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100字,閱讀約需10 分鐘
作者 | 羊羊
來源 | 女子無才便留德
(ID:wucai6de)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
今冬異常嚴寒,讓上班上學都變得更困難,於是我乾脆請了假帶兒子去南方玩了一陣子。
夠放飛了吧?
但直到途中我到一位親戚家坐客,才知道什麼叫徹底放飛。
她剛滿六歲的兒子,一個本該上幼小銜接的準小學生,過上了無數人小時候夢想過的“幸福生活”:
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想幾點起就幾點起,不想吃飯就不吃,不想喝水就不喝,糖、零食、飲料,敞開不限量。
想玩多久遊戲、看多久電視都可以。
不過,孩子現在已經不看電視了,他玩手機,尤其喜歡刷短影片,他媽媽為此還專門給他註冊了賬號。
交談中瞭解到,我親戚的思維邏輯是這樣的:餓了他自然會吃,困了自然會睡,牙總是要換的,眼睛早晚要近視的,網路也不可避免要接觸,我管得了一時也管不了一世,只要他開心就行。
其實這麼看,親戚也算透徹。蛀牙,近視,不好的飲食作息習慣,這些既成事實的情況她都看在眼裡,但是她能接受。
雖然我大為震驚,但這也算一種育兒理念吧。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以過來人的身份提醒了她一下:孩子總這麼看手機,怕是上學之後不能適應哦。
親戚蠻不在乎地說:我一個大人都手機不離手,怎麼教孩子不看?將來能學好就學,學不好就乾點別的吧。
話到這兒,我自然也不便多說了。
但我心裡的小人幾乎是在嘶吼:救救孩子,這麼下去,怕是“別的”也未必能幹得好啊……
道理都懂,但是……
上個月我家小V的學校開家長會,各科老師都強調了短影片對孩子的影響。
老師說,有一些孩子,張口閉口全是抖音梗,舉手投足模仿各種短影片段子,對其他小朋友豎中指,電搖手,一口一個老六。
他們並不理解這些言行是什麼意思,但短影片看多了,就不自覺地模仿並覺得有趣,他們對歌的理解是恐龍扛狼,對舞蹈的認識是科目三。
同時這些緊跟潮流的小朋友,普遍會出現一些學習問題:寫作業磨磨蹭蹭,三分鐘要喝水,五分鐘上廁所,看錯題,粗心大意,閱讀理解一塌糊塗……
粗心這個詞對很多家長都具有迷惑性,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不會”高度緊張,但對“粗心”就不夠重視。
粗心會被他們自動翻譯成:這個題我孩子是會的,這個知識點我孩子是掌握的,只是一時疏忽才出錯,下次注意就好了。
這可是大誤區!
粗心本身就是一種注意力的缺陷,是資訊識別與分析能力欠缺的表現。
知道自己不會的,我們還可以去問去補去學,總有學會的一天;
反而是那些你覺得你會,結果卻無意識犯下的低階錯誤,足以帶來更大的災難——這不僅僅是在學習中,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是如此。
當代兒童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依賴碎片資訊、沉迷短時刺激的影響密不可分。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人們一般只需要15-20秒便可對事物產生深刻的短時記憶,這個時間正是當前短影片常見的時長。
十多秒認識一個人,三分鐘看完一部影片,五分鐘學會一項新技能......
事實上,三五分鐘對很多人而言,都太長了。
號稱短影片鼻祖的papi醬也無奈地表示,她3-5分鐘的作品經常被吐槽“太長”,人們更喜歡重標題、輕內容、強刺激的,更短的內容。
可就是在追求“短”刺激的過程中,人們大把大把流失著“長”時間:幾十秒的影片一個接一個,不知不覺就過去了2-3個小時,就像陷入了某種時間黑洞。
同時,簡單易得的快感也催生了一系列消極心態,使人逐漸對複雜的事物失去耐心,逐漸變得浮躁和缺乏深度思考能力。
我本人很少開啟短影片APP,但即便如此,我也感覺短影片影響到了我的思維方式,有時候我會覺得,我的大腦轉得好像有些刻板了。
別人不管跟我說什麼,我馬上抽取關鍵詞,恨不得列個123條,還會像魯豫一樣問對方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是短影片最常見的呈現邏輯,一定要把結論手把手喂到使用者嘴邊才行) 。
久而久之,我覺得不對了。為什麼我習慣向別人討要解釋,某段內容的真實性、箇中原理,難道不是需要我自己去驗證、去探索的嗎?
