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被網上的一段“反轉”影片,狠狠共情了。
在一個活動現場,一位爸爸發言:
“我對孩子的教育比較佛系,就放養。快樂教育,快樂成長就挺好。”
意外的是,他說完後,現場的掌聲稀稀拉拉,很多媽媽都無奈地搖搖頭。
一位媽媽站了起來:
“你覺得孩子的教育輕鬆,是因為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孩子的心智發育成熟沒有那麼快,這個成長的階段,如果父母都佛繫了,那誰來為孩子掌舵?”
為人父母后,對這句話太感同身受了。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別人看著孩子云淡風輕地長大,只有自己知道,這背後付出過多少看不見的心血。
養孩子這麼多年,最大的感觸就是,誰管孩子,誰是惡人。
沒有人不喜歡兩手一攤,什麼都不操心,讓孩子和自己都“快樂”。但最後,現實的一巴掌總會將你狠狠拍清醒。
有句話說:“愛是拼盡全力,但仍常覺虧欠。”
放不下的是責任,扛起來的是希望。
因為自己在成人的世界淋了太多雨,所以總想提前幫孩子撐起幾把遮雨的傘。
有網友和AI對話,問它眼中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樣子,被它的回答笑噴。
想象中的媽媽輔導作業:母慈子孝、歲月靜好……
但實際,媽媽眼中陪娃寫作業,和孩子眼中媽媽陪自己寫作業:一個是怎麼講都聽不懂,怎麼教都學不會;一個是媽媽你對我的愛怎麼瞬間消失了?
你要問爸爸呢?
嗯,爸爸此刻正“幸災樂禍”、一臉迷惑望著媽媽和孩子:
既然媽媽不行,那換爸爸試試:
所幸,最後“歷經辛苦”終於完成了作業,考試成績出來了,一家三口喜提老師心中新形象:
看完只能說:簡直了!AI在我家絕對安了監控!
高贊評論中寫道:
“就陪娃學習這事,你讓唐僧來了都得動殺心!”
真的,說到這些,當父母的可太有發言權了。
孩子小的時候,怎麼看怎麼可愛,吃飯能準確塞進嘴巴都覺得他聰明非凡,會背一首《鵝鵝鵝》,更覺得北大清華都是臨門一腳。
但小時候父母的愛有多“是非不分”,長大後父母的愛就有多斷崖式下跌。
尤其到了青春期,基本就所剩無幾了。
有句話說,每天早上醒來母愛滿分,之後一路下降,到晚上變為負數,等娃睡著繼續恢復,如此反覆。
你要說,既然都這麼累了,為什麼不能看開點?孩子有孩子的人生,讓他自由長大就好了。
這又繞回到文章最開頭那位母親說的話了,別人看到的,是孩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瞬間長大了。
看不到的,卻是孩子這棵樹,父母曾日日夜夜澆灌了多少心血,才換來最終的一春綻放。
我們東亞的父母,常常不自覺讓自己繞進責任的宿命怪圈,彷彿成為父母的那天起,就帶著“為了兒女付出一切”的天然使命。
這種無條件的付出,你很難評判對錯。
楊絳曾說過:“情感是很難控制的,人是很可憐的。”
為人父母,更是“可憐”。
因為提前已趟過這世間艱辛,所以能預知到孩子未來避不開要經歷的生老病死、凡俗苦累。
父母愛子,所以才會想要拼盡全力,把孩子未來可能遭受到來自生活的磋磨,儘可能降到最低點。
我們終究是肉體凡胎,即使在各種主義層面,認知到最該有的教育方式是什麼,但很難在情感層面做到控制自己不過度伸手。
總希望我們現在多做一點,多管一點,多替孩子擔一點,他們的未來就能如我們所願輕鬆一點,離人生具體的辛苦、遺憾遠一點。
所以導致太多的現狀是,父母自以為付出所有,管了太多,最終卻讓孩子反受其累。
一位媽媽在網上上傳了三張圖片。
第一張是她剝皮後的玉米粒;第二張是她剝的玉米皮;第三張是榨好的玉米汁。
看到這裡,只是覺得有點誇張,但直到看到她配的文案時,才覺得十分窒息:
“這不是普通的玉米汁,是母愛!偉大的母愛!被自己感動了。”
一位網友的評論,可謂一針見血:
“這愛只是感動了自己,卻還要別人領情。”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自我感動式付出。
這種付出最大的一個弊端是,它不是一種以對方需要的方式進行的付出,而是一種僅僅討好了自己的滿足自我式付出。
換句話說,玉米剝皮給兒子榨汁的方式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但卻是這位母親認為的愛孩子的方式。
當然,我們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把這件具體的事上升到偉大母愛的行為,對於孩子而言是否妥帖?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所有自我感動式的付出,最後都會變成道德綁架:我都這麼對你好了,你還不知道好好學習,好好聽話來回報我?
