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風雲、變幻莫測,沒有任何投資者可以保證在股市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市場上有很多優秀的投資者,投資策略和方法可以拿來作為借鑑,但是務必要明白的是,別人的思想即使是精髓也永遠是別人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浩如煙海的理論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投資風格,這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積累。因此,投資者進入實戰以後,一定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和融會貫通,根據自己的偏好,不斷調整投資策略,久而久之一定會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
選股思路決定炒股的收益,一輪行情下來,有的人能賺取幾倍的收益,有的人收益卻不併不太好,甚至是不賺錢,這裡面有是否選對熱點的問題,也有選股思路的問題。通常來講,賺錢最快的選股策略有以下幾點:
1、是要選股性活的,迴避呆滯品種。一般來講,牛市裡要選系數高的品種,調整時選系數低的品種。前者是牛市裡以進攻為主的策略,意在更多更快獲取收益;後者是防禦策略,意在減少調整強度降低風險。
2、是要看底部量。有一種炒股技巧,就是看立倉量。所謂量為價先,看量不能單純看能,更要看量比,看持續程度。
3、是要選籌碼集中洗盤徹底的品種。一隻個股,無論是在底部還是上漲趨勢中的回撥,量能萎縮到極限,就容易快速上漲,籌碼集中才有利於快速拉昇。
4、是要選均線粘連上漲開口角度大品種。攻擊力強的品種,必然是均線粘連,之後向上多頭髮散且開口較大的品種。通常來講,開口越大上漲速度越強,但要注意最好最有持續性的應該在30--50度為好,更大的開口速度雖快但持續性往往不強。
5、是股本要適中。除了沒時間看盤做長線適合選擇一些大盤藍籌的慢牛品種外,一般來講應選中盤以下為好。盤子太大,拉昇需要的資金量就大,想快速上漲是不可能的。
6、是要選蓄勢充分快速放量突破品種。道理非常簡單,但實際操作中很多投資者不是不敢進,就是進了之後被洗出去,不明白蓄勢突破之後的個股其上漲大多會有一定的空間的。蓄勢越久,突破後的爆發力越強。
7、是要注意介入時機。同樣是一隻牛股,不同上漲階段速度是不同的。在莊家吸籌階段,介入需要安全,但上漲速度很慢,需要更多的時間成本。最高明的手法,是等主力吸籌完畢,充分洗盤結束之後,放量啟動拉昇時再介入,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吃最肥的一段。
用最簡單的方法賺最多的錢——平臺突破戰法
平臺震盪洗盤法是指股價在啟動後拉出一定的升幅,經過一定幅度的上升之後開始出現調整,調整方式為股價橫向上下做幅度很小的震盪。日K線在形態上呈現一個橫盤狀態的小平臺。透過這個小平臺投資者可以看到K線在震盪中常帶有比較長的上下影線。平臺整理的時間通常在3~10天。在個股的波段上升過程中有時也會產生多個平臺震盪洗盤形態。這表明此類個股往往是長期上升的大牛股。如圖1-1所示。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確認平臺洗盤結束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在確認莊家洗盤結束後,投資者才能安全跟進,避免進場就被套。平臺洗盤結束的最基本標誌為:一根放量的大陽線突破平臺整理時的最高點,並且大陽線收盤價在平臺整理時的最高之上收盤。如圖1-2所示。
突破性大陽線是主力結束洗盤後將再次做多的標誌。很多投資者也明白放量突破平臺是個不錯的機會,但通常又會由於突破平臺當天大陽線升幅過大或者是經驗不足,從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錯失良機。
