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往往在理性計算之後人的直覺往往是錯誤的,甚至與正確的因素相反。比如說,我們做兩個選擇題,選項A 直接獲得900元;選項B是 90%的可能獲得1000元,10%的機率是0元。——如何選擇呢?大多數人會選擇A,畢竟直接拿900元,有什麼錯呢?其實,我們可以做一個數學計算,都是100次,A選項是900×100=90000;B選項是1000×90+10×0=90000,兩者如果長期操作中,其實並沒有區別。
再來一組測試,如果選項A直接損失900元,選項B是90%的可能失去1000元,10%的機率是不損失。——如何選擇呢?大多數人會選B,認為畢竟有機會不損失,要爭取一下。其實,前面計算過了,兩者如果長期操作中,其實並沒有區別。不過,這裡面實際上是非常極端的,說白了,如果不是收益為零,或者損失為零,稍有一點數值,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就都是錯誤的。這意味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習慣於用直覺,而不是用理性的計算。
其實,前面這種模式中,我們注意到,有股民視野的因素,小視野方面,我們會覺得必然獲得收益,或者有可能不損失,這樣的選擇是最合理的。但如果從大視野方面,我們不可能是一錘子買賣,說白了,不可能只操作一次,那是隨機的,我們是希望建立一套合理的盈利系統,那就必然那是多次操作的。這個時候,前面提到的諸多因素就開始顯現“真相”了,這才是導致股民的盈虧問題。絕大多數股民在股市都賺過錢的,但長期就回到七虧兩平一賺了,就是源於這個視野因素。投機與投資的選擇說到隨機因素,實際上,大多數股民喜歡短線投機。短線有可能賺錢,甚至是股民提到的賺大錢(20%、30%漲停),而且股民會覺得這個來錢快,操作也簡單,有些時候還可以抄作業,又不需要思考。但凡事都有代價,這種操作是隨機的,說白了,操作多少次,也都是隨機的,不可能有規律,只是機率,以及操作紀律,而且需要股民不斷地操作,這就意味著,只要長期持續操作下去,均值迴歸是必然的,也是必虧錢的模式。
這個江恩、利弗莫爾等都是典型,我們要自問比他們厲害嗎?所以,如果真的短線賺了,要懂得及時收手,不要沉迷於此。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說:“那種投資者應根據鈴聲提示來決定何時入場或何時退場的想法(投機模式的隨機性),完全不可靠。在這個行業度過近50年的歲月後,我還未曾聽說有誰曾經以此獲得成功且保持下去的,我甚至不知道有誰說過這回事。”而也將投機模式,看做是拿著火把穿過火藥庫,或許短期沒問題,但長期必然會……
實際上,此時大家去反思《長期必賺錢VS必虧錢,你會怎麼選》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02684637364252中因素,就會有收穫了。投資模式,短期收益會慢一些,度過初期後,可以進入到不需要太多操作(否則就如巴菲特所說的,沒有盈利系統,只能勞碌至死),自動產出利潤和現金流,即長期必賺錢的模式。這就是為何,我們會發現這個市場的成功者和投資大師都是樂觀主義者,因為他們相信長週期機會的必然到來,也在享受著穩定、有規律地產生收益,所以他們也都是長壽者。這是值得投資者思考的。接下來,我們講解,如何做到穩定收益,那些被股民忽略的穩定賺錢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