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量化交易,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就此,我多次向DeepSeek(它的公司幻方量化,是國內的量化龍頭)提問,該不該取消量化交易。DeepSeek答覆的大意是:量化交易是技術進步的產物,沒有絕對的公平,它有存在的價值,不能簡單取消量化交易,關鍵是如何從制度上去規範,緩解量化機構與散戶之間的不適。
今天,我再次向DeepSeek提問:“量化交易對散戶公平嗎?”它認為,是一個複雜且存在爭議的問題,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量化交易對散戶存在潛在不公平性,首先是技術與資源的不對稱。
DeepSeek說,量化依賴演算法、高速計算和,機構通常擁有專業團隊和先進裝置,而散戶難以與之競爭。它舉例,“高頻交易”以微秒級的速度捕捉價差,散戶根本沒法參與。再說大資料方面,量化機構有專業的團作,資料來源更廣泛,包括公開資料,也有非公開資料,它還能對社交媒體進行情緒分析,而散戶只能依賴公開資訊。
透過演算法進行量化交易,通常會加速市場波動,散戶無法及時反應過來。並且,量化交易還會製造“流動性幻覺”,在極端行情中瞬間撤單,散戶容易成為接盤者。它還說,“部分量化策略專門捕捉散戶的交易模式(如止損單聚集區域),針對性獲利。”
DeepSeek強調,市場從來不是絕對公平的,即使沒有量化交易,機構在資金、資訊、專業度上,散戶也無法企及,量化只不過放大了差距。它提及,散戶容易虧損,是因為情緒化交易,而量化策略可規避人性弱點。
那麼,我們該如何緩解這種不公平性?DeepSee說,可透過監管層面干預,限制高頻交易;可要求量化機構更透明度,強制披露演算法策略型別,避免隱蔽的市場操縱。在它看來,量化交易的公平性,取決於市場規則的設計和散戶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