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核電站
是將核能轉化為電能的場所
但是你知道嗎?
核電站現在還能有個副業
那就是,產!珍!珠!
海南核電白蝶貝珍珠成品(圖:劉玄)
上圖中又大又白的珍珠
就是我國海南昌江核電站
培育出來的
昌江核電站不僅在溫排水區域
成功養殖了白蝶貝
還培育出了高品質澳白珍珠
海南核電有限公司
位於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
是我國地理位置最南端的核電基地
核電站周邊
綠草如茵,樹木挺拔
風景如畫,宛如花園
機組外邊的大海里養殖著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蝶貝
它們得到了良好的人工培育
產出的珍珠直徑已達20毫米
眾所周知
珍珠是一些貝類
在抵禦外來異物時的副產物
澳白珍珠是珍珠中的極品
不僅能呈現綢緞般的光澤
還有銀器般閃閃發光的亮度
它是由世界上最大的珍珠貝
——白蝶貝產出
貝類生物產出珍珠示意圖
白蝶貝也叫大珠母貝
具有很好的富集作用
可以吸附並消耗海水中的
有毒物質及過剩的有機物
淨化海水環境
產出澳白珍珠並不容易
白蝶貝是嬌滴滴的“有機寶石孕育家”
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
水質要清純、水溫要適宜且穩定
還需要豐富的浮游生物為食物
這樣的生態環境在全球範圍內
只有少數區域能夠滿足
其次,白蝶貝產珍珠的
養殖技術相對複雜
需要專業人員和精細管理
我國並不是澳白的主要產地
其實,核電站最初是為了
減少周邊海域的藻類、淨化海水
降低核電站取水口堵塞的風險等
選擇了白蝶貝和其他幾種貝類來治理
沒想到意外收穫了
超大尺寸的澳白珍珠
那麼,這樣的高品質珍珠
究竟是如何生長出來的呢?
首先,昌江核電站
附近海域的海水質量密度
恰好符合白蝶貝的生長要求
且相對封閉,受外界影響較小
海水流動穩定
有利於白蝶貝生長和珍珠的形成
其次,科研人員提前開展了
白蝶貝的科研試養殖
和珊瑚礁遷移等生態保護專案
進一步改善了核電站附近海域水質
最後,海南核電
利用多方科研資源
針對白蝶貝的養殖技術、疾病防治等
進行深入研究
並採用科學養殖管理方法
最終成功培育出了
高品質的澳白珍珠
有人擔心這樣培育出的珍珠
會有核輻射
對此,海南核電表示
昌江核電站的輻射水平
受到嚴格監控
不會對周邊環境和生物體造成危害
且溫排水也經過了處理
以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在核電站周邊海域養殖的貝類
其受到的輻射水平
遠低於能對生物體產生影響的閾值
核電站還會定期監測周邊海域
包括水質、放射性物質含量等指標
以確保養殖環境的安全
所以,放心吧!
核電站培育出的珍珠沒有輻射風險
近一段時間以來
因為長期受到過度捕撈
白蝶貝數量急劇減少
另由于海洋環境汙染等問題
白蝶貝的野生種群數量
也在急劇下降
已處於瀕危狀態
2021年2月
白蝶貝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後來,“藍色糧倉”戰略提出
明確要開發利用海洋和內陸水域資源
推動海洋漁業的健康發展
其中,在核電站養貝類培養珍珠
就是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的一種體現
昌江核電站周邊海域環境
如今,白蝶貝
在海南核電周邊的養殖成功率
達到90%以上
也許未來有一天
我們會開著電腦上著網
選購一串上好的珍珠項鍊
珍珠來自海南的白蝶貝
到那時,我們可能不會意識到
這些都與一座核電站有關
核電站能養珍珠
鹽鹼地能種橡膠
沙漠裡去養螃蟹
光電板下種牧草
今天,越來越多有經濟效益的
生態環境保護方式得到應用
來源:綜合上海自然博物館(作者:肖南燕)、海南核電、南方週末、人民畫報(攝影:郭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