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上甘嶺,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座豐碑,而在上甘嶺依託坑道頑強防禦四十三天的功勳部隊,就是志願軍第15軍。在解放軍的各個軍裡,15軍是一支年輕的部隊,正是經過上甘嶺一戰名揚天下,後來還成為解放軍唯一的一個空降軍。
圖1:志願軍15軍在上甘嶺一戰名揚天下
上甘嶺,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座豐碑,而在上甘嶺依託坑道頑強防禦四十三天的功勳部隊,就是志願軍第15軍。在解放軍的各個軍裡,15軍是一支年輕的部隊,正是經過上甘嶺一戰名揚天下,後來還成為解放軍唯一的一個空降軍。
要說起黃繼光、邱少雲和上甘嶺,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而這三者都和解放軍一支英雄的部隊聯絡在一起,那就是志願軍第15軍。
第15軍在解放軍眾多的軍級單位裡,可以說資歷很淺的小字輩。其最早的前身不過是抗戰時期太行軍區的地方武裝,1946年底,太行第1軍分割槽第34團和第2軍分割槽第38、第39團整編為太行軍區獨立第1旅,太行軍區第4軍分割槽第43、第45團和第5軍分割槽第48團整編為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這兩個獨立旅就是15軍最早的前身了。
1947年8月15日,太行軍區前方指揮所及上述兩個獨立旅,以及太行第1軍分割槽第36團,第4軍分割槽第46、第47團,第5軍分割槽第50、第53團合編成晉冀魯豫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秦基偉,政治委員黃鎮。9縱新建時僅約兩萬人,武器裝備很差,有些戰士只有大刀長矛,甚至還有不少是沒有任何武器的徒手兵。
9縱組建不久,就編入陳(賡)謝(富治)兵團南渡黃河,兵進豫西,轉戰伏牛山脈。由於9縱是兵新槍老的“菜鳥”部隊,基本都是作為陳謝兵團裡打醬油跑龍套的偏師,直到1948年10月鄭州戰役,9縱準確判斷守敵無心固守,事先以一部在鄭州以北佔領陣地,戰役發起後守軍果然棄城而逃,結果在老鴉陳地區遭9縱圍殲,此戰9縱僅以305人的傷亡取得全殲國民黨第40軍11207人的輝煌勝利,繳獲大量美械裝備,幾乎全縱隊來了次徹底換裝,而此時中原野戰軍其他部隊因為挺近大別山作戰消耗,重灌備幾乎所剩無幾,此消彼長使9縱一躍成為中原野戰軍中裝備最好的縱隊之一。隨後9縱就以中野主力縱隊的身份參加淮海戰役,參與了攻克宿縣、任橋阻擊和圍殲黃維兵團等戰鬥,在戰役中首創土工作業近迫戰術,並在攻擊雙堆集的十一個縱隊中最先攻入黃維的兵團司令部。
圖2:在雙堆集戰鬥中,9縱最先攻入黃維的兵團司令部
1949年2月,9縱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屬二野第四兵團建制,軍長秦基偉,政委谷景生,下轄第43師、第44師、第45師三個師,總兵力約四萬餘人。1949年4月作為二野渡江先遣軍,在安徽望江縣僅用五十分鐘就突破長江防線,隨即沿浙贛線飛兵疾進,橫掃閩浙贛。爾後又接連參加廣東、廣西戰役,席捲兩廣。在向大西南的戰略進軍中,長途行軍1300公里,解放雲南。三年半的戰爭將這支部隊錘鍊成一支兵強馬壯的虎賁之師。
1950年12月,15軍第43師奉命改為雲南昭通軍分割槽,第10軍29師編入第15軍序列,裝15軍還是下轄三個師:29師、44師和45師。
要說15軍,就不能不說秦基偉。從15軍最早的前身晉冀魯豫野戰軍第9縱隊開始,秦基偉就一直是這支部隊的主官。
秦基偉,1914年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秦羅莊。10歲成了孤兒,從小就是在孤苦的生活環境中頑強成長起來,當革命的火種在家鄉興起時,秦基偉積極投身革命,參加了兒童團、少先隊。1927年,加入義勇隊,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1929年8月,年僅15歲就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四方面軍經理處監護連排長,總部手槍營第二連連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鬥爭。在著名的黃安戰役中,當城東嶂山陣地失守的危急時刻,他率部保護總指揮徐向前親臨火線,指揮部隊反擊奪回了陣地。在開創川陝蘇區的鬥爭中,任方面軍警衛團團長、紅三十一軍第二七四團團長,紅四方面軍總參謀部補充師師長。隨後參加長征和西路軍行動,在西路軍任總部四局長。1936年在西路軍失利後,苦戰突圍,歷經千辛萬苦回到陝北。
抗日戰爭爆發後,秦基偉受命以“游擊戰教官”身份隻身前往山西太谷組織抗日武裝。不到一月的時間就拉起了300餘人的武裝,並攻下太谷縣城,繳獲步槍17支,打出了“太谷抗日遊擊隊”的旗號,任總指揮,率隊上了太行山,開始了建立太行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艱苦鬥爭。
圖3:抗戰時期的秦基偉
1937年11月,八路軍一二九師組建獨立支隊,秦基偉任司令員,賴際發任政治委員,因此也被稱為秦賴支隊、1938年春,秦賴支隊不到半年就迅速發展到五千餘人,建立了擁有百餘萬人口的遊擊根據地,威震晉中。4月,參加粉碎日寇晉東南九路大“掃蕩”戰鬥。此戰之後,八路軍成立晉冀豫軍區,秦基偉任第一(晉中)軍分割槽司令員。
