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紹過雙均線金叉死叉的市場擇時效果,詳見《》。今天進一步,把估值考慮進來,看看趨勢+價值的市場擇時效果如何。
趨勢指標為均線,即5日均線在60日均線上方表示向上趨勢,反之為向下趨勢;
價值指標是市盈率四年曆史百分位,簡單的以50分位為界,上方表示高估,下方表示低估。
總體思路是這樣的,低估區間趨勢向上時買入,高估區間趨勢向下時賣出,其他時間不動。
具體來說就是,均線多頭分佈、且估值百分位小於50時買入;均線空頭分佈,且估值百分位大於50時賣出;
測試標的為滬深300指數,時間為2009年4月至2024年末,約15年半。
結果如下,期間滬深300上漲約60%,策略上漲了100%。期間持倉時間佔62.8%,剩下的時間空倉,未計收益。
如果空倉期間持有貨基,收益還會增加約40%。
下圖綠色為滬深300,藍色為策略淨值,橙色為扣除交易費用的淨值。
在不考慮交易費用的情況下,雖然同期的不考慮估值的金叉買入、死叉賣出收益更高。但考慮交易費用後,金叉買入、死叉賣出就沒有超額收益了,如下圖:
期間,簡單的金叉死叉策略的交易了126次,而結合了價值判斷後,僅交易了9次,這使得交易費用大幅下降,每次持倉時間大幅延長,可操作性也大大提高。
下圖黃色部分是持倉期。
5次持倉中,3次大漲, 2次微跌,漲幅分別為17%、27.8%、36.7%,-2.8%,-0.1%;
4次空倉中,3次下跌、1次上漲,幅度分別為12.5%,-21.5%,-10.1%,-1.7%。
綜合起來,9次決策對了6次,用一半的持倉時間,抓住了多數大的上升行情,避開了大幅下跌,而且做錯的時候虧損幅度很小。
而反觀簡單的金叉死叉策略,金叉買入後獲利的機率還不到40%,投資者很難堅持下去。
為觀察策略的穩定性,換時間段測試一下。
2015年至今,10年,跑贏明顯,表現不錯:
2020年至今,5年,也跑贏了指數:
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時段,策略都跑贏了市場,表現相當穩。
趨勢講究順勢而為,擁抱泡沫,價值講的是越跌越買、逆向投資,二者看似矛盾,但都是有效的投資策略,而且相關性低,結合在一起產生了奇妙的反應。
該策略只用到兩個最常見的指標,雙均線和估值百分位,但效果明顯,邏輯清楚。有人說,我不會均線,也不會估值,怎麼辦呢?
迴歸本源,最好的投資機會出現在價格低位且開始上漲的時候。這個方法的核心就是低位出現上漲趨勢時買入,高位出現下跌趨勢時賣出。
因此,即便不看均線、不懂估值,只看歷史價格走勢,只要你大致能夠判斷價位高低和價格趨勢,就可以使用這種投資方法。
再加上這種方法交易頻率低,持倉或空倉的時間長,對買賣時機的要求不嚴,說是人人可用毫不為過。
您的點贊、分享、推薦是對我堅持原創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