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今天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掃房日”或者“除塵日”。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早在堯舜時代就有了春節掃塵的風俗。這一傳統風俗一直延續至今,寄託了人們除舊佈新、迎新納福的美好願望。
但掃房子也有學問,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分工帶來效率,科學的家務分工有助於全家人一起富有效率、心情愉悅地辭舊迎新。在你的家裡,家務活通常是怎麼分工的呢?你的家務分工錯了嗎?讓我們來看一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曼昆在其著名的《經濟學原理》中所分享的一個非常有趣的案例,或許能有所啟發(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把所有家務外包給家政公司,但那是另一篇文章要討論的話題了)。
點選封面即可購買
沒有一個人喜歡做家務。在一項關於幸福的調查中,分擔家務和上下班通勤一樣,是人們最不喜歡的活動。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誰做什麼家務的選擇往往會引起家庭氣氛緊張,甚至吵架。
如果每個人擅長做不同的事,安排家務就容易了。如果你的配偶擅長購買日用品,而你擅長洗衣服,那就簡單了。但是事實並不總是——甚至不經常是這樣。通常是某一方擅長做所有的家務(實話說,這個人往往是女方)。女主人在洗衣、購物、清掃、做飯上樣樣行。但這就意味著她應該什麼都做嗎?
在女兒出生前,我既做飯又洗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也用不了我多少時間,而且老實說,我做這些活都比我丈夫強很多。他做飯只會用雞蛋和辣椒,我讓他洗碗的時候,經常會發現,即使是隻有一個鍋和八個叉子,他也會用洗碗機的“滿載”程式來洗。
有了孩子以後,我們要做的家務更多了,而時間更少了。看來最好是重新分配一下家務。當然,與我丈夫相比,我仍然更擅長做所有家務。但是,難道這意味著我應該什麼都幹嗎?
我可以根據公平的原則分配:我們每人分擔一半家務。我也可以採取女權主義者的立場:調查表明,女方往往在家務分配中吃虧。就家務佔用時間而言,女方比男方多做44分鐘(2小時11分鐘對1小時27分鐘)的家務。就家務分類來看,男方只在剪草坪和房屋外部維護這兩方面比女方強。當然,我可以建議我丈夫多做一些家務來打破這種不平衡,藉此還可以教育我女兒,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保持自我,看看,爸爸媽媽是平等的,如果兩人一起分擔,做家務也是有樂趣的。我甚至還可以一邊在洗碗機邊上揮弄鍋鏟,一邊大聲嘆氣,以此希望丈夫注意到我並主動提出由他來做家務。
對於我和我丈夫來說,幸好我是一名經濟學家,因此我有比暗中較勁更有效的辦法。一些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已經提供了答案。我們需要分擔家務,原因很簡單:讓擅長做飯和洗碗的一方做所有飯並洗所有碗並不是有效率的。這裡用到的經濟學原理是邊際成本遞增。一般來說,當人們疲勞時,事情會越變越糟。我在芝加哥大學教我的學生時,是用管理員工來解釋這個原理的。假設你有一個好員工和一個不太好的員工,你會讓那個好員工做所有的工作嗎?
答案經常是“不會的”。為什麼不呢?想一想,上午9點的時候,經過了一夜充分休息的那位不太好的員工的狀態,比起凌晨2點時那位已經工作了17個小時的好員工,還是要好一些的。因此,你至少還是要把一些工作交給你那位不太好的員工。同樣的原理也可以運用於家庭。的確,你或你的配偶可能更擅長幹所有事。但任何一個人在凌晨4點洗衣服都可能會把紅色毛巾和白色T恤混起來。分工是個好辦法。怎麼分工取決於人們的技能下降有多快。
為了使你家庭的效率實現“最優”(這是每一個經濟學家的最終目標——也是你的最終目標),你應該使每個人最後所做的一項工作的效率相等。你的配偶洗碗、剪草坪、列出購物清單,你做飯、洗衣、購物、清掃、支付賬單。這可能看來不平衡,但想一想,當你看到你的配偶在列購物清單時就已經衣衫不整地坐在那裡開始打盹了,你就應該知道他能把你們需要多少牛奶算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實際上他的這種狀態和你付賬單時的狀態差不多,儘管付賬單是你做的第五項家務。
如果這時你讓你的配偶再去打掃衛生——即使這只是他的第四項家務——家裡也會一團糟,因為他做第三項家務時就已經精疲力竭了,而你的狀態仍然不錯。這種安排的結果很可能是有一方要多幹一些活,但它絕不會讓一個人包攬了一切家務。
一旦你決定要用這種方法來分配家務,你就要決定誰做什麼。一種選擇是隨機指派家務,另一種選擇是每個人做每件事的一部分。我在一個配偶生活建議網站上讀到:你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喜好排序來分配。但這些方法中沒有一種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按個人喜好排序來分配的話,哪一個人會願意做清掃衛生間的活?)
為了決定誰做什麼,我們需要更多的經濟學知識,特別是比較優勢原理。經濟學家通常從貿易的角度談這個原理。設想芬蘭在製造鹿皮帽和滑雪靴上都比瑞典好。但芬蘭在製造鹿皮帽上要好得多,而在製造滑雪靴上只是略強一點。當芬蘭製造鹿皮帽而瑞典制造滑雪靴時,全世界的產量實現了最大化。
我們認為芬蘭在製造這兩種物品上都有絕對優勢,但只在製造鹿皮帽上有比較優勢。這個原理就是經濟學家支援自由貿易的部分理由。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但這個原理也是在你家裡如何“交易”家務的指導原則。你要指派每個人從事他具有比較優勢的工作。這與你做每一件事都有絕對優勢並沒有關係。如果你在洗衣服上非常棒,而在清掃衛生間上只略好一點,那麼你就應該讓你的配偶去清掃衛生間。你告訴他,這樣是有效率的!
在我們家,分配家務很容易。除了燒烤——我心甘情願地承認,這是我丈夫的領地——我做飯要好得多,而我洗碗只好那麼一點點。因此,我丈夫就負責飯後清掃,儘管他操作洗碗機的工作要受到監督才行。好訊息是,另一個我本來沒有指望的經濟學原理——幹中學——很快起了作用。當人們開始從事一項工作時,他們就會不斷提高這項工作技能。在我們重新分配家務的18個月以後,洗碗機看起來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碗碟都整整齊齊排在裡面,程式顯示“只洗上一層”。而我已經被禁止接近洗碗機了,因為顯然,我很可能會把事情“搞砸了”。
資料來源:Emily Oster,“你的家務分工錯了嗎?”,轉引自曼昆,《經濟學原理(第8版):微觀經濟學分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3章。
你的家務都是怎麼分工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