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5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舉行。
據國家公務員局公佈的資料顯示,本次國考共計劃招錄3.97萬人,共有341.6萬人通過了資格審查,與去年相比,增加了近40萬人,招錄規模與報名人數均再創新高!
此外,相比前幾年持續在25%以上的棄考率(放棄參加考試的人數與總報名人數之間的比例),本次國考的棄考率僅為13.3%!與去年的25.75%相比,顯著下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教育部公佈的資料,今年的考研報名人數為388萬人,在去年下降36萬人的基礎上,今年繼續下降50萬人。
“一熱一冷”的變化,可以看出,大學生在求職、就業上有了更加清晰和合理的認識。
“大家更理性了,讀研也解決不了就業問題。”中國教育線上總編輯陳志文說。
顯然,很多考生考研是因為就業。但是,即便是研究生畢業,也未必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或者說理想的工作時,一些人就放棄考研這條路了。
近年來,國家根據戰略需要,持續推進研究生規模擴張。伴隨研究生規模的顯著增長,研究生的稀缺性已經完全改變。據統計,2023年起,北京高校畢業生中,研究生首次超過本科生。顯然,讀研與好工作之間,不是一個必然關係。
事實上本研倒掛已經不是一所高校。未來研究生會越來越多,稀缺性在不斷降低,想依靠研究生的稀缺性解決就業問題越來越不現實,且不確定。花3年時間,還有金錢上的投入,最後卻未必有一份理想的工作。這個投資收益風險讓一些人幡然醒悟,於是也就放棄考研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考公熱的不斷升溫,且仍然在持續增長中。
顯然,考研對於未來就業仍然是不確定的,但考公卻是確定的,於是考公熱仍然在持續,且高燒不退。
“一邊是考公增長近40萬人,且棄考率顯著下降;另一邊是研究生報名人數繼續下降50萬人,對比鮮明,說明什麼?孩子們的目標越來越清晰明確,就是就業,要一份穩定的工作。”陳志文說。
據官方透露,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依舊嚴峻。
實際上,公務員考試作為吸納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一直受到廣大考生和家長的青睞。近年來,國考在招錄規模、對應屆生的招錄比例及招錄條件等各方面,也都在不斷調整和增加對大學生就業的支援力度。
從招錄規模和招錄比例來看,近年來,國考招錄規模逐年攀升,連續擴招,且面向應屆生的招錄比例也在持續上升,由2019年的39.17%上升到了2022年的67.3%,2023年、2024年、2025年皆在七成左右。
國考近七成崗位嚮應屆畢業生傾斜,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自然有更多高校畢業生選擇加入到考公隊伍。2025年國考招錄規模進一步擴大,計劃招錄3.97萬人,對於想要考公的人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從報考條件來看,本次國考對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報考條件明顯放寬。本次國考公告明確,報考者年齡一般為18週歲以上、35週歲以下,對於2025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放寬到40週歲以下。根據報考指南,2023年和2024年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兩年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且滿足戶口、檔案、組織關係保留條件的,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而從今年的報考資料來看,今年國考報名人氣最高的地區是北京和廣東,均在25萬人以上。競爭最激烈的地區在西藏,競爭比(報名人數比招錄人數)接近150:1。整體來看,西部艱苦邊遠地區的報考率達到了99.5%。說明國考招錄堅持向基層傾斜、重點服務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政策“指揮棒”已取得了明顯效果。
國考考研“一熱一冷”的變化趨勢,更多體現了考生在“用腳投票”。從畢業生個人選擇來看,今年國考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棄考率持續降至13.3%,可見,考生對體制內崗位的熱情與堅定。顯然,面對現實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們的選擇也越來越理性:既然考研出來也未必能有一份好工作,不如一步到位,直接解決就業問題。
“考公結果是確定的,考研卻未必,如果進體制內還要走這一遭,那就重點解決這個,何必繞圈子。”陳志文說。
本文為中國教育線上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轉載自中國教育線上
作者:黃卓
資料及素材來源:教育部、國家公務員局公開資料;農民日報、央視新聞客戶端、澎湃新聞、新華視點等媒體公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