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訊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創下了一個紀錄,用“長征二號丙”和“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將20顆衛星送上軌道,創下了雙箭20星的發射紀錄,只用了三個小時。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其實是中美太空大戰的預演。3小時就將20顆衛星送上天,意味著在在未來的中美太空大戰中,中國不會喪失資訊優勢。
從俄烏衝突就能看出應急發射衛星的重要性
在很多人看來,俄烏衝突是一場低技術含量的戰爭,但其實這場戰爭的科技含量超乎想象,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場戰爭,遠遠超出了當年海灣戰爭的水平。
表面上看,俄烏衝突的手段很低階,看到的畫面好似回到了一戰時期,戰壕對壘、無人機在空中盤旋指導炮火,缺乏那種高科技戰爭的震撼畫面,沒有空中編隊突擊、精確打擊雷達系統或者使用精確制導導彈進行地面清掃。
但實際上,這種表面的"落後"其實是因為雙方所掌握的技術都達到了相似的高水平,從而讓傳統的高技術作戰方式遭遇重大挑戰。
現代防空系統的強大讓空中打擊變得極為困難。不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他們都擁有能夠有效攔截對方空中打擊的防空系統。高效的防空網路使得傳統的飛機編隊突擊和遠端精確打擊的策略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因此,雙方在空中的較量更多轉向了使用無人機進行偵察和小規模打擊,這種做法雖然看起來技術含量不高,實則背後蘊含著高度的技術支撐。
裝甲部隊的傳統突擊方式也因為無人機的廣泛使用而受到嚴重限制。在現代戰場上,無人機不僅能進行有效的偵察,更能引導炮兵準確打擊敵方裝甲力量。這意味著,一旦裝甲部隊被敵方無人機發現,就會立即成為炮火的目標。
因此,即便擁俄烏都擁有有強大的裝甲力量,在無人機的監視下也難以發揮應有的衝擊力。
這種情況下,軍事衛星就成了制勝的關鍵。衛星不但能提供戰場上的實時資訊,更能指導無人機和炮兵進行精確打擊。可以說,誰能更有效利用衛星資訊,誰就能在戰場上佔據優勢。
由此說明,未來戰爭打的是應急發射衛星的能力
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衛星技術已經成為各國軍事、通訊、導航等關鍵領域的基石。但是,統的發射衛星方式存在諸多缺陷,無法擔負戰時應急發射衛星的重任。
傳統的衛星發射方式非常繁瑣,發射前要檢查火箭的自身狀態,選擇與衛星軌道高度相匹配的發射場,以及發射場所處的天氣條件對發射計劃的影響。這些準備工作繁瑣且耗時很長,大大限制了衛星發射的效率和靈活性。
如果在戰時,衛星被敵方擊落,依賴衛星進行通訊、導航和指揮的現代化系統癱瘓。這種情況下,迅速補充被摧毀衛星的能力成為了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開展應急衛星發射能力的研究和發展尤為關鍵,目標是實現衛星的快速部署,即在幾小時內替換被摧毀的衛星,並恢復其功能。
理想情況下,應急發射系統應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迅速響應能力,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發射;能適應不同地形地貌的發射需求,包括陸地和海上。
透過這樣的發射系統,即便在衛星遭受攻擊的不利情況下,也能夠保持通訊、導航和指揮鏈的不間斷運作,從而維護國家安全和軍事優勢。
在這個資訊化時代,掌握資訊主動權意味著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因此,在未來戰場上,如果一方在電子戰和資訊戰中佔據優勢,那麼即便沒有進入到熱戰階段,也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戰略優勢。
這就要求每個國家不僅要加強對電子戰和資訊戰能力的投資和研究,還要不斷提升其應急衛星發射的能力,以確保在資訊主導的戰場上佔據有利位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此次進行的雙箭20星發射活動,“長征二號丙”就是在一艘改裝後的駁船上發射的。
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初步具備應急發射衛星的能力,任何船隻都有可能成為海基發射平臺,靈活性和發射頻率大大提升,還能最大程度避免敵方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