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佈和今年9月新教材在起始年級正式啟用,語文教與學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為更好地助力一線教師把握新課標,用好新教材,我們特別推出“新教材與新教法”系列,以饗讀者。
來源 | 《中國教師報》現代課堂版
作者 | 顧之川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
從2024年秋季起,小學、初中從起始年級開始使用修訂後的語文教科書,並將在三年內實現新老版本的逐冊替換。
這套語文教科書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現行教科書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代表著國家對義務教育語文學科的最新期待和基本要求,是語文教師教學和考試評價的基本遵循和主要依據。
一個教師的學識修養、教學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取決於使用或駕馭教科書的能力水平。那麼,語文教師應該如何使用教科書呢?
熟悉掌握教科書
狹義的教科書就是“課本”,廣義的教科書統稱教材。 教材就是教學的材料,範圍要比教科書大得多,不僅包括課本,還包括上課用的講義、講授提綱、參考資料、掛圖、生字表,課外用的自讀課本、練習冊、工具書、教輔圖書等。 這裡所說的是狹義的教科書。
課本課本,一課之本。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認真鑽研教科書,熟悉掌握教科書,僅僅是大致瞭解還不夠,必須達到真正熟悉掌握、得心應手的程度。如果對教科書不甚了了,當然說不上熟悉掌握,就是明白了、記住了,也還不能算熟悉掌握。必須瞭解教科書為什麼要這樣編,指導思想、編寫原則、編寫體例是怎樣的;熟悉各冊有哪些內容,是怎樣安排先後順序的,為什麼這樣安排;領會每一課為什麼要選取那些課文,目的是什麼;文中包含了哪些內容,哪些是重點,哪些是輔佐;學生在學習課文、開展閱讀理解、表達交流、梳理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時,哪些是關鍵,哪些是難點,教學中應該如何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只有對這些問題了然於心、應付裕如、得心應手,才能算是真正熟悉掌握。
比如,這次修訂,小學教科書增加了《我愛我的祖國》《兩件寶》《一定要爭氣》《長城》《秦兵馬俑》《女航天員的信》《雷鋒日記二則》,初中教科書增加了《往事依依》《回憶我的母親》《梅嶺三章》《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井岡翠竹》《青春之光》《“蛟龍”探海》《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天上有顆南仁東星》等課文,是為了落實課程標準“文化自信”的語文核心素養,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教科書,以文潤心,以文化人,加強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強根固本,凝聚精神,引導中小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打好中國底色,厚植家國情懷。
再如,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識字課、識字量適當減少,拼音教學時間增加,是為了加強幼小銜接,減緩起始階段的學習坡度。小學增加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初中增加“閱讀綜合實踐”“活動·探究單元”“整本書閱讀”等,是為了更加貼近學生實際,體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特點。教學中無疑就要貫徹這些理念,落實相關要求。
靈活使用教科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 “教學不能不從課本入手,可是決不能限於課本里的語言文字,課本里的語言文字原是實際的反映,必須透過它而觸及實際的本身。 要是學生頭腦裡有這麼一種印象,課本是一回事,實際又是一回事,彼此連不到一塊兒,那就是教學上的大失敗。 ”
教師不僅要熟悉掌握教科書,還要能夠靈活使用教科書。教科書既是教學的依據,又是教育教學的工具,是一種手段。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教科書內容的設計是否符合教學實際,工具好不好用,用起來順不順手,手段得不得法,是否符合學生實際,都要靠教師的教學實踐來檢驗。相對於教科書本身,一線教師教學的實際效果更重要。
拿語文教學來說,學生熟讀語文教科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透過語文學習,掌握語文必備知識、關鍵能力,提高學科素養。具體說,就是要在閱讀理解、表達運用兩方面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包括閱讀理解、資訊處理、語言表達、應用寫作、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等,並能夠運用所學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分析、解決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才是語文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
熟悉掌握教科書的目的在於靈活使用教科書。要靈活使用教科書,教師就要做到:明確語文教育目標,突出語文教學特點,切合中小學生實際。
明確語文教育目標。語文課程標準把學科核心素養歸納為四個方面,即“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體現了課程設計要求的整體觀和完整性。
實際上這四大核心素養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在教學中不宜平均使用力量,要區分基本任務、重要任務和必要任務。
