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巨頭臺積電將於 2月10日舉行董事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董事會的召開地點並非在臺灣地區,而是選擇了美國, 這 是 臺積電成立 38年以來首次在美國舉辦董事會。
臺積電董事會共有 10 位董事,其中 7 位為獨立董事:
非獨立董事
魏哲家博士: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耶魯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曾擔任臺積電(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臺灣半導體行業協會主席等職務。
曾繁城博士:臺積電榮譽副董事長。
劉鏡清:行政院國發基金代表。
獨立董事
彼得・邦菲爵士(Sir Peter Leahy Bonfield):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現任英國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Ltd. 非執行董事、英國 Darktrace Plc 非執行董事。
麥克・史賓林特(Michael R. Splinter):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曾是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前執行長及董事長,現任美國商務部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工業諮詢委員會主席等。
摩西・蓋弗瑞洛夫(Moshe N. Gavrielov):曾任美國賽靈思公司前總裁兼執行長及前董事,現任美國 SiMa Technologies 董事長、以色列 Foretellix 公司董事長、荷蘭恩智浦半導體獨立董事。
拉斐爾・萊夫(L. Rafael Reif)博士: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等多個學術頭銜,曾是麻省理工學院前校長,目前是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增長技術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麻省理工學院名譽校長。
烏蘇拉・伯恩斯(Ursula M. Burns):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等,美國商務部供應鏈競爭力諮詢委員會(ACSCC)的現任聯合主席,曾是美國施樂公司等企業的前董事長、執行長或高管。
琳恩・埃爾森漢斯(Lynn L. Elsenhans):擁有萊斯大學應用數學學士學位、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現任美國貝克休斯公司獨立董事兼治理與企業責任委員會主席等。
林全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檳分校經濟學博士,曾任中國臺灣原行政院預算統計總局局長、前財政部長、行政院前總理,現任 TTY 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主席等。
臺積電十大股東:
據星島環球網 2024 年 7 月 4 日訊息,臺積電前十大股東情況如下:
臺積電存託憑證專戶(即臺積電 ADR):持股 20.5%
“國發基金”:持股 6.38%
新加坡主權基金:持股 3.15%
挪威主權基金:持股 1.70%
新制勞退基金:持股 1.31%
具新加坡政府色彩的 “先進星光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持股 1.26%
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持股 1.11%
元大臺灣卓越 50:持股 0.94%
iShares 新興市場 ETF:持股 0.86%
富邦人壽:持股 0.65%
此次臺積電將例行董事會移至美國舉行,有著特殊的背景和意義。目前,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擁有兩座晶圓廠,並於 2024 年 4 月同意將投資額增加 250 億美元,總投資額達 650 億美元,還計劃在 2030 年建立第三座晶圓廠。就在最近,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透露,臺積電已開始在亞利桑那州工廠為美國客戶生產先進的 4 奈米晶片,這是美國首次在本土由美國工人生產出與臺灣地區同等產量和質量的領先 4 奈米晶片。美國商務部也批准了向臺積電美國子公司撥款 66 億美元用於建廠,臺積電還獲得了最高可達 50 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市場普遍預期,此次董事會將重點檢視亞利桑那州工廠的建設進度。然而,近期美國總統揚言對臺灣晶片徵收 100% 關稅,使得臺積電在美佈局策略是否調整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特朗普還曾批評臺灣地區的半導體技術竊自美國,並表示要將重要供應鏈本土化,這無疑給臺積電等臺灣地區半導體業者帶來了更大的赴美設廠壓力和市場變動考驗。
此前,臺積電還取消了原定於 12 月初舉行的美國工廠竣工儀式,有分析認為取消原因是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半導體政策尚不明確。如今,董事會選擇在美國舉行,或許是為了構建與特朗普政府的關係,臺積電董事劉鏡清也曾解釋稱此舉目的是親自檢視美國國內新設工廠的情況。目前,臺積電董事會的 10 名成員中,美國人佔了一半,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臺積電與美國方面的緊密聯絡。面對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變動,臺積電未來在美髮展走向充滿不確定性,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佈局和策略調整也將深刻影響著行業的發展格局。
歡迎關注我們,並“設為星標” 可第一時間收到我們的推送訊息================================
創芯大講堂開年鉅惠,倒計時1天!
【晶片課·狂省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