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北京市對義務教育學校的課間安排作出整體統籌最佳化,全面推動課間十五分鐘休息安排,提供更加從容的課間時間,引導師生走出教室、走向戶外、走進陽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課間最佳化後,北京中小學校園發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本報特別推出“課間一刻•校園行”系列欄目,由記者帶您探訪各區、各學校豐富精彩的課間活動。
“課間一刻鐘”落實情況如何?孩子們的課間有什麼變化?本期“課間一刻·校園行”走進北京八中初中部,發現課間的新氣象、新變化。
區域亮點
西城區
“一校一案”實現課間調整量質並重
2024年8月以來,北京市西城區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校課間時間最佳化調整,提出“課間撬動治理”,並以此契機推進學校治理“管理導向”向“育人導向”轉變,以課間時間調整輻射育人理念、課程建設、教學設計、隊伍建設、德育管理等學校治理多維度,促進教育教學管理水平提升。
課間時間是教育供給的重要部分,透過結構性調整,“課間一刻鐘”符合當下教育現狀和教育規律。區級層面,西城區重視政策的學習領悟,出臺區級檔案,指導學校制定“一校一案”,加強下校視導檢查的頻率和力度,讓相關工作要求落實到位。校級層面,西城區重視引導校長和幹部教師理解課間活動對於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價值,開展政策宣講、工作經驗交流、教科研培訓等,讓一線教育工作者逐步轉變管理觀念和安全觀念,用心探索“課間一刻鐘”適合的活動方式,由課間活動管理者向設計者、協同者、參與者轉變。
為了充分尊重課間應有的時長和學生活動的質量,西城區聚焦課堂教學設計,發揮教科研部門的作用,透過學科教師基本功培訓、日常教研活動、教研員進班聽課評課等,指導各學科教師做好課堂教學設計,最佳化現代化裝置和素材的選用,提升教師的課堂節奏掌控能力,做到按時下課。此外,西城區還發揮區校兩級成立的工作檢查組作用,強化監督檢查,進一步規範教育教學管理秩序。
經過結構化調整的“課間一刻鐘”,不僅有利於緩解學生“四小”問題,滿足學生生理、心理、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需求,還有利於教師調整工作狀態,增進師生關係。
一方面,各學校把課間一刻鐘最佳化調整工作和日常學校健康促進工作相結合,因校制宜,科學引導學生在操場、樓道、教室等不同場所進行課間休息,為學生設計了休閒體育、益智遊戲、藝術律動等型別豐富的活動,使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張弛有度。另一方面,學校充分利用市、區提供的資源,讓不同學段的教師學會設計課間活動,做好安全管理,與學生共同參與課間活動,營造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
未來,西城區將持續深化“課間一刻鐘”工作成效,量質並重,做有溫度的教育。
記者探校
北京市第八中學
多措並舉讓學生課間玩得快樂
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學生們有序沿著樓梯快速走出教學樓奔向操場,打籃球的、玩乒乓球的、練引體向上的、圍繞操場跑步的……安靜的操場瞬間熱鬧起來。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操場北側的跑道旁,初二(2)班學生薛涵遠和同學一起將羽毛球網架快速搭起來,一場激烈比賽由此開始……
“從9月開學就開始實行課間一刻鐘了,課間休息比過去延長了5分鐘,我和同桌下課了還能跑到操場上打十分鐘的籃球呢,真是太過癮了。”初二(1)班學生王沅迪告訴記者,“多了這5分鐘的鍛鍊後,回班上下一節課,都更有精神了。”
王沅迪道出了學生們的共同心聲,看似簡單的課間休息延長的5分鐘,卻讓學生們獲得感滿滿。實際上,為了讓學生真正用好這15分鐘的休息時間,學校多措並舉,為學生創造鍛鍊和活動的機會。悄然間,課堂和校園裡發生了許多令人可喜的變化。
“我們將鈴聲從原先單調的鈴聲改為舒緩且節奏感較強的音樂鈴聲,且從過去的22秒變成現在的33秒。”北京市第八中學副校長耿曉東介紹,“延長11秒的目的在於提醒教師及時下課,引導學生們開始放鬆休息。現在,絕不佔用學生休息時間、杜絕拖堂、和學生一起鍛鍊活動等理念,已經成為老師們的共識。”
北京八中初中部位於西城區西便門地區,學校空間面積較小,校園寸土寸金。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鍊方式和機會,學校將操場、長廊、樓間空地等公共活動空間充分利用起來,為方便學生打排球,學校將操場周邊欄網加高; 在操場東側專門鋪設一塊小型草皮,為學生踢足球提供專用區域; 將籃球架背靠背安裝為學生鍛鍊提供更多體育器材; 將操場南側的辦公平房騰出改為乒乓球室; 鋼琴、“共享器材架”、體育遊戲角等,學生們只要來到這些地方,每個人都能找到放鬆、休息、適當鍛鍊的方式方法……供給方式的增多,課間休息時間的延長,點燃了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熱情。