在實踐中,這種戰法入場方法通常有兩個時機:一是在個股出現突破平臺大陽線當天尾盤臨近收盤10分鐘左右適時介入;二是在個股出現突破平臺大陽線的第二天考慮介入。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在個股出現突破平臺大陽線當天不宜過早介入。因為在突破平臺的當天,股價盤中的衝高並不代表股價收盤一定收在高位。很有可能股價在盤中衝高後,於收盤時卻產生回落。如果突破平臺大陽線收出長上影線,這很可能是由於上升受到了壓力或者是主力並不願意做多的跡象。操作上,如果在個股出現突破平臺大陽線當天就考慮介入的話也一定要等到尾盤基本確認,大陽線在收盤時不出現弱勢的情況下才能操作。
如圖1-3所示。看突破性大陽線當天的上升幅度大小也可以判斷出莊家是否形成真正的突破大陽線。實踐經驗是:大陽線當天的升幅越大越好。如果當天目標股票穩穩封住漲停收盤,則是最強的突破訊號。
同時,有投資肯定就有風險,如何控制好風險才是最為重要的。在市場整體趨勢向好之際,投資者不能過於盲目樂觀,更不能忘記了風險的存在而隨意追高。股市風險不僅僅存在於熊市,牛市和平衡市中也一樣有風險。如果不注意規避股市中隱藏的風險,就會很容易虧損。因此,作為普通投資者,要根據市場環境重點掌握好以下幾種風險控制原則:
一要控制資金投入比例。在行情初期,不宜重倉操作。在漲勢初期,最適合的資金投入比例為30%。這種資金投入比例適合於空倉或者淺套的投資者採用,對於重倉套牢的投資者而言,應該放棄短線機會,將有限的剩餘資金用於長遠規劃。
二是適可而止的投資原則。在市場整體趨勢向好之際,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忘記了風險而隨意追高。股市風險不僅存在於熊市中,在牛市行情中也一樣有風險。如果不注意,即使是上漲行情也同樣會虧損。
第三,選股要回避“險礁暗灘”。碰上“險礁暗灘”就要“翻船”,股市的“險礁暗灘”是指被基金等機構重倉持有、漲幅巨大的“新莊股”。其次,問題股、鉅虧股、戴帽戴星股。不可否認,這類個股中蘊含有暴利的機會,但投資者要認識到,這種短線機會往往不是投資者可以隨便參與的,萬一投資失誤,就將損失慘重。
第四,分散投資,規避市場非系統性風險。當然,分散投資要適度,持有股票種類數過多時,風險將不會繼續降低,反而會使收益減少。
第五,克服暴利思維。有的投資者喜歡追求暴利,行情走好時總是一味地幻想大牛市來臨,將每一次反彈都幻想成反轉,不願參與利潤不大的波段操作或滾動式操作,而是熱衷於追漲翻番暴漲股,總是希望憑藉炒一兩隻股就能發家致富。願望雖然是好的,但追漲殺跌地結果卻是所獲無幾。
最後,研究時應先把前提定好,是戰略考慮還是戰術選擇,如果是戰略考慮那就不要去管什麼價格包含或預期差,如果是戰術動作就應對市場進行分析,著重於市場理解。戰術戰略一致性的機會實現起來會更簡單輕鬆。戰略決定期要以企業質量為先,非戰略決定期要以市場的預期包含程度為先。
最好在跌的時候研究票,即便是上升過程也儘量選擇回撥的時候做研究,不是從操作角度,而是從研究的冷靜客觀和時間從容出發,負面情緒下得出的樂觀判斷也比正面情緒下的樂觀判斷更容易準確也謹慎。
資訊的價值與被市場演繹的頻次負相關,但不能以市場是否都知道該資訊來衡量其有效性,只要未對其進行恰當的演繹,則該資訊是否被廣為人知並不重要,畢竟會有很多因素壓抑市場對資訊的體現和理解。反之,即便是市場完全未知的資訊,如果股價已經演繹過了,其價值仍舊要相應的給予折扣。
頂底兩端是最重要範疇,這個清楚了才會有方向感,所以要對各重要階段的頂底進行標註,找出當時對應的基本面和估值體系,然後將其與當下對比,找出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建立基本面座標體系,這樣可以有參照,就容易有方向感,這需要對基本面和整個估值體系及邏輯和市場心理進行理解。頂底是一個範圍,這個範圍可以很寬,不能用一個數量來界定,關鍵看在你邏輯風格中是否可逆。
不同投資週期的研究要求也是不同的,長線落腳點是事實與可能性,中線落腳點是預期與市場的匹配,短線落腳點是情緒及資訊擾動,這三點經常會不統一,但有時會相通,只是呈現方式與周全性不同。
市場在不斷變化,企業也在不斷變化,變化是常態,所以任何時候都要多方向的反覆審視,對世界有敬畏心,這個敬畏就是要認識到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和出現意外的,所以要儘量讓自己處於有保護的狀態,儘量多的假設極端情況下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