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自從兒子上初中後,原本乖巧懂事的他突然變得“易燃易爆”。
動不動就因為一點小事變得特別狂躁,跟我頂嘴,衝我大吼大叫。
他在那邊吃飯邊看手機,我不過說了他兩句,結果他翻了個白眼:“別煩我!”
他寫作業磨磨蹭蹭,我催了他一聲,他卻暴躁地說:“你能不能出去,讓我清靜一會兒!”
跟他說點啥,都油鹽不進,簡直不可理喻!
那天晚上,兒子吃完飯一直在那玩手機。
我本來不想說他,但眼看著馬上就要七點了,我實在忍不住了,怒氣衝衝地衝著他大吼:
“都幾點了,還在玩手機,你就不能自覺點嗎?”
沒想到,兒子愣了一下,滿臉不耐煩地說:“不用你管我!我樂意!”
態度之惡劣,讓我無法忍受。
我這暴脾氣蹭一下就上來了:
“怎麼?翅膀硬了?說你兩句還不行了是嗎!
你看看你最近的成績,簡直一塌糊塗!你這樣下去還想不想上高中了?”
說完上前就推搡兒子,想奪回他手裡的手機。
這下就像捅了馬蜂窩,兒子的情緒瞬間爆發,把手機狠狠地摔到地上,指著我的鼻子吼道:
“別以為你是我媽就了不起!”
說完頭也不回地回了房間,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我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內心氣血翻湧。
我實在也想不通,從前那個對我言聽計從、自律勤奮的孩子,怎麼變成了這樣?
第二天,我越想越生氣,便找學心理學的閨蜜訴苦:
“我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如今變得這麼叛逆暴躁,我真是太失敗了!”
閨蜜聽我講完來龍去脈,不禁搖搖頭:“要我說,你得先把你這個暴脾氣收一收,不然啊,你兒子的問題無解!”
我很不服氣,我脾氣暴怎麼了?這能怪我嗎?還不都是被這個不成器的孩子氣的!
閨蜜看我不服,便給我講了心理學上的“梅拉賓法則”:
講的是,在人際溝通中,一個人對他人的印象只有7%取決於談話的內容,而聽覺資訊如語氣、音量等則佔了38%,視覺資訊如表情、態度等則高達55%。
也就是說:父母和孩子交流時,如果父母的面部表情看起來是憤怒的、失望的,語氣聽起來是高昂的、尖銳的。即使父母的道理再正確,初衷再怎麼為了孩子好,也是無濟於事。
閨蜜還給我舉了綜藝《超級育兒師》裡的一個案例。
裡面有一個叫宸宸的少年,叛逆又暴力。
無論媽媽對他怎麼關心,他要麼充耳不聞,要麼就是嘶吼著:“要你管?”“出去!”
吃飯時,宸宸常常吃到一半,扔下碗筷就走;
甚至還在房間裡備著一根大棍子,用它來威脅媽媽。
然而,嘉賓蘭海觀察後發現:宸宸的叛逆,其實是被父母錯誤的溝通方式激出來的。
明明在吃飯,媽媽突然抽出一張卷子,不容拒絕他讓邊吃邊答:
“第一題選什麼?” “一會兒把這張卷子做一點。”
而爸爸總是一開口就訓斥:
“你懂不懂禮貌?” “父母跟你說話,知不知道回答?”
長期下來,宸宸根本聽不到父母在說什麼,應激般地對父母產生本能的抗拒。
最後,閨蜜告訴我:你的本意如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帶給孩子的感受。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態度惡劣,脾氣暴躁,很容易讓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父母的情緒上。
不僅很難認識到自己行為本身的問題,還容易激發孩子的反抗心理,親子關係走向惡化。
聽完閨蜜的一席話之後,我醍醐灌頂。
仔細回想一下,在和兒子溝通的過程中,我總是居高臨下。說是溝通,但總是透過命令的語氣,逼迫兒子做這做那,例如:
“吃飯的時候不許玩手機!” “作業寫成這樣也好意思交?趕緊重寫一份!” “我都是為你好,你聽我的就行!”
若他不聽,我就會逐漸提高音量、加重語氣,想要透過家長的“權威”逼迫他去認同和遵守自己的觀點。
哪怕我的初衷並非如此,但情緒上頭,人難自控。
最後忽視了兒子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不停地疏遠和傷害。
可話說回來,如果一個孩子,整天被訓斥、被挑三揀四,得到的溫柔、理解極少,怎麼可能期待他對別人溫柔?
想起中國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之一的賈容韜,在書中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他兒子在步入高中後,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天天逃課去網咖、成績倒數第一,數次參與打群架、兩度被學校勸退。
那段時間,他每天對兒子不是嚴厲責備,就是動手打罵。
父子倆天天針尖對麥芒,關係緊張。
他在深刻反思之後,決定改變自己與兒子的溝通態度。
兒子考砸了,他不再抱怨,而是和顏悅色地說:
“孩子,考得不少啊,老爸現在才知道一個高中生多麼不容易。說實話,要讓爸爸去考,還考不了這麼多分呢。”
兒子騎腳踏車撞了一個小孩,花去上千元的檢查費和醫藥費,他也沒有上來就指責,反而平和地安慰兒子:
“我特別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其實你不必太責怪自己,誰能不犯一點兒錯呢?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誰會無端給家裡添麻煩呢?”