道理都懂,你明知道它是陷阱,但是成年人都很難不受影響,更別說兒童了。
一些讀者朋友可能還記得我曾經是如何誇過我家小V:
他兩歲識字,四歲獨立閱讀,有著和大人無異的識字量和巨大的閱讀量,他在轉述某個故事或引用某個觀點時,甚至能清楚說出是在哪個系列書籍的第幾冊。
這不是我雞出來的,他能做到這一切,全憑他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
但是入學前的暑假,我放任他看了不少短影片,整個假期他都沒看幾頁書。
開學後出現了一個特別明顯的問題,他寫作業總是匆忙,潦草,甚至漏題,還經常問我:媽媽,這題是什麼意思?
剛開始我責怪他不用心,也一度著急上火雞飛狗跳。
但後來我發現,當我接過他“不懂”的題目,只要讀一遍,不用解釋,他就能從我讀題的斷句和重音裡理解題目的意思。
所以他壓根不是不懂,他只是變得無法專注於文字了。
他需要藉助外力,才能從這一兩句話的題幹中提取資訊和指令。
幫助他恢復閱讀習慣後,這個情況才明顯好轉。
你看,當孩子習慣了短影片的投餵,習慣於接受被別人概括好的內容、被別人分析好的意義、被別人總結好的觀點,習慣“小帥小美”和幾秒一次的刺激,可能連看認真看完幾句文字都變得艱難了,審題、提取資訊的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學習是一個探索求真的過程,哪怕你不強求孩子以後走升學路線,但就算是學一門技術手藝吧,這個學習過程必然也是需要專注度的,要歷經一些缺少刺激的漫長時光。
我不相信一個不具備專注能力的孩子,能在其他方面成功。
而且我上網有感,現在很多人對一篇內容(不管是文章、影片還是別的什麼型別)的評價,都愈發聚焦於其中的某一句話,甚至某一個具體的詞,非常“較真”。
小V班級裡也有家長感嘆,說現在的小孩好喜歡抬槓啊,稍不留神就會摳你語言裡的一個字眼,說你這不對那不對,孩子從小這麼敏感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們小時候怎麼沒這樣呢?
我想,這裡面除了更深層的時代因素外,網路流行的內容形式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批短影片推到我們眼前,我們看一個,過一個,不合心意下一個。
每一條的節奏都那麼快,每一條的觀點都那麼鮮明,我們根本來不及去思考驗證,自然也難以理解不同的表達方式。
鋪天蓋地的碎片資訊會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在每一個刺激我們分泌多巴胺的短影片裡,什麼創作背景,什麼上下文,什麼明喻暗喻,什麼新聞的六要素,統統滾蛋。
他們可能會從一部長篇小說裡摘出兩三段,然後說,這作者說錯了,這作者三觀有問題,這作者發表這種東西太壞了。
當然,這長篇小說可能也不是他們親自看的。
成年人好歹還有以往的積累,少年兒童卻正是從0搭建的時候,這樣下去怎麼行呢?
怎麼抵禦短影片的負面影響?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已有答案,他們會說:我就控制孩子玩電子產品啊!不讓他們碰手機不就行了。
或者你把“短影片”換成“手遊”,他們的答案可能也是一樣的。
但這可不是個好方法哦。
靠個人意志力去和一種大勢所趨的事物做對抗,註定是徒勞無功的。我們要做的只能是接受它的存在,然後,幫助孩子建立更好的個人習慣。
就兩個字:閱讀。
1. 閱讀書籍
短影片最直接傷害的就是閱讀能力。
我也遇到過同學家長抱怨“我家孩子不愛讀書”,問我該怎麼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有沒有推薦書目。
其實,當我把小V的入門書單推薦給他們時,大多數人並不接受,因為在很多家長看來,那都是些“閒書”:漫畫,笑話,冷知識,跟學習沒什麼關係的。
我想說真不要看不起“閒書”。
大家捫心自問,在經過短影片的轟炸洗禮之後,還有多少人能耐住性子看完一本“閒書”的?哪怕它是最易讀的漫畫?
