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則熱搜。題主因為請一次客花費了500元倍感心疼。
當天,題主和她老公請了兩個朋友一起吃飯。因為菜品太辣,題主老公吃不慣,所以吃得很少。
結賬時候,題主突然發現消費500元,十分心疼。
題主不停自責,為什麼不吸取之前的教訓,點了那麼多的菜。
題主之前和朋友在這家火鍋店吃過兩次,那次是朋友點了太多菜。但因為是朋友請客,題主並不知道具體菜品價格。
儘管題主知道朋友間需要你來我往,但結賬的那一刻,題主還是不由得心疼錢。
畢竟,每天的生活成本擺在那,家庭的運轉沒有一項不需要花費金錢。
想到這,題主還想起了一間棘手的事。
題主的一位好友前些天給題主孩子買了一件三百多的衣服。
題主在發愁是不是應該買同等價位的禮品還禮給朋友。
按照自己的消費習慣,平日孩子的衣服都只有幾十元,如果買同樣價位的送朋友,不知朋友會怎麼看;可如果需要送同等價位的,題主又十分心疼錢。
這讓題主左右為難,不知如何選擇。
看著題主的糾結,想起姜文在《中年》中說過一段話:
狗日的
“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
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
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為了生計、臉面、房子、車子、票子不停周旋。”
不得不說,大多數時候,成年人的生活總是負重前行的。
每一個消費的選擇背後,都藏著對金錢的掂量與權衡。
2
之前一位女網友線上上吐槽她的交往物件,每次兩人外出吃飯總要查詢每個平臺的團購。
最近的一次兩人為了慶祝屬於兩人的節日外出用餐,但物件還是習慣性地掏出手機搜尋團購優惠時,女網友頓時沒了吃飯的心情。
於是,她發帖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安慰。
但完全出乎女網友的想象的時,網友們的建議似乎出奇的一致。
許多網友甚至坦言,自己不僅看團購,還會同時開啟多家平臺,看看哪家最合適。
也許經歷過社會的種種,大多人都懂得:沒有一分錢是值得輕易揮霍的。
他們不是負擔不起一頓體面的晚餐,只是相比之下,他們更要考慮綜合生活開銷,例如房貸、車貸、小孩的教育等等。
所以,各種CBD寫字樓下的“10元飯盒”悄悄流行了起來;
各種廉價的漢堡,同樣讓忙碌的打工人感到滿足;
甚至不少人為了工作日晚餐的餐補,自願推遲下班。
也許,許多人白日裡衣著光鮮的外表下,都隱藏著內心的心酸。
拋開這些浮華的假象,那些你曾經瞧不起的低配,才是真正的人間真相。
3
知乎上有一個讓人沉思的話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裡坐好久?”
其中有位網友的高贊回答可謂說到了大家的心坎裡,他說:
“一天忙活完,最舒服的事兒就是到家停好車,賴在裡面。
不慌不忙放個曲兒,慢條斯理點根菸,最後正式開始發呆。
車的兩頭,一頭是功名利祿,一頭是柴米油鹽。
偶爾在中間躲躲,也挺好。”
成人的生活,真的比你想象的要艱難。無論是家庭還是工作,每一端都不斷消耗著你的精力。
我們不能逃、不能躲,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在感覺撐不下去的時候,停一停,歇一歇,不放縱自己,也不苛責自己。
就如作家路遙在《人生》這本書中所寫的: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
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那些我們愛著的人,那些讓我們著迷的事物,它們總能在我們艱難負荷時給我們帶去那一抹甜。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