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該像農民一樣堅守一畝三分地,精耕細作,滿懷對土地的敬愛、對種子的期盼、對嫩苗的呵護、對果實的耐心,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作者 | 汪正貴
山東省青島中學校長
多年前,我在《讀書》雜誌(1995年第12期)上讀到這樣一段話:“葉聖陶先生說過一句話: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別看這輕輕一句話,沒有什麼高深理論,旁徵博引,宏大體系,這可是葉老從事教育數十年經驗的結晶。”(吳道平:《自然?使然?——皮亞傑與喬姆斯基的一場辯論》)二十幾年過去了,依然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我有時在想,教育究竟是什麼?教育的屬性是什麼?是工業、農業、商業還是服務業?它究竟是哪一個產業型別?這其實是教育的隱喻,也許有人覺得這個問題不言而喻,或是個偽命題,但仔細想想其實很有意思。
一
教育是商業嗎
我們都認同教育不是商業,也不能是商業,因為商業化的教育必然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唯利是圖,二是急功近利。但是現在一些地方的教育實際上很像商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很像是在做交易,你付出教育,我付出鈔票。前些年提出的“教育產業化”,實際上就是教育商業化,教育在市場上被公開叫賣,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其公益性。有些學校錄取學生,按分計費,毫釐不爽。有些教師做有償家教,按小時收費,一手交錢,一手教課,和菜市場中的交易行為已沒有多少差別了。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東西是不能出賣和購買的,比如尊嚴,比如身體,比如教育。
一些地方的教育功利主義盛行,浮躁、媚俗、短視,往往為了升學率忽視甚至放棄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今天犧牲了學生的明天,也可能犧牲了學生的未來。如果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性太強,會遮蔽教育的本真價值;從事教育的人也會忘記教育的本質,在世俗的大潮中隨波逐流,不能自拔。教育的理想和追求、責任和使命、夢想和激情在教育者心目中還有多少位置?20世紀的教育家如陶行知、蔡元培等,在國家殘破的情況下依然對教育有執著的追求,滿懷著教育的激情與夢想,以教育來拯救國家和民族,至今想來依然令人感佩不已。
二
教育是工業嗎
我們認同教育不是工業,也不應該是工業,但是現在一些地方的教育很像是工業化大生產。從西方傳來的班級授課制本身就是工業化的產物(我國古代實行的是因材施教的私塾教育和書院教育),它期望透過標準化生產培養標準化的人才。
學校的課程、教材、教育教學、管理,大同小異,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我們缺乏多樣化的學校,缺乏多元化的教育,也缺乏多樣化的人才。學生成為流水線上的教育產品,一個模子出來,個性被磨平了,可能創造力也被抹殺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被教育;在這個過程中,“生長”被“製造”所代替,“存養”被“規訓”所代替,“教化”被“管理”所代替,學生的主體性被忽視,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性被忽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缺乏選擇權,學校缺乏生氣,教育缺乏活力。
一些地方追求數量甚於追求質量,追求規模甚於追求內涵,萬人中學、百人班級也不鮮見。一些學校追求升學率甚於追求成長,除了升學率,並無其他追求,學生成為考試機器,教育異化為工業,學校異化為培訓機構,教育的溫度消失在冰冷的規訓之中。教育是慢的藝術,但在競爭性極強的教育環境裡,速度帶來的壓迫感已經讓學生不堪承受,一部分學生生活在自卑、焦慮、孤僻和隔膜之中,身心健康受損。
三
教育是服務業嗎
那麼,教育是不是服務業呢?有的人可能會回答是,但是我認為教育不完全是服務業。服務業講究服務第一,顧客至上。顧客花了錢,就理所當然地接受服務。從大的產業分類把教育定義為服務業,有其合理性,但教育至少不是一般的服務業。教育是教育學生、培養學生而不是服務學生,教育是服務於學生成長的。教育有教育的尊嚴,教師有教師的尊嚴,學校和家長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絕不是服務與購買服務的關係。
在有些民辦學校,學生和家長對教師的評價可能決定著教師的去留,因而出現教師無原則地迎合學生和家長的情況。據媒體報道,居然有教師給學生下跪請求原諒的個案。有些家長聯名要求學校調換教師,有些學生也參與其中,隨意挑剔質疑教師的教學水平。教育的專業性、教師的尊嚴被漠視,教育被矮化了。在有些地方和學校,少數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教育者喪失的或放棄的不僅是批評教育學生的權利,更是教育的責任和義務,乃至教育的神聖與尊嚴。
四
教育是農業嗎
那麼,教育究竟是什麼呢,可不可能是農業呢?當然不是,但是我覺得教育最像農業,也應該像農業。葉聖陶先生以自己幾十年的教育智慧揭示出教育屬性的隱喻: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古羅馬教育思想家普魯塔克也曾拿教育工作與農業生產相比較,他說教師和校長要像農夫一樣,教學要像種子一樣純淨,如果土地非常肥沃,但農夫耕作不得法,那是長不出好莊稼的。
教育是農業的隱喻帶給我們很多啟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每一粒種子都不一樣,每一片葉子都不一樣,每一個果實也不一樣,我們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同的種子,有不同的發展方向;
農業是慢的藝術,慢工出細活,生長期越長越好,不能違背規律,不能拔苗助長,一切珍貴的東西都是慢慢生長出來的;
農業是一個生長過程,而不是製造過程……
教育是農業的隱喻讓我們迴歸到教育的原點:我們是培育人,而不是製造“器”;教育工作者應該是園丁,不是工程師,也不是出賣知識的商人,更不是服務場所賣藝的藝人。教師應該像農民一樣堅守一畝三分地,精耕細作,滿懷對土地的敬愛、對種子的期盼、對嫩苗的呵護、對果實的耐心,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英文單詞“agriculture”(農業)與“culture”(文化)源於拉丁語中的同一個詞根,有存養、培育的意思。文化和教育都是春風化雨的培育過程。這個過程與農業的培植過程是一致的。
我特別喜歡梭羅在《種子的信仰》中的一段話:“如果你在附近的田野挖了一個池塘,很快就會看到池塘裡不僅會出現水鳥、爬蟲類和魚類,還會有常見的水生植物。你的池塘一旦挖好,自然就開始進貨。你可能不曉得那些種子是如何或在何時進去的,但大自然知道。”教育就是這樣一方池塘,就是培育種子的過程。
教育被異化為工業,是教育的物化,人的培養過程被異化為器物的製造過程;教育被異化為商業,是教育的商品化,教育成為在市場上被公開叫賣和交易的商品;教育被異化為服務業,既是教育的自我矮化,也是教育尊嚴的失落;當然,教育也不能是低水平的原始農業。
其實,教育就是教育,任何隱喻都不能全部揭示教育的本質,也不能代替教育的本真意義,教育的全部意義在於促進人的成長和人類的再生產。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
來源 | 源創圖書《教育從何處出發》
汪正貴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編輯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