基本任務就是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文化自信是重要任務,思維發展、審美創造是必要任務。這樣區分絲毫沒有輕視文化、思維和文學的意思。因為這些不是語文學科獨有的任務,而是中小學各學科(包括語文)共同承擔的任務。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是中小學各科共有的任務,其他學科也要培養思維發展和審美創造能力。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之於思維能力,音樂、美術、舞蹈、書法、戲劇之於審美創造。只有語文擔負著培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任務,這是語文課獨有的任務。語文教學應以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為主線,從語言文字運用出發,在學生自主且豐富的閱讀理解、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實踐中,相機開展文化自信、思維發展和文學審美教育,融會貫通,最後必須再回到語言運用上來。如果出去了回不來,那就有可能把語文課上成文學課、歷史課、政治課、人文課,或者上成“四不像”的課。
突出語文教學特點。語文教學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綜合性,二是實踐性。綜合性主要體現在閱讀內容的豐富性、閱讀文字的多樣性以及寫作是語文能力素養的綜合運用上。實踐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掌握語文工具,不能僅僅死記硬背語文知識,要在運用實踐中熟練掌握,多讀書,勤思考,勤練筆,即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實踐,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使語文學習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聯絡起來。
教科書設計的“閱讀綜合實踐”“活動·探究單元”“單元學習/研習任務”“跨學科學習”“整本書閱讀”等教學內容,都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實踐性特點。
近年來的中高考命題有一個重要變化,就是主動貼近教材,體現教、學、考的有機銜接。
以高考語文全國卷試題為例,魯迅《理水》(2019)題目“中國的脊樑”,勾連初中所學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海明威《越野滑雪》(2020)題目“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大量留白”,呼應高中所學海明威《老人與海》的“冰山理論”;陳村《給兒子》(2023)要求寫文學短評,直接改編自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單元的學習任務“學寫文學短評”;毛澤東《論持久戰》(2024),則呼應語文教材中的《紀念白求恩》《反對黨八股》《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等。
這些題目既是對相關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也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特點。這就啟示我們,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往聽說讀寫相對獨立、各自為政的簡單線性訓練模式,發揮語言知識能力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面、多層次目標發展的綜合效應。將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加以整合,營造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開展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和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中,積累知識,增加學識,增長見識,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符合中小學生實際。每個教師都希望學生學好自己所教的學科,但學生人各有志,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歡科學,有的喜歡人文,有的喜歡藝術,孔子所謂“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教學,揚長避短,激發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不一定都要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比如,《紅樓夢》選入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並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必須喜愛《紅樓夢》。當然如果有學生確實喜歡,理應受到鼓勵,但也應允許一部分學生不喜歡。只要對學生未來發展有好處,能夠幫助他們成長成功,哪怕他不喜歡你所教的學科,也應該得到鼓勵。
1941年重慶南開中學一次考試,學生謝邦敏拿到物理試卷,一道題也不會做,只好填了一首《鷓鴣天》,物理教師魏榮爵先生評卷時批道:“卷雖白卷,詞卻好詞。人各有志,給分六十。”結果他順利考上西南聯大法學院,成為著名法學家。他晚年著文回憶自己的中學時代,說他最感激的就是這位魏榮爵先生。
這就啟示我們,教師教學要符合中小學實際,就要研究學生、瞭解學生,掌握他們的身心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因材施教,才不至於盲目地教。教師對教科書鑽研越深入,對學生身心特點認識越真切,教起來也就越有把握。
注意克服兩種偏向
教師使用教科書還要注意克服兩種偏向:一是主觀主義,一是形式主義。
有的教師喜歡“跟風”,看流行什麼,就立馬學什麼。有的教師很勤奮,也願意學習,看到一篇文章、一本書,或別的老師的某種教法有效,就想在教學中進行嘗試。應該說,這些教師的學習精神值得稱讚,只是學習的方式方法有待改進。