當付出被強制賦予了道德性,比如加了母愛的正確性,那付出就只是一個等待孩子乖乖就範的陷阱。
孩子不是機器,他們有自己的情感認知和流動。
尤其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一旦被孩子識破父母的愛背後的真實目的,只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在無力抗爭後自毀式妥協,一種是在抗爭中走向父母的對立面。
無論是哪種結果,不是逼瘋孩子,就是逼瘋父母。
父母不為難自己,就是不為難孩子。
前段時間,網上一段熱傳的影片中,女兒控訴母親給自己報錯了大學:
“我本來能去一個211。”
“今後我走的路,每一條爛了都賴你。”
面對女兒的崩潰,她母親卻不以為然地堅稱:
“我花錢給你報的志願。”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有些父母,永遠不懂孩子崩潰的點在哪裡。
知乎上曾有人問:
“普通家庭的父母,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有人回答:
“如果你只是一個工作普通、階層普通、認知普通的父母,那在孩子的人生重大決策上,少插手,尊重孩子的選擇,就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就像案例中的這位母親,明明是自己的認知有限,不明白什麼樣的前景更適合自己孩子,卻還想用“花了錢”表達愛,來掩飾自己舍不下的控制慾。
再往本質說,孩子在這樣的父母眼中,是不值得尊重和信賴的。他們需要透過控制,來時刻體現自己當父母的權威感。
所以,這位媽媽才會把女兒哭訴的影片放到網上任由別人評說。
說白了,像極了那個熟悉的場面:你們都來看一看,我為了女兒好,還花錢請人報志願了,女兒一點都不領情,真是白眼狼。
生活中,這種極端的案例畢竟是少數,但很多父母都難免有一些過度伸手的時刻。
但你要完全說這些父母絕對有錯嗎?也不盡然。
其實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只能說或者受限於父母本身的主觀認知侷限;或者只是被大環境的焦慮裹挾;或者僅僅是困於原生教育的代際傳承……
但無論哪種,承擔代價的,都是孩子。
看過一位博主分享的故事:
大學畢業時,她曾在公務員和另一份工作選擇中搖擺。
在徵求父母意見時,她覺得按照父母的觀念,應該會讓她選擇前者。
沒想到,她的父母並沒有強制讓她按照他們的觀念做選擇,而是覺得他們不太瞭解另一份工作,給不了太好的建議,於是幫助女兒牽線了一位瞭解這份工作的朋友,讓女兒先了解,再做決定。
她回顧自己的成長過往,說似乎在她每一個選擇的十字路口,她的父母都不會強制干涉自己的決定。
而是換了一種方式:不過度使用自己的決策權,只用自己作為父母的閱歷和經驗,儘可能給孩子一些有效的建議,再把最終的選擇權交給孩子。
擔心,卻不阻攔,而是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去體驗、去成長。
有人說:“愛,是溫柔而有邊界。”
溫柔,是父母給予無條件的愛;有邊界,是對孩子尊重和信任。
華大基因CEO尹燁曾講過一個故事:
小時候的小老虎阿虎,什麼都做不好。不會畫畫,吃東西也撒得到處都是。
一開始,老虎媽媽很焦慮。
但隨著阿虎慢慢長大,開始變得和大老虎一樣有威嚴、有自信。
即使不干涉它的成長,它最終還是會成長為老虎。
正如尹燁講完故事後感慨的那句:
“如果你不能做到靜待花開,至少不要去拔苗助長。”
心理學專家黃仕明也說:“為人父母,要學會把自己當外人。”
孩子越長大,你就越會發現,之前的很多焦慮和擔心,大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我們做父母的,只需要在每個階段,做好引導、協助積累、大膽放手,就夠了。
畢竟,孩子要經歷的,是獨屬於他們自己,獨特的一生。
你要相信,只要時間到了,花自然會成花,樹自然會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