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遇見小媛
“我的兒子可以載入校史了。”
本以為是句“凡爾賽”的話,但順著這條帖子往下看,才知這是一位媽媽的“發瘋文學”。
描述中,這位媽媽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被告知:兒子月考的語文成績只有9分,重新整理建校以來的最低紀錄。
她還笑稱孩子沒遺傳博士爹的學霸基因,倒是隔輩繼承了祖奶奶的學渣基因。
這要是換了別的家長,孩子打上學起,每一科都創班級“新低”,不說打一頓,一番說教估計少不了。
但這位媽媽卻用坦然自嘲,欣賞著孩子的探索欲,只為找到屬於“蝸牛”的路。
想起作家梁曉聲在《人世間》中寫道:
“如果孩子是平凡之輩,那就接納他們的普通;如果孩子是出類拔萃的人,那就讓他們展翅高飛。”
畢竟,父母只能陪孩子走完一程,剩下的路,終究得他們自己走。
如果走得慢了些,那就少些催促、多些耐心,便是孩子一生之幸。
學渣娃不是“笨”,只是不被理解
前些天,一位叫高毅朝的爸爸在家長會上的發言影片火了。
畫面中,高毅朝先對兒子拖了班級後腿表示歉意,隨後再肯定兒子,相信他能成為國之棟樑,擁有美好未來。
這般“先抑後揚”的表達,引得評論區一陣好評:
“說得和我家女兒一樣,學習特別差,但人家就是內心強大,吃喝玩樂樣樣不差。”
“聽不懂的好笑,聽得懂的才知道這是父親的心聲。”
是啊,分數低不能決定孩子的人生,但父母的言行卻影響著他們的未來。
其實,在此之前,高毅朝看到兒子不爭氣的成績,也不是滋味:
小學就這點兒分,考不上高中、大學怎麼辦?
有時,火氣一上來就直接開吼:“為什麼你考成這個樣,你為什麼不努力?”
為了助孩子提升成績,高毅朝還考了心理諮詢師,之後就調整策略:
將緊盯兒子學習的眼光往回收,去捕捉他身上的閃光點。
學習不好,但能吃能睡、心理強大,懂得照顧妹妹,還有團隊意識。
聽到老父親在影片中的發言,兒子更覺得到了尊重,往後也開始早起去學校背書,學習。
所以你看,父母在不斷摸索、調整教育方式,孩子也會在此過程中,根據外界反饋做出改變。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比如:
看到螞蟻搬家會盯上好半天,會幻想自己成為小仙女或者小騎士,平時興致一上來,還會把新買的玩具都給拆了……
這都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直接呈現。
你若是呵斥、指責,那孩子叛逆現象越明顯;但你要是誇獎、鼓勵,他們也會在愛意中自我驅動。
從來都沒有笨小孩,只有笨教育。
懂得理解孩子的委屈與無力,即便他們考得不好,父母的鼓勵與包容,也會替孩子搭建起發光的舞臺。
假如人生的路不止一條,父母應該怎麼做?