小V就是從漫畫開始,圖文比例逐漸變化,到現在,他一年級,已經可以讀史記,資治通鑑,可以背下千字詩歌並理解每一句的含義和背景了。
(看小V如此沉迷閱讀,我忍不住發了一條朋友圈)
閱讀,不是非要提升成績分數,或是迅速掌握什麼了不起的知識,閱讀就是閱讀,低齡兒童讀書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專注度和思考能力。
不必拘泥是什麼書,只要內容健康,孩子感興趣,就可以。
除了紙質書籍,完整的電影、優質的紀錄片、美術作品,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要有目的地觀看,不要陷入平臺首頁的短影片開啟陷阱,畢竟,它們真的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2、練字
你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提起筆是什麼時候?在短影片的轟炸下,我們除了越來越無法靜下心來讀書,也越來越不習慣寫字。
練字本身,是一項需要坐下來,需要專心的事情,所以練字對於孩子來說,是提升專注、鍛鍊意志的活動。
練字要經歷一個反覆訓練,逐步提高和形成書寫技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感到枯燥無味,練習時間難以保證,效果不明顯。這時,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練字意志品質,就會出現棄筆停練、半途而廢的現象。
而且,中國的漢字講究間架結構,練字的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培養孩子嚴謹的作風。
孩子在練字的過程中養成的好習慣,對之後的成長以及未來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3. 帶孩子與人交流
短影片和碎片化資訊不僅構築了資訊繭房,似乎也形成了無形的社交牢房。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間煙火變成了人均社恐。
很多人並不是真的“社恐”,而是以此當作懶惰、逃避與人交流的藉口。
我就是這樣,寧願把時間都給手機,也懶得去跟人多說一句話,遠遠看到認識的人,都要放慢腳步故意錯過避免交談。
直到消極“社恐”成為生活的障礙,我有意識地去突破它時,才體會到,與人交談是價效比相當高的自我拓展的方式。
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給他自己定過一個目標:每天和一個陌生人交流。
熟人圈子會不斷強化我們的價值觀,但是很少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資訊增量”。
但和不同地域/職業/年齡的人交談、閱讀新奇的故事、聆聽不一樣的觀點,卻能得到珍貴的感想,豐富自己的認知。
人只能過一種人生,但可以看到一萬種可能。
這個過程中,或許會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開悟的幸運,或許不會。
但不要小看這些家長裡短、市井百態,人生本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每個實實在在的人,為了實實在在的事,做著溝通和交流。
是忙著工作掙錢養家,是與同事的合作和競爭,是去買菜算著滿減網購,是和朋友家人擼串涮火鍋閒扯淡,是照顧老人孩子看病報班家長會……
至於短影片中的各種爆款熱搜,明星緋聞,大佬內幕,黨派陰謀,不瞭解並沒什麼關係,在現實中沒有什麼人會去掰扯那些。
4. 帶孩子見真實的世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從短影片一幀幀的跳動,去迴歸到真實的感官體驗吧,去看真實的世界,而不是演算法讓你看到的世界。
關於詩和遠方的一切,都經由體會和思考得出,眼界越來越寬,世界越來越大,這是旅行對我們的意義。
(旅途中的一處風景)
可惜現在,旅行多少有點變味了。
我也是喜歡拍照的人,但是每次旅行中,看到有些年輕人為了拍出爆款轉場,在網紅機位排幾個小時的隊;
有些大媽,為了拍美美的短影片贏得更多點贊,佔電梯,佔馬路,一遍遍走來走去,在禁地跳舞,做危險動作,我都會疑惑不解:這是旅行嗎?
這是免費為短影片平臺輸出內容的義工。
旅行應是閱讀世界的過程。
世界是一部讀不完的大部頭,山川,湖泊,歷史,人文,美食,習俗,都是書中的章節,用腳步丈量,用眼睛觀賞,用心感受,用舌尖品味。
照片和影片,應是記錄美好的輔助手段,而不是目的。(職業攝像師除外)
說到底,短影片其實也只是一種影片表現形式。
重內容高質量的影片,可能需要一小時,也可能十分鐘三分鐘就能搞定,就像08年北京奧運會的官方宣傳片,片長也就4分半鐘。
甚至關於短影片的危害,有不少都是以短影片的形式進行分析總結。
“短”不是錯,需要提防的是在習慣接受碎片內容之後,逐漸用進廢退的資訊處理能力。
不得不承認,短影片由於UGC內容生產的特點,在資訊傳播方式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其巨大的商業利潤也深刻影響著很多文字工作者,嚴重擠佔了長內容的生存空間。
許多文化公司創意總監、雜誌大刊主編、百萬+公眾號大主筆,都離開了長文創作的崗位,活躍在短影片平臺,輸出著短劇,或者站在知識付費的風口,寫著段子、爆著金句、玩著情緒。
不過我也看到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人只要不沉迷短影片,在未來的工作學習中就能自動戰勝50%的人了。”
我不同意這句話。
太保守了,至少60%。
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這正是時代的篩選:專注能力變得越稀缺,越能掌握它的人就越容易脫穎而出。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