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付完房子首付後,我們的存款歸零了。
之後一邊還房貸,一邊又存下過81w。
我們用81w中的一部分,提前還了一半的房貸,大大減輕了經濟困難期的壓力。
說起來,我也算是個存錢老手了。
今天想來分享一下我的存錢方法和感想。
1)存錢和健身一樣,是一開始有點難受,但後面會很爽的好習慣。
實話說,我剛開始存錢的時候,是有兩個月的難受期的。
越是不能花錢,就會越想花錢,哪怕你其實並不是真的需要花錢。
我透過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工作、學習和興趣愛好上來度過這段有點難受的時期。
一旦熬過了那個臨界點,你就會豁然開朗。
不僅存錢越來越上癮,還能體會到其中的成就感和快樂感,習慣也就算養成了。
心也會越來越大,存了8000就會想要存下1w,存了1.5w就會想趕緊湊夠2w。
以前覺得一年存10w都是很難的事情,後面卻發現揹著房貸,一年還能存下15w、17w。
我體驗到了什麼叫“我能存下比我想象中更多的錢”。
這就是結結實實的果啊。
2)經常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存錢?
有人存錢為了老了也能有高品質的生活。
有人存錢是為了累積創業投資的本錢。
有人存錢為了買到想要的東西。
有人存錢為了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自由。
那麼,你呢,你為什麼要存錢,打算存多少錢?
我有太多存錢的理由和目標了,基本上上面提到的都算。
最堅定守護的是想要有更多的選擇和自由。
目標越堅定,存錢的動力就越足。
3)迷茫的時候,就去提升自己的認知,開拓自己的視野。
近年來,我翻閱了很多關注身體健康、規避消費陷阱等相關的書籍和紀錄片。
從改變生活方式和認知思維,來達到存錢的目標。
而不是單純地剋制自己,逼著自己不花錢。
像我看完《我的家裡空無一物》這部極簡電視劇後,就愛上了家裡空蕩蕩的狀態。
我不再執著於擁有很多物品,也拒絕像過去一樣無意識地囤貨買東西。
我讀完《鄰家百萬富翁》這本書後,對節儉也有了新的認識。
有錢人賺得多,尚且需要勤儉持家才能完成財富積累,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
我也就不再覺得節儉是很丟人的了,我甚至為自己擁有這項技能而感到驕傲。
總之,不停去升級自己的思維。
從“道”上讓自己冷靜堅定下來,而不僅僅是關注“術”。
4)錢是用來幫我解決困難的工具,這句話帶給我新的思考角度。
用錢解決難題,用錢緩解痛苦,用錢給予安全感。
當我們的痛苦減少了,幸福也就多了。
所以,我現在花錢追求的不是快樂最大化,而是痛苦最小化。
這也是我們通向幸福的一種方式呀。
5)不關注面子工程,不為別人的期待買單,每筆消費都是自己真正的需求。
我有自己的非常堅定的消費原則。
不會隨便被人慫恿兩句就掏錢,也不會太在意別人怎麼看。
生活是過給自己看的。
不花錢能辦到的事越多,就是在存底氣。
那種不依賴唯一途徑的底氣,慢慢地會生長出不依賴更多人事物的信心。
6)我有很多不花錢的情緒輸出的方式。
睡覺能很好地修復我的心情。一晚,不行,那就兩晚,三晚。
做飯對我來說,也是很好的解壓方式。
尤其是我平時用腦比較多,做飯的時候我能感覺到自己在放空。
運動是我提高精力和心情的萬能鑰匙。
讀書則是我快樂的源泉之一。
還有接觸大自然,也能讓我感覺自己很平和。
我常常覺得這些方式,比花錢哄自己更有成效,還更有益身心。
7)不要怕不花錢就失去了“朋友”。
很多人都只是我們人生旅途中短暫的搭子。
我們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更換。
8)別再自己疲憊、不順時問自己“攢錢有什麼意義”。
這個時候,問什麼,你都會覺得沒有意義的。
疲憊了,就去休息,而不是去找人生意義。
存錢路上,你不孤單,我也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