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楊蓉】
有“白色石油”之稱的鋰是能源轉型的關鍵金屬。為減少在戰略物資上對中國的依賴,美西方近年來加緊推出、調整戰略,試圖推動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本土化、多元化和“去中國化”。不過,有鋰業巨頭警告,這從經濟角度而言並不可行。
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17日報道,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美國雅保公司(Albemarle)執行長肯特·馬斯特斯(Kent Masters)表示,在北美和歐洲建立供應鏈,從中國“奪回”關鍵礦物控制權的做法對西方國家來說“回報不高”。
“我們正試圖轉向西方............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價格確實不允許我們這樣做。”報道稱,馬斯特斯還說,美國“絕對”有可能輸掉與中國的鋰競爭。
資料圖:馬斯特斯 雅保公司
鋰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金融時報》說,自去年年初以來,由於全球電動汽車銷售放緩、宏觀經濟下滑導致鋰金屬需求減少,供應又持續增長,鋰價已經下跌超過80%。
這讓西方公司更難與成本較低的中國公司進行競爭,包括雅保在內的鋰生產商都縮減了擴張計劃。本月早些時候,雅保報告稱,由於鋰價低迷,公司季度虧損11億美元。為降低成本,這家總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鋰業巨頭已宣佈裁員6%至7%。
今年稍早,雅保還暫停了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建造一座耗資13億美元的精煉廠的計劃,並部分停止了在澳大利亞凱默頓的擴建計劃。
2018年1月以來,全球碳酸鋰加權平均價格(美元/噸) 《金融時報》製圖
當前,雅保正為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座鋰礦申請開採許可證。據馬斯特斯說,該礦的開發將取決於公司“到時的經濟狀況”。報道指出,雅寶明年預計將把全球資本支出削減為今年的一半,即約8億至9億美元。
儘管也有行業巨頭在低谷期加緊佈局,譬如力拓集團10月宣佈以67億美元全現金交易收購阿卡迪尤姆鋰業公司——這是鋰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收購,將使力拓成為僅次雅保、智利化工礦業公司的全球第三大鋰生產商——但更多更小型的公司不得不放棄或暫停專案。
報道提到,8月,美國皮德蒙特鋰業公司放棄了在田納西州建造一座耗資8億美元的精煉廠的計劃。9月,總部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國際電池金屬公司(IBAT)暫停了其位於美國猶他州的鋰工廠的運營,這距離該工廠投產僅僅兩個月。澳大利亞投行麥格理集團估計,鋰價在2027年之前不會回升。
“在當前的價格水平下,新人沒有進入市場的動力。”英國電池原材料諮詢公司基準礦業情報機構(BMI)高階分析師亞當·梅金森(Adam Megginson)說。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貿易和供應鏈分析師奧利弗·蒙蒂克(Oliver Montique)則直言,在鋰供應鏈的構建上,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差距似乎在擴大,而非縮小”。
國際能源署(IEA)的資料顯示,中國去年的鋰提煉能力佔全球的65%,預計到2040年,中國將生產全球一半以上的鋰供應量。
《金融時報》提到,雖然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透過提供稅收抵免,鼓勵採購非中國來源的材料,並在美國國內生產,但雅保公司認為,該法案並沒有加快相關供應鏈的建設。美國全國礦業協會會長裡奇·諾蘭(Rich Nolan)也曾呼籲採取“更積極和更全面的方法”來促進國內生產,包括“建立儲備、提供採購擔保和提前市場承諾”。
此外,在美國,鋰生產商還面臨著審批時間長、勞動力短缺和政策不確定性等問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此前承諾將“結束美國瘋狂的電動汽車強制令”並廢除《通脹削減法案》,分析師表示,這可能會進一步減緩電動汽車的普及,並壓低鋰價。
位於內華達州的Silver Peak鋰礦是美國唯一具備生產能力的鋰礦 NASA衛星照片
“美國的鋰法規未能跟上(需求)快速發展的步伐”,英國路透社今年3月曾以此為題刊發報道指出,美國各州對於鋰礦資源的所有權、價值評估和開採監管的法律框架混亂且不一致,這導致開發商在開採鋰資源時面臨不確定性,從而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例如,得克薩斯州在2023年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該州的相關管理機構制定從滷水中提取鋰礦的法規。就已探明的鋰礦儲量而言,得州等礦產豐富州的地下約有數百萬噸滷水型鋰礦。Tetra Technologies是試圖參與該專案的公司之一,但其CEO抱怨專案申請程式“令人困惑”,“我甚至不知道該從何入手,才能與當地政府合作取得開採權”。
報道說,雖然Tetra Technologies已經測試了200多個來自得州的滷水樣本,但由於這種拖延和法律的不確定性使得該公司還是放棄了在得州迅速開展專案的想法。
美國彭博社3月一篇文章則認為,西方國家試圖將鋰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努力已經晚了10年。文章指出,鋰價波動很大,投資專案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取得成果,投資者需要具有足夠的耐心。而與緊張不安、尋求快速回報的非中國股份投資者相比,中國在這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優勢。
“如果發達國家想建立一個不受中國政府影響的清潔能源產業,他們應該在2010年代礦石生產商和加工商資金短缺時就拿出支票簿。現在,全球鋰產業已與中國資本交織在一起,不可能切割。”文章作者、彭博社氣候變化和能源專欄作家大衛·菲克林敦促道,如果西方國家還想確保鋰供應,就不能僅將中國看作是“競爭對手”,還必須接受把中國當作“合作伙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