“砰、砰、砰……”伴隨著《我相信》這首歌曲激揚的音樂節奏,學生們坐在座位上做起師生共編共創的針對極端天氣不適合戶外運動時的室內自編操——“快樂自主 燃動校園”:手臂的伸展、拳頭的伸握、腰部的扭轉、有節奏的拍打課桌……歡快的一幕發生在初二(6)班。學生們在做操過程中,身體得到舒展、心情得到放鬆。
“我們現在有11套室外自編操,有2套室內自編操。室外主要是以活動腿部為主,室內操主要是活動臂肩腰為主。”學校體育教師閆永剛介紹,“這些操都是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創編的。他們將自己喜歡的動作、音樂都融入其中。由於是自己創編的,學生們都非常喜歡,同時學生們也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的快樂。”
“我們立足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根本需求,真正將課間休息15分鐘高質量落實到位,體現了學校一直以來堅持的‘著眼於未來,著力於素質’辦學理念,既是對學校始終堅持的素質教育傳統的發揚光大,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但最重要的一環。”耿曉東表示,“下一步,學校將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課間一刻鐘的質量,讓孩子們在八中的校園裡,開心地笑,快樂地學!”
學校案例
打造課間特色活動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北京小學紅山分校致力於為學生打造科學合理、豐富多彩且充滿活力的課間一刻鐘活動。透過對於課間管理制度的落實,共享學校文化理念,找到了學校治理新支點。
學校整體設計統籌規劃課間課程活動安排,確保學生在校期間既能充分享受休息時光,促進身心健康,同時藉助一刻鐘培養學生“組織、表達、交際”等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帳篷活動是學校特色活動之一,學校定期向年級組釋出徵集令,參與帳篷活動的學生需要在家庭的協助下自主設計帳篷主題、內容及學具的前期準備。在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會根據學生遇到的問題、需求給予及時的幫助,同時保障課程的安全實施。小小的帳篷不僅豐富了課間的文化,更是讓教育共情力得到了發展。
每一層樓走廊窗臺處的“慧心悅讀吧”已經成為了學校“誦讀”課程、“跟著課本去旅行”等課程的實踐基地。下課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感悟,傾聽他人的觀點,拓寬自己的思維視野。透過課程老師的引領指導,鍛鍊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
此外,“慧玩樂學百寶箱”也是學校的特色課間活動,各班的班主任根據自己班級的特點選擇班級文娛活動,設定指導“小老師”,帶動全班同學制定課間遊戲器具的使用制度、一起學習、參與、展示活動。高年級同學還自發組織了班級社團活動,“慧玩樂學”百寶箱的使用,讓同學們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都能夠充分享受和同伴之間共同遊戲交流的時光。
黨建引領
以“課間一刻鐘”撬動育人質量提升
西城區復興門外第一小學黨支部帶領行政班子全體成員深入研讀檔案,多次召開黨支部委員會、校長辦公會、行政會、組長會進行細緻研討,達成了“課間一刻鐘”調整的工作目標、工作原則和實施辦法。學校黨支部牽頭組織各部門充分調研,制定了《學校最佳化課間活動實施方案(試行版)》,明確了“2+2”課間活動模式(即2個30分鐘大課間2個15分鐘小課間),大課間學校統一管理,小課間自主活動。
學校首先是堅持“嚴管”,確保“玩起來”。學校黨組織引領全體師生統一思想認識,保障學生“課間一刻鐘”“玩起來”。同時學校黨支部壓實主體責任,撬動日常高效管理,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活動的良好環境。其次是堅持“常管”,促進“學會玩”。學校黨支部、德育處經過9月一個月實踐後,開展實地調研,梳理問題研討對策,透過重新施畫場地、配齊遊戲用具、堅持常態管理等舉措,合理規劃豐富供給,滿足學生成長需求。最後是堅持“分管”,推動“玩得好”。學校鼓勵中高年級學生和班級教師結合自身特點和場地因素,積極開展課間休息內容設計創意活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豐富活動內容,讓學生在有序中“玩得好”,並且做到讓學生自治安全“玩”、師生協同一起“玩”、拓展空間都能“玩”。
課間一刻·校園行
轉載請註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李繼君
攝影:蔡赫
編輯:付磊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常悅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