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我們仍然急切需要理論的滋養,任何質疑與批判都不能構成我們對理論的拒絕。
作者 | 趙麗
身為一線教師,不論在日常教學還是各種培訓中,我們常常穿梭於各種教育理念與教學策略之間。理念與策略,究竟孰輕孰重?在一線教師心中,天平似乎是有所傾斜的。
近日,讀到河南民辦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王紅順提煉概括的“提高成績的10條‘土辦法’”,其中不少於我心有慼慼。比如他提到,“對課堂規則、作業要求做不到不要說,說到就要執行到位,否則會失去威信,即認真嚴格執行規則、言行一致”,這雖然不是高深之論,但在一線教學中,我確實常常困擾於課堂規則執行不力帶來的後果,照此執行,相信必然會有改觀。不久,又讀到湖北省數學特級教師塗玉霞撰寫的“一位數學特級教師的20條培優幫輔策略”,裡面亦頗多良策,比如她提倡在教室“單設研究區——在教室的角落或者走廊放一張桌子,放上研究區的臺籤,學優生可以集中在一起探討問題,或向老師請教”,這樣的建議操作難度不大,又的確能部分解決教學中經常遇見的“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難題。
不只是我,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策略”,在網路上受到不少教師的喜歡,大家紛紛轉發留言,很快便突破了“10萬+”的閱讀量。緣何?在於“拿來即用”。小策略通常是針對教學過程中具體問題而設計的,不需要教師進行大規模的教學改革或者重新設計課程體系,而且效果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顯現。對於教學任務繁忙的一線教師而言,這些實用性強、操作方便的策略可以幫助其迅速解決眼前的問題。
與此同時,作為一線教師,我又常常被理論所困,總感覺各種教育概念、新名詞層出不窮,模糊了視線。在日常交流中,總會有人發出一些質疑之聲,比如“大單元還能火多久?會是一陣風嗎”“不提大任務、大概念難道不行嗎”“跨學科統整究竟要統什麼、整什麼”……對這些“高概念”的困惑真實反映了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的痛處。於是,重策略、輕理論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
人們常說:我們不缺理論,缺少的是實踐層面的做法。但是,我們真的不缺理論嗎?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成尚榮說,不同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理念;同樣,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所以,即使是“土辦法”,其實背後也有各種教育理念的支撐。
許多“高概念”的理論往往是從實踐層面的具體問題出發,並進行高度抽象之後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既可以使學科知識結構更加完整,也可以指導實踐教學。比如,倘若我們躬身研究,就會發現當下火熱的“大概念”絕非一些批評者所認為的“炒作新概念”的產物。它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將碎片化的知識整合起來,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這種整合後的知識結構有助於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學科內容,提升他們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李政濤曾指出,直接給出操作方法的都不是真正的理論,他們只是理論的衍生品。方法不是衡量理論價值的主要標準,“視野”“眼光”“能力”“習慣”才是理論最重要的價值。
倘若我們一直痴迷於“策略”和“方法”,忽略對理論的認知,就難以藉助“飛鳥之眼”從更高視域審視當下從事的教學工作——當然,這本身並不是否認策略的價值,而是說在教學中,我們仍然急切需要理論的滋養,任何質疑與批判都不能構成我們對理論的拒絕。
作者單位系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熱鬧路第二小學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