“假如人生的路不止一條”,這是不久前的熱搜詞條。
下面擠滿不少網友的扎心回覆:
“做自己,想走哪條路走哪條路。”
“我想去大草原上放羊。”
“我不想只做什麼,我想體驗所有。”
言語中充滿渴望,但所有人也都明白:而今做不到的事,都是過去沒能選擇的路。
而我作為一名初中生的媽媽,也突然意識到:
以前只想推著孩子向前走,但現在發現自己無權干涉他未來的路。
讓孩子自己選,才最穩妥。
“牛娃”周浩的故事,就是很好的範例。
他打小就是學霸,不僅學習好,還愛搗騰機械類的東西,研究其構造和原理。
只是高考填志願時,他想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父母覺得那樣會浪費分數,便強烈建議他報考北大。
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他只得妥協,卻不承想被北大錄取後,調劑到了不感興趣的生物專業。
主修專業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他只得去旁聽清北工科院的課,但依然沒法深入學習。
迷茫許久後,他選擇休學一年,體驗生活。
只是現實的殘酷讓他意識到:沒有一技之長,生存都是問題。
一番權衡後,他決定從北大退學,進入中國數控技術領先的學校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就讀。
放著名校不讀,他的父母自然不同意。
但這次,周浩堅定地選擇了夢想,家人只得作罷。
換了個學校環境,他感受到了極大的自由:
小班授課,安排最好的老師一對一教學,所有教學裝置,也對他全天開放。
學習熱情被點燃後,他接連在喜歡的領域取得成績:
在校獲得數控技能大賽冠軍,不少外企向他丟擲橄欖枝;畢業後留校任教,在機械領域多次獲得國家大獎,作為“高技能人才”被引進落戶北京。
一路曲折,卻又讓人歎服:
如果說考上北大需要實力,那麼放棄名校去讀技校,著實需要魄力。
周浩很堅定,而他的父母,雖有過阻攔,但最後也只是選擇尊重。
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方向對了,怎麼走都能抵達夢想的彼岸。
所以,如果孩子想走自己的路,父母該怎麼辦呢?
我想,文化課跟不上,那就發掘一下孩子的特長,可以走藝考、體招;
他們若是對某個領域感興趣,那就著重關注這方面的發展,培養一門技能。
育兒路上,父母不越俎代庖 ,孩子才會離夢想越近。
像蝸牛一樣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路
養育孩子,不在灌輸,重在影響。
若是長期被否定,那他們會變得自卑敏感;但要是從小被愛包圍,他們則會堅強且有擔當。
正如義大利詩人但丁所言:“愛是美德的種子。”
怎樣的環境,孕育怎樣的花。
想起腦癱患者馬啟航的故事,便是如此。
他在6個月大時,被確診為腦部萎縮;8個月大時,開始住院接受治療。
住院效果不明顯,父母又帶著他輾轉到廣州做針灸,半年時間花費近10萬元,才換來他單獨坐立的轉變。
坐起來,這對普通孩子來說不值一提;但於馬啟航而言,小小進步卻是愛的奇蹟。
家人為他到處求醫問藥,每天給他做全身按摩,他到了12歲才能在攙扶下慢慢走路。
他的父母如是說:“他只是比一般人慢點而已。”
所以,談及馬啟航接受的教育,3個關鍵詞就足以概括:父母教、自學、旁聽。
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進入大學深造,但卻在網校老師的指導下,自學完大學的相應課程,一度獲得老師的好評:
“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麼努力的學生。”
他的父母,對此也頗感欣慰,為多年的堅持與不放棄。
當初若是因為孩子學得慢,而失去耐心向命運低頭,或許將是另一種結局。
突然就懂了那句名言:
“如果你無法飛翔,那就奔跑;如果你無法奔跑,那就行走;如果你無法行走,那就爬行。無論你做什麼,你都得一直前行。”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如父母所願,成為學霸拿高分,獲得名利謀高薪。
每個孩子,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為人善良。
就像,身體缺陷是不可逆轉的傷,成績不好是令人頭疼的事。
但,即便他們落後於同齡人,走得慢些,有了父母撐腰,依然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父母的平和與鼓勵,也會讓“蝸牛一樣的孩子”,交出一份滿意的人生答卷。
教育沒有一種標準,可以讓每個孩子都成為人中龍鳳。
那句掛在嘴邊的“這是為你好”,有時只是一種心理投射,這在孩子看來,只會覺得:
只有我變得更好,爸媽才會更愛我。
這樣一來,愛就有了條件,成了枷鎖。
所以有人問:如何讓孩子成為高分學霸?
我想用這樣一句話來回答:
“養花要懂花的習性,育兒也要像養花一樣懂孩子的人性。”
用愛滋養,而不是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