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有一句名言:“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兩年以前,說文心一言和ChatGPT的差距約一兩個月,有人說有3年~5年,也有很多網友認為甚至要10年。但是當DeepSeek出現,市場發現,國產大模型在效能效果上與全球大模型巨頭幾乎沒有差距,甚至成本有顯著優勢。
未來兩年會怎麼樣?顯然,AI巨頭們正走向一個全新的戰場,在新一輪追逐中加快技術和應用生態的迭代。
2月6日凌晨,OpenAI宣佈擴大ChatGPT搜尋功能的使用者範圍,任何人無需註冊,就可以使用ChatGPT的搜尋功能。這也意味著,OpenAI欲挑戰在搜尋引擎界的主導地位。事實上早在去年,OpenAI就已經上線了免費的ChatGPT搜尋功能,在AI搜尋引擎賽道的野心一覽無餘,如今更進一步。
當天,“ChatGPT搜尋功能今起人人可用”即登上微博熱搜。谷歌也不甘示弱,同一天,谷歌正式推出Gemini 2.0系列模型,包括Flash、Pro及Flash-Lite版本,繼續提升AI能力,並提供更具價效比的解決方案。
一年前,ChatGPT還是生成式AI界的超級應用,但是現在群雄並起。DeepSeek的崛起,不僅讓以OpenAI、Anthropic為代表的閉源AI面臨挑戰,也讓谷歌、Meta開源陣營備感緊張,角逐之間,新的篇章已經開啟。
攻入搜尋,OpenAI來晚了嗎?
曾經,谷歌搜尋引擎帶來產業躍遷。現在,生成式AI帶來革新,佼佼者如OpenAI正在蠶食搜尋引擎市場。
此次OpenAI的更新重點在於,在ChatGPT網頁版上使用搜尋功能時,使用者不需要賬戶,更不需登入,只要能上網開啟網站,就能使用ChatGPT的搜尋功能。
取消OpenAI賬號登入的限制,這幾乎是把使用者使用ChatGPT的門檻降到最低。為了提高使用者增長,OpenAI也是放了大招。
從ChatGPT出圈的那一天,不少業內人士就向記者指出,搜尋引擎是可以預見的重要應用方向,因為無需像傳統搜尋引擎那樣篩選大量網頁,而是直接獲得高度整合的答案。原先的搜尋依賴於關鍵詞匹配,現在則是透過語義理解直接生成總結內容,效率大大提高。
搜尋引擎最佳化公司Semrush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谷歌擁有65億獨立訪客,而ChatGPT有5.66億獨立訪客。雖然目前從使用者量來說,AI產品和谷歌、百度等搜尋引擎相差甚遠。但是,AI正在重塑使用者的搜尋互動習慣,在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以後,ChatGPT等產品的使用者數量有望持續增加。
有觀點認為,隨著AI產品的進擊,以谷歌為首的搜尋引擎將受到一定衝擊。不僅僅是ChatGPT,目前豆包、DeepSeek、Kimi等都已經佈局了免費的“search”(搜尋)功能,逐漸成為資訊整合的重要渠道。相比以往粗放型的整合,現在大家在呈現資料時,基本都會標註引用的來源連結,方便使用者進行資訊的核查和確認。
搜尋賽道,已經擁擠。但是,谷歌的壁壘也非輕易突破。一位AI資深從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ChatGPT還是開放得太晚了,它的策略應該是更加快速地把API請求能力解決,把流量承接住,現在谷歌的方案已經調整過來了。對於谷歌而言,它的優勢不僅在搜尋演算法,最主要的是累積的網路資料快照,它知道大家想要搜尋什麼,包括搜尋和一整套體系,有著深厚的護城河。現在中國市場的很多搜尋產品已經全面免費,OpenAI未免晚了一些。”
在他看來,“OpenAI太不OpenAI,ChatGPT定位太窄,不應該只是chat,應該有更多的業態應用,因為護城河太窄,其他公司透過開源很快會進入這些市場,領先的身位太少,競爭對手用很短時間就能追上。”
