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課堂活力因子的舉措都要建立在教師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基礎之上。
來源 | 《中國教師報》現代課堂版
作者 | 楊倩 山東省臨沂長安路小學
原標題 | 《增加課堂的活力因子》
我一直嚮往那些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感染、相互激發的課堂。所以,很長時間以來,我都在思考如何才能營造出更好的課堂氛圍這一問題。因為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態度、學習效率乃至整個精神面貌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遺憾的是,日常教學中,課堂氛圍往往顯得有些沉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可能與教師講授過多,一言堂、滿堂灌有關。
有人這樣定義課堂氛圍,即在教師調控下,透過學生有目的、積極的學習活動,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情感交流和智力碰撞所形成的情景交融的氣氛。它是學生課堂學習賴以發生的心理背景。
良好的課堂氛圍取決於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還取決於一定的教學環境,更離不開好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設計。那麼,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呢?我想從影響課堂氛圍的教法與學法因素談起。
教法和學法單一是導致課堂氛圍沉悶的主要原因。不少教師往往在如何教上用力過多,而在激發學生學習方面用力不足。
以當前詩詞教學為例,我發現除了背誦還是背誦。學習之前,對詩詞展開背誦;學習過後,對詩詞內涵、主題展開背誦。似乎離開了背誦,詩詞教學就難以展開。短期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可行的,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但長期來看,學生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背誦中會失去對學習詩詞的興趣,甚至會產生疲憊感和厭惡感。課堂上,學生缺少想象的空間和自主思考的平臺,少有機會自主構建知識,無法整合自身的認知結構,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成了課堂上的“觀光客”。
接下來我想說說影響課堂氛圍的關鍵因素——教師。
首先,教師要有優美生動的教學語言。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說話的藝術。”教師準確、精練、生動、活潑、幽默的教學語言能調動學生的聽課積極性,從而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推敲教學的語言藝術,聲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節奏的舒緩、風格的莊諧都可以根據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課堂、不同的教學情境而選擇。
其次,教師要善於增加課堂“調味劑”。當學生在課堂上開始“犯困”“走神”時,我會立馬向學生丟擲與當時所學內容緊密相關且有一定思維含量的問題。讓誰來回答呢?我不點名,而是採取“抓鬮”的方式,然後擺出事先準備好的裝有全班學生名字的“錦囊”,選一位學生從“錦囊”裡“抓”名字,“抓”到誰誰就來回答問題。全班學生立刻精神起來了。有時我也會講則小故事、幽默笑話或“雷人”的新聞事件等,經過這樣調節,學生遊離的心一下子被拉了回來。為此,課餘時間我會經常收集那些最新的流行語和“雷人”新聞,以備不時之需。
最後,教師要不吝嗇表揚與獎勵。用好表揚與獎勵是調節課堂氛圍的一大法寶。一次測驗、一次作業、一個回答……只要學生表現不錯,就可以大加表揚。當學生對學習任務感到懈怠疲憊時,教師要採取適當激勵,及時的激勵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可以活躍課堂氛圍。
打破沉悶的課堂,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有趣、有料的學習內容,尤其是那些具有挑戰性的真實任務和真實情境的創設往往能催生出“超燃”的課堂氛圍。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力基礎、認知能力、學習興趣設計出獨特、個性化的學習方案,讓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探究性、協同式學習。
在執教統編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池上》《小池》時,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我設計了一個主題連線活動:將這兩首詩及這一單元中的兩篇課文《荷葉圓圓》《要下雨了》展示出來,然後直接出示四個主題,學生根據自身認知進行連線。連線活動結束,學生內心的好奇心被激發。既然主題已然呈現出來,那麼古詩或文章是如何體現的,它們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聯?小學生本來就有極強的好奇心,在主題的助推下,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逐漸向著更深層次延伸,在對古詩細緻、周全的分析中,知識的核心點得以凸顯。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以上這些增加課堂活力因子的舉措都建立在教師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基礎之上。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