然後,他還主動幫兒子修好了腳踏車。
在他和風細雨的關愛下,兒子不再和他針鋒相對,還努力上進,最後考入了重點大學。
李玫瑾教授說過: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
當父母放低姿態,耐心、溫和地和孩子好好溝通,用綿綿細語將人生智慧慢慢灌輸到孩子的腦中,孩子的內心就會被安全感所包裹,他會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深愛的、尊重的。
如此,教育才會堅定地發揮作用。
意識到自己在與兒子溝通上的簡單、粗暴後,我決心改變自己的態度。
我不再命令兒子做這做那,也不再對他大吼大叫,更不會動輒指責他。
我辛苦做好的飯菜,兒子吃了兩口就放下筷子:“我吃飽了!”
要是以前,我肯定會拍案而起,大聲斥責他不珍惜我的勞動成果。
如今我卻能心平氣和地說:“好的,晚上你要是餓了就喊我,我再給你做。”
兒子半夜不睡覺玩手機,我也沒有勃然大怒,而是輕柔地說:
“別玩太晚了,小心明天起不來哦!”
那天,兒子又考砸了,一臉無所謂地拿著卷子給我簽字。
我看著卷子上血紅的56分,頓時氣血翻湧,但我仍假裝平靜地簽了字,還微笑著對他說:
“不錯,能看出來進步了,同樣的題型你這次做出來了!”
兒子的臉上閃現了一絲驚訝,默不作聲地走開了。
那天晚上,兒子竟然破天荒地敲開了我的房門,向我請教這次考試的錯題。
我欣喜地發現,我已經初步敲開了兒子的心門,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如今回頭來看,兒子對我態度的改變,完全得益於這段時間我所執行的三個“溝通策略”:
即“低音量 ”+“溫柔的言語”+“和善的態度”。
1. 音量要放低
看過一個心理學實驗,實驗人員將媽媽超過85dB的說話錄音,放給10名7~10歲的孩子聽。
然後讓他們寫下錄音的內容,結果只有13.3%的孩子寫對了。
也就是說,父母說話的聲音越大,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難以集中,教育的目的就更無法達成。
低聲說話,傳遞給孩子的是愉悅、平靜的情緒,讓他感到身心放鬆;
大聲吵吵,讓他感受到的是壓抑、恐懼,他只會離父母越來越遠。
沒有人可以靠高分貝的斥責走進另一人的內心,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學會降低音量。
2. 言辭要溫柔
尹建莉的女兒有次數學沒考好,老師在家長會後特意找她說了此事。
回到家後,她沒有責罵女兒,而是溫柔地說道:
“老師說你這幾次數學雖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她覺得你的數學其實是很有潛力的。”
就這樣,女兒受到很大鼓勵,自信也被激發起來,之後越考越好。
很多時候,同一句話,不同的表達方式,帶給孩子也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我個人的經驗是要“硬話軟說”“負面的話積極地說”。
比如把“趕緊過來吃飯!”換成“我做了你喜歡的排骨,再不來吃要涼咯!”
把“不許玩手機了!”換成“媽媽能理解你,手機確實很有意思,可是長時間玩不僅傷害眼睛,還影響學習,你是大孩子了,媽媽知道你心中有數。”
當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溫和,其實很容易放下心扉,發自內心地接納你、認可你。
3. 態度要和善
“梅拉賓法則”中曾明確指出,人與人交往溝通中,你用什麼表情和態度,對關係影響很大。
教育孩子時,最忌諱的就是板著臭臉、擺出高高在上的態度,冷冰冰地與對方說話。
電視劇《小歡喜》中,方一凡對待父母的態度截然不同。
媽媽董文潔不管發生什麼,總是對他用命令的語氣,態度強硬,動不動指責他這不行,那不行;
於是,他要麼裝作沒聽見,要麼陽奉陰違;
爸爸方圓和他說話時總是和顏悅色、面帶微笑,經常認可他的優點;
他總是鄭重其事地聽,然後把爸爸的話放在心上,悄悄改變。
父母說話的態度不同,溝通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溫柔的臉色、和善的態度,就是溫暖孩子內心的火爐,讓孩子願意聽你說,也願意為之改變。
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教育孩子需要一種綿力,要順應孩子的感覺和節奏,錯誤的教育方向與方式,孩子會把你撞飛。
如果你發現和孩子很難溝通,不妨想一想“梅拉賓法則”。
他會告訴你,你對孩子下達的每次命令,發的每一次脾氣,都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只有和顏悅色、溫暖如春,才有機會融化孩子心裡的冰與寒,成為那個“贏得”孩子的人。
點個贊吧,與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