再看谷歌,谷歌也在加速AI搜尋的佈局,其“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SGE,搜尋生成體驗)”升級為AI Overviews,並將Gemini結合到傳統搜尋引擎中,透過AI直接在搜尋頁面生成回答,與ChatGPT搜尋形成直接競爭。剛剛更新的Gemini新系列,更是進一步降低價格,提升價效比,吸引使用者。
同時,ChatGPT搜尋在資訊來源透明度方面仍面臨挑戰,AI生成的部分內容還是難以追蹤原始資料出處,幻覺問題也需要解決。而谷歌的網頁搜尋覆蓋範圍仍然更廣,在實時性和新聞類內容方面具有優勢。
可以看到,谷歌是在原有的搜尋能力基礎上,結合大模型整合答案,而ChatGPT等是基於AI重新構建搜尋能力,這是一場新的搜尋入口之爭。
DeepSeek硬剛,價格戰升級
為何一夜之間,OpenAI和谷歌幾乎同步更新?也許DeepSeek橫空出世,令巨頭們“亞歷山大”。
1月11日前後,DeepSeek在全球上線APP,硬是在ChatGPT、豆包等產品中脫穎而出,走出了陡峭的增長曲線。Sensor Tower資料顯示,DeepSeek在釋出的前18天內累計下載量達1600萬次,幾乎是OpenAI ChatGPT推出同期下載量900萬次的兩倍。
根據AI產品榜統計的資料,DeepSeek應用(APP)從釋出到1月31日,上線僅21天。日活躍使用者(DAU)達到2215萬,是ChatGPT日活使用者的41.6%,超過豆包的日活使用者1695萬。DeepSeek上線20天全球日活躍使用者(DAU)突破2000萬,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AI應用。
雖然使用者總量和日活資料上,DeepSeek當前的數量和ChatGPT的使用者規模仍有一段距離。但是,DeepSeek的高速增長已經刺激到全球大模型廠商。
Counterpoint首席分析師Wei Sun向記者指出:“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開源AI和閉源AI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DeepSeek和Meta的開源AI使OpenAI這樣的專有模型面臨激烈競爭的壓力。開源LLMs在效能上接近專有模型,代表了AI領域的一次變革性轉變。”
從上週開始,OpenAI就動作頻頻,除了向所有使用者開放搜尋功能外,降成本成為另一個重要課題。
上週五,OpenAI火速上線了最新的推理模型o3-mini,並且OpenAI向所有使用者開放了o3-mini在ChatGPT和API中的使用許可權。
與此同時,新模型大幅降價,o3-mini定價為輸入每百萬tokens 1.10美元,輸出每百萬tokens為4.40美元。雖然這個價格已經比o1-mini低63%,但相比DeepSeek依然是高價。
DeepSeek R1的API定價為每百萬輸入tokens0.14美元(快取命中)/0.55美元(快取未命中),每百萬輸出tokens2.19美元。
新的價格戰已經打響,谷歌同樣加入戰局。在最新發布的一系列模型中,Gemini 2.0 Flash-Lite的價格是每百萬tokens0.3美元,是谷歌目前最便宜的模型;Gemini 2.0 Flash現每百萬tokens文字輸出需花費0.4美元,以處理長文字為例,其比Gemini 1.5 Flash的定價便宜了一半;Gemini 2.0 Flash Thinking實驗版現免費開放使用,還可以訪問、提煉並總結YouTube影片內容。
DeepSeek的快速崛起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成功的象徵,它所引發的市場競爭正在深刻改變AI行業的格局。傳統巨頭如OpenAI和谷歌將面臨更加複雜的競爭態勢:一方面,他們必須在保持技術創新和領先地位的同時,積極應對DeepSeek等新興力量帶來的價格和使用者挑戰;另一方面,價格戰的激烈程度也可能迫使這些巨頭重新評估其商業模式,甚至改變以往的盈利策略。未來,AI市場的競爭將更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