群和建築物的距離等方面有著嚴格的限制,不斷提高無人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研發先進的避障技術和飛行控制系統,減少無人機“黑飛”和誤操作帶來的安全風險。
騎牛看熊認為保障低空飛行的安全措施主要有8點:
1.完善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低空經濟領域的法律法規是保障低空飛行安全的基礎,明確低空飛行的准入條件,比如對飛行器的適航標準、飛行員或操作人員的資質要求等進行嚴格規定。例如在無人機管理方面,要求無人機操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並透過相關考試取得飛行許可證書。
規範審批流程,無論是通用航空飛行還是無人機飛行,在管制空域內飛行都需要提前申請並獲得批准。明確安全責任也是重要的一環,對於飛行過程中的安全事故,確定各方應承擔的責任,包括飛行器製造商、運營者、飛行員、空域管理部門等,以便在發生事故時能夠依法追究責任,從而促使各方重視低空飛行安全。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
構建完善的低空飛行安全管理體系至關重要。加強對低空飛行活動的日常監管,利用現代化的監控手段,如無人機反制系統、低空監視雷達等,對低空飛行器進行實時監控。對於無人機的“黑飛”、亂飛等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
在城市中,透過設定監測點,利用雷達和光電探測裝置,及時發現違規飛行的無人機,並採取相應措施。同時,加強對飛行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對於飛行員,要進行嚴格的飛行技能培訓,包括在複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訓練、應對緊急情況的訓練等。對於無人機操作人員,要進行相關法規、安全操作規範等方面的培訓,確保其能夠合法、安全地操作無人機。
3.加大安全技術研發投入
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大對低空飛行安全技術的研發投入,以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飛行器設計方面,研發更加先進的導航系統,如高精度的GPS導航系統或者基於衛星通訊的導航系統,使飛行器能夠更精準地定位和導航,避免迷失方向。
研發避障系統,例如利用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技術,讓飛行器能夠及時探測到周圍的障礙物並進行規避。對於通訊系統的研發也很關鍵,確保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與地面控制站或其他飛行器之間能夠保持穩定、可靠的通訊。例如在無人機叢集作業時,良好的通訊系統可以保證各個無人機之間的協同工作,避免相互碰撞。
4.強化宣傳教育和公眾參與
透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低空經濟的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利用網路平臺、電視、報紙等媒體,向公眾普及低空飛行安全的重要性。例如製作宣傳影片,展示違規低空飛行可能帶來的危害,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同時,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讓公眾瞭解哪些低空飛行行為是合法的,哪些是違法的。
鼓勵公眾積極參與低空經濟的安全監管,建立舉報機制,發現和舉報無人機“黑飛”、亂飛等違法行為,共同維護低空空域安全。例如設立專門的舉報電話或者網路舉報平臺,對舉報者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5.導航技術
先進的導航技術是保障低空飛行安全的關鍵。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PS),它能夠為低空飛行器提供精確的位置資訊,幫助飛行員或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確定飛行器的準確位置、飛行方向和速度等。目前,一些高精度的GPS導航系統可以將定位精度提高到釐米級甚至更高,這對於在複雜地形環境下的低空飛行尤為重要。
此外還有基於衛星通訊的導航系統,如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它不僅能夠提供導航定位服務,還具有短報文通訊功能,在通訊網路覆蓋不足的偏遠地區,低空飛行器可以利用北斗的短報文功能進行位置報告和資訊互動,提高飛行安全性。
6.避障技術
低空飛行器需要具備有效的避障技術來避免與障礙物碰撞。鐳射雷達是一種常用的避障技術裝置,它透過發射鐳射束並接收反射光來探測周圍環境中的障礙物。鐳射雷達可以快速獲取飛行器周圍的三維空間資訊,提前發現障礙物並計算出合適的規避路徑。
毫米波雷達也是一種重要的避障技術手段,它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具有較好的效能,能夠穿透雨霧等,準確探測到障礙物的位置和速度等資訊,從而為飛行器提供及時的避障決策依據。
7.通訊技術
穩定可靠的通訊技術對於低空飛行安全至關重要。飛行器與地面控制站之間需要保持良好的通訊,以傳輸飛行指令、飛行狀態資料等資訊。在這方面,採用高頻段、大容量的通訊技術可以提高通訊的質量和可靠性。
例如,一些低空飛行器採用5G通訊技術,5G網路具有高速率、低延遲的特點,可以滿足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對實時資料傳輸的需求,如傳輸高畫質影片影象、飛行引數等。同時,為了確保通訊的安全性,還會採用加密技術對通訊資料進行加密處理,防止通訊資料被竊取或篡改。
8.低空監視雷達
低空監視雷達是對低空飛行器進行監控的重要裝置。它可以實時探測低空飛行器的位置、速度、高度等資訊,為空域管理部門提供準確的飛行態勢感知。低空監視雷達具有較高的探測精度和解析度,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下發現低空目標。
例如,在城市環境中,低空監視雷達可以穿透建築物的遮擋,探測到低空飛行的無人機或者小型飛機等。並且,現代低空監視雷達還可以與其他監控系統進行資料融合,如與光電探測系統的資料融合,進一步提高對低空飛行器的識別和監控能力。
在空域管理方面,美國有著完善的分類管理體系,將空域劃分為不同的類別,明確各個類別的使用規則和限制條件,不同型別的低空飛行器按照規定在相應的空域內飛行,有效避免了空域使用衝突。例如,對於一些小型私人飛機的目視飛行,規定了特定的目視飛行規則(VFR)空域,在這些空域內飛行時,飛行員需要遵循相應的高度限制、飛行方向等規則。要求無人機操作人員進行註冊登記,並且根據無人機的重量、飛行用途等因素,規定了不同的操作限制。
歐洲各國在低空飛行安全管理方面也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在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上,歐洲航空安全域性(EASA)統一制定了相關的安全標準和規範,涵蓋了飛行器的設計、製造、運營等各個環節。在無人機管理方面,歐洲聯盟制定了一系列的航空消防安全標準和規定,包括對低空飛行器的消防安全要求。同時,歐洲一些國家在城市低空飛行管理方面進行了創新探索。各國之間可以及時交流低空飛行的相關資訊,如空域管制資訊、飛行安全事故通報等,共同應對跨國界的低空飛行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