1940年6月,秦基偉調任一二九師新編第十一旅副旅長,率部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1941年3月,任太行軍區第一分割槽司令員兼中共地委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太行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第9縱隊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15軍軍長。
建國後,任志願軍第15軍軍長,雲南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之後歷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兼雲南省委書記處書記,成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第二政治委員、第一政治委員、司令員等職。
1984年,擔任建國35週年國慶大閱兵總指揮。
1988年,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被授予上將軍銜。
1993年,秦基偉被選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委員會副委員長。秦基偉先後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一至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常委。
1997年2月,在北京逝世。
圖4:1988年秦基偉被授予上將軍銜
1951年3月,第15軍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正是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15軍一戰成名。關於上甘嶺戰役,僅列舉一些資料來說明:從1951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四十三天中,雙方在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兩個高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志願軍共投入9個步兵團(其中15軍5個團),火箭炮24門、7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110門(不含迫擊炮)、高射炮47門。消耗作戰物資1.1萬噸。其中彈藥5514噸,平均日消耗128噸。15軍45師在二十三天的戰鬥中,就消耗10.65萬顆手榴彈,4.6萬顆手雷和1500餘根爆破筒,這還不包括蒐集敵方遺棄的彈藥!志願軍參戰部隊依託坑道與敵反覆爭奪二十九次,擊退敵營以上規模衝鋒二十五次,營以下衝鋒六百五十三次。最終守住了除537.7高地的兩個前沿班陣地外的全部陣地,挫敗了“聯合國軍”投入步兵10個團又2個營、炮兵18個營(105毫米口徑以上火炮300餘門)、坦克2個營(170餘輛)、航空兵1個大隊(飛機約100架)約3000架次,消耗炮彈190餘萬發,航空炸彈5000餘枚的戰役企圖。
圖5:15軍在上甘嶺戰役中英勇奮戰四十三天,贏得了最終勝利
上甘嶺戰役作戰地域之狹窄,投入兵力之多,戰役持續時間之長,火力之猛烈,傷亡之慘重,都是古今中外戰爭史所罕見。戰役最高潮時,炮火密度達到每秒六發,戰役結束後上甘嶺高地山頭高度幾乎被削去兩米,而且最上層是被炮火打虛的一米多深的浮土,幾十年都寸草不生!15軍在上甘嶺湧現出志願軍兩位最高榮譽獲得者之一特級戰鬥英雄等等功臣黃繼光為代表的各級戰鬥英雄共12383人,佔全軍總人數的27.5%。
15軍45師134團3營8連,在表面陣地失手後堅持坑道鬥爭十四天,最後配合主力部隊反擊奪回陣地。全連120人在戰役中還補充過三四百人,最後僅有8人倖存,其中戰前屬於8連建制的僅有連長李保成、指導員王土根和一個小通訊員3人。戰後被志願軍總部授予集體特等功,成為赫赫有名的“特功八連”。
圖6:“特功八連”的光榮傳統一直傳承到今天
在四十三天的慘烈鏖戰中,拉響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捨身炸地堡、堵槍眼的烈士僅有名有姓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這種慷然赴死的壯烈與堅持坑道十四晝夜的頑強,使得上甘嶺成為中國五六十年代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上甘嶺的精神成為一代人的榜樣,並激發許多藝術家以上甘嶺為素材,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如電影《上甘嶺》、《英雄兒女》、《打擊侵略者》等等。自然15軍也從名不見經傳的後生小輩一舉成為名震世界的王牌之旅。
1961年,解放軍決定成立空降部隊,空軍司令劉亞樓從陸軍送選的三支驍勇勁旅中,一下就選中了15軍,從此,15軍就贏得了中國惟一的空降軍的殊榮。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