前者只是有樣學樣,缺乏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學科定力;後者僅憑一孔之見,淺嘗輒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學到了皮毛,粗淺理解或學習別人的經驗,並不一定符合自己教學的實際。或是與教科書內容不符,或是脫離學生實際,缺乏靈活變通,結果往往方枘圓鑿。
比如,有的教師教《貓》,不是引導學生透過閱讀理解、梳理探究、表達交流,感受課文的思想意義、生動描寫和優美語言,而是讓學生化身小法官,調查“芙蓉鳥被害案”。有的教《白楊禮讚》,讓學生畫白楊樹。如果學生確有繪畫特長,不妨讓他們畫,一展其長,但不能以偏概全、捨本逐末,讓全班學生都去畫白楊樹。這樣刻意追求創新,課堂看似很“熱鬧”,但學生學不到真本領。
我曾在“語文報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上,看到一位教師上《赤壁賦》《登泰山記》的群文閱讀課。這位教師把大量精力放在《登泰山記》,而對《赤壁賦》這樣的傳統名篇卻輕輕帶過。顯然,這樣的教學只注意到了群文閱讀的形式設計,卻忽略了經典作品的內在價值。 山西有一位教師曾對我說,現在上公開課,如果不搞大單元,自己就不好意思。其實,對於一線教師來說,“守正”遠比“創新”更重要,不能為創新而創新,主觀主義、形式主義的“創新”對語文教學有害無益。
要克服形式主義和主觀主義,最根本的在於修煉“內功”,吃透教科書的精神,把握教科書的本質,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保持定力,實事求是,從學生實際出發,確定教科書使用策略。不為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提高中學語文教學的關鍵》中說:“說千道萬,教師水平是關鍵。記得多年以前,葉聖陶先生說過(大意如此):在好教師手裡,編得不好的教材也能發揮作用;反之,教師不行,多好的教材也教不出好結果。我完全同意。 教材如此,教法也如此。越是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於教師的要求越高,機械地搬用不會有好結果。”
這就啟示我們,對待教科書,既要認真鑽研,熟悉掌握,力爭能夠駕輕就熟,靈活運用,但又不能囿於教科書,只死守著教科書的“一畝三分地”,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妨適當“出圈兒”,突破學科思維,跳出教科書,超越教科書。這裡說“適當”,是說不能“出”得太遠。即使離開了教科書,也總要在教育的範圍裡,在育人的範圍內,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功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服務。無論教哪一學科,都不能脫離育人這個總目標。教科書是教育教學的依據,但受教育不等於僅透過教科書來學習。能不能超越教科書,取決於教師的知識、學識和見識,也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許多語文教育家知識豐富、學識淵博、見識獨到,有著高超的教育教學智慧,是名副其實的“雜家”,既是“經師”,更是“人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至於教學方法,需要多學習、勤思考、多實踐,特別是學習別人尤其是語文名師的教學經驗,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要運用得巧妙靈活,全在於自己用心思考。
語文教學教什麼?在我看來,無非就是教識字、讀書、作文三件事。如果能夠把這三件事真正抓好落實,明確教什麼、怎麼教,引導學生熱愛語文,熟練掌握運用語文工具,學生自能讀書不待教師講,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語文教師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是成功的語文教育。
當然,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側重點。
小學語文要從識字抓起,認準字形(包括正確書寫),讀準字音,理解字義,並能靈活運用。認識了一定量的字,他們自然就會過渡到閱讀和作文上來,重點要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養成熱愛語文、享受閱讀、樂於表達分享的良好習慣。
初中語文主要應在閱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上進一步拓展,引導學生讀好三本書(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寫好兩篇文(規矩文、放膽文),養成四個好習慣(享受閱讀、樂於表達、深入思考、自主學習)。
高中語文要進一步提高語文學科素養,重點培養閱讀理解、資訊處理、應用寫作、語言表達、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等六大關鍵能力,拓展閱讀的寬度、表達的厚度、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教科書內容不等於教學內容,不管用哪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只要符合教育目標和學生實際,能夠激發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積極參與語文實踐,就是好的語文教學形式,就是成功的語文教育。
對目前流行的整本書閱讀、大概念、大情境、大單元等新提法新理念,既要積極試驗,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又不能強調過頭,更不能走極端。
教師的生命力在課堂,教師的創造性在教學,關鍵在於“實”和“活”;既要紮紮實實,又要靈活高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適合學生的、學生受益最大的才是最好的。
最終目的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對語文感興趣,不僅願意學,而且充滿熱愛,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運用語文,進而提高語文學科素養和關鍵能力。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攜手成長!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