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吳海珊
編輯丨林偉萍
2024年末以來,險資持續增持大型國有銀行的趨勢明顯,尤其是增持大型銀行H股。這一趨勢在未來可能會繼續,甚至更強。因為政策正在推動這一趨勢。
2025年1月22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1月2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在釋出會中,證監會主席吳清明確表示,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春節前先批准500億元。
而保險資金歷來青睞銀行股,尤其是國有大行。新聞釋出會當天,萬得銀行指數上漲了2.47%。
險資集中增持大型國有銀行
平安保險是最近增持銀行股的焦點。公開資訊顯示,2024年12月以來平安集團、平安人壽和平安資管的“平安系”,增持了五家國有大行H股。
工商銀行H股是“平安系”增持最多的股票。自2024年底以來,、平安人壽和平安資管陸續增持工商銀行H股,截至2025年1月初,持股比例從2024年12月20日的15%提高至17.11%。
除此之外,“平安系”還增持了郵儲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持股比例均達到5%或以上。
2024年12月18日,中國平安增持建設銀行H股約6770萬股股份,交易後持股比例由4.97%增至5%。
2025年1月7日,中國平安買入農業銀行H股3167萬股股份,每股平均價4.2216港元。買入後,中國平安累計持有農業銀行H股的比例由4.95%增至5.05%。
2025年1月8日平安人壽委託平安資管增持716.8萬股郵儲銀行H股,斥資超3000萬港元,增持後所持股數近9.96億股,佔郵儲銀行H股股本約5.01%。
2025年1月10日,平安人壽亦增持了189.25萬股招商銀行H股,增持後持有超過2.3億股招商銀行H股股份,佔該行H股總數亦突破5%的舉牌線。
僅1個月左右,中國平安及旗下子公司已在港股市場密集加倉了五家銀行股,增持後持股比例均已達到舉牌線,涉及數十億港元。
但是民生證券分析師餘金鑫強調,港交所會披露H股相關增持資料,但是A股並無類似資料參考,因此險資增持動作可能不僅限於H股。
H股更受青睞
不過,從險資的角度來看,H股確實更受青睞,H股相對A股的股息率更高。
從股息率來看,H股的動態股息率顯著高於A股的動態股息率。尤其是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H股的股息率高出A股近1個百分點。六家國有銀行H股的股息率平均達到5.28%,A股的股息率平均為4.77%(如圖1)。
圖1 六家國有銀行AH股動態股息率一覽表
圖片來源:民生證券研究報告;資料截至1月17日
與此同時,六家國有銀行H股的市盈率明顯低於A股市盈率。六家國有銀行A股中,除交通銀行外,市盈率均超過6倍。H股平均動態市盈率僅為4.82倍(如表1)。
表1六家國有行市盈率情況一覽表
資料來源:Wind,資料截至1月23日
六家國有行A股和H股在股息率和市盈率方面的區別解釋了險資增持的原因。自2024年12月以來,六家國有行H股的漲幅顯著,尤其是工商銀行不到2個月的時間股價上漲了13.69%,漲幅明顯高於A股。
表2 六家國有銀行H股區間漲跌幅(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21日)
資料來源:Wind
根據餘金鑫的統計,2024年以來,險資共計25次增持銀行H股,其中2024年12月以來已經增持了14次,根據險資增持的標的來看,主要集中於國有大行,其中中國平安及旗下平安人壽、平安資管是2024年12月以來最大買方。
圖2 2024年以來險資增持銀行H股情況
險資增持趨勢有望持續
險資增持國有行的背後是保險收入的提高。
隨著存款利率的持續走低,兩全險和分紅險備受居民青睞,增加了保險收入。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資料,2024年下半年以來,保費收入增幅持續擴大,尤其是2024年8月之後的幾個月,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3.04%、12.74%、12.41%和11.83%(如圖3)。截至2024年11月,保費收入總額為53580億元(如圖4)。
圖3 2024年保險業保費收入同比增長圖(按月,%)
資料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本刊製圖
圖42024年保險業保費收入對比圖(億元)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在上述新聞釋出會召開前後,關於中長期資本入市備受關注,尤其是險資。釋出會之後機構也做出了積極的解讀。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因體量大、專注於中長期投資、能夠承受短期的股價波動的特點,險資近年來在二級市場中壓艙石的作用越發明顯。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國保險公司投資於股票和證券的金額突破4萬億元,且投資於股票和證券的比例在2024年快速提升。”根據他的預測,保險存量資金權益比例提升疊加“實施方案”帶來的額外新增資金,保險資金2025年資金淨流入A股市場規模總計或達1萬億元。
銀行歷來受險資青睞。1月23日,萬得銀行指數上漲了2.47%,部分國有銀行漲幅超過3%,如工商銀行當天上漲3.42%,建設銀行上漲2.3%,郵儲銀行上漲3.47%,交通銀行上漲3.29%。
瑞銀大中華金融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表示,銀行在當前的估值基礎上,鑑於其在低利率環境下收益率的表現——A股平均5%上下的股息率,H股達到6%~7%甚至更高,顯得比較吸引人。“國有銀行在不確定的市場下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備選。因為股息率高、估值也相對低、穩定性大,像類固收的債券投資一樣。同時又有國家的保底,在風險比較大的情況下大機率跑贏市場。”顏湄之分析說。
而當前正處於保險的“開門紅”階段,機構均看到當前險資對於銀行估值的支援。
華創證券分析師賈靖認為,預計後續銀行股仍然會受險資投資者的青睞,保險開門紅資產配置將為銀行提供有力資金支撐。
餘金鑫持有同樣的觀點,根據他的測算,截至2024年3季度,保險資金的運營投向債券的佔47%,投向權益類產品的僅佔13%,伴隨債市利率下行,高股息銀行股價效比凸顯。截至2025年1月17日,H股國有行股息率普遍在5.5%左右,A股股份行和部分城商行也有5.3%以上的股息率,他認為這些銀行也將繼續受到險資青睞。
(